1現狀
1.1忽視了計算機技能方面的培養
目前,在我國大部分的高校計算機課程教學當中,其對計算機技能方面的教學大多是在計算機專業的學生中展開,而非計算機專業的學生在其計算機的公共課堂上,則只能面對千篇一律的、大眾基礎化的教學內容(例如Office辦公軟件、基本網絡知識、計算機硬件構成等等)。這就使得非計算機專業的學生無法了解和掌握相關的計算機實際操作技能,沒有機會進行系統的信息意識和能力的梳理、鍛煉,從而使得大學生信息素質培養成為一紙空文。
1.2計算機教育的文化氛圍不足
目前,我國的高校在計算機教學方面多是偏重于理論方面的教授,而忽視了對學生實際動手操作能力的考察。這就使得很多學生在計算機理論方面具有非常豐富的知識基礎,當其實際的動手能力不足,從而造就了一大批“高分低能”學生的出現,導致學生在畢業以后無法適應和滿足當前社會對計算機專業的要求。同時,高校的計算機教育對學生的計算機道德和文化修養的重視不足,導致大量惡意黑客的出現,從而給社會治安的安定和諧造成了嚴重的危害。
1.3教師的知識體系缺乏先進性
計算機領域內的頂級黑客大部分都是年輕人,他們掌握著這個行業在現今階段最為先進和前沿的計算機技術。這一現實狀況也給高校的計算機教師造成了巨大的壓力和難題。我國由于計算機行業的起步較晚,其高校內的計算機教師的知識結構體系大多也是通過當前的高校計算機教材形成的,因此,它在計算機技術的前沿性和先進性方面明顯落后于社會生活中的一些黑客和計算機從事人員,從而導致高校計算機專業的學生不能從教授那里獲取當前先進的計算機技術。
2加強我國高校計算機教育改革的措施
針對當前高校計算機教育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各大高校可以通過采取以下幾個方面的措施來優化計算機教育的改革工作,提高高校計算機教學的成效。
(1)根據實際需求對教學計劃進行改革
高校計算機教授要根據計算機科學的特點以及當前社會中計算機應用的發展形勢,對教學計劃進行更新和調整,確立以技能培養為根本目的的新的教學計劃。在進行學生的計算機知識結構以及計算機的實際應用能力的教學培養時,要堅持將“一技之長”作為教學的主導思想,突出計算機專業的特色,使學生做到求“專”不求“廣”。
(2)緊跟時發表展,科學、合理地制定教學目標
隨著計算機技術發展,計算機的發展及應用已經向奮斗目標行業化、網絡化以及多功能化的方向發展,就依據目前的市場發展情況來分析,有關于計算機管理方面的人才有著良好的發展前景,如計算機輔助設計操作、計算機廣告設計制作、計算機廣告設計制作等。為此,各大高校的計算機專業必須要改變現有的教育教學模式,采用現代化的教學方法和手段,以便于適應社會對人才的發展需要,在保證專業基礎穩定的前提條件下,尊重學生和實現學生的個性化發展,并且確立相關的個性化教學目標,明確學生的個性化培養方向,可以從以下方面入手:1)多媒體技術人才。主要是通過對計算機的文字、聲音、圖形圖像、電影電視等、動畫等多媒體制作方面的人才。2)網頁制作人才。在這一方向上,可以在教學過程中以Access、JavaScfipt、DreamweaverFlash等網頁制作課程為主,進行針對性地培養其網頁設計相關人才。3)平面圖像處理人才。主要是培養其能夠從事相關計算機圖形圖像的處理或者廣告設計方面的人才。4)計算機網絡人才。這一方向主要是以網絡操作系統的學習為主,進行計算機網絡管理方面的人才培養。5)自動化辦公人才。主要是培養恩能夠給進行辦公的自動化操作和管理方面的技術人才。
(3)結合現代計算機發展水平,對教學內容進行調整
高校計算機教師要根據當前計算機技術的發展情況對教學的內容進行及時的調整。其具體的改革措施如下:1)計算機教師要根據當前計算機專業高速發展社會現狀,對當前職業教育中的計算機教學計劃進行相應的改變和調整,使其能夠適應和滿足當前社會發展的需要。對已經畢業就業的計算機專業的學生,也可以根據社會的發展情況而允許他們進行“回爐”,即回學校進行短期的計算機新知識、新課程的再學習,從而確保計算機知識能夠得到及時的更新。2)制定新教學目標,將職業資格證書定為學生畢業的必須條件。同時,在計算機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將計算機職業資格的規定標準中所要求的計算機知識和技能充分地融入到相應的課程教學當中去,從而確保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3)教師要根據當前社會對計算機職業崗位的新要求,及時地對課程結構進行相應的調整和優化,大膽地對《操作系統》、《數據結構》、《匯編語言》、《數據庫理論》、《組成原理》等一些理論性強、分析性深的純理論課程進行縮減,重點對《網頁設計》、《多媒體制作》、《平面設計與作》、《電子商務》、《F1ash動畫設計》等一些實踐技能性強、市場需求量高的實戰型課程進行教授。從而使學生能夠做到對計算機實際應用的精通。
(4)改革教學模式
隨著素質教育深入實施,在新形勢下,應加強教學模式的改革,其教學模式主要包含教學思想、操作要領與功能目標等,是對教學活動進行設計、組織與調控的主要方法論體系。它主要來自兩方面,一是來自教學實踐,通過師生對一些具體有效的教學活動方式給予概括優選與加工的結果;二是教學模式中的實際執行者,主要來自教學的實踐對象與實踐者,也就是學生與教師,他們是教學活動當中的實踐主體。因此,在相關計算機教學方面,我們的教學做法可從下列方面著手:1)構建以視頻室與實驗室作為主場的計算機教學模式,在計算機課程教學中,應該具有強烈的操作性,并適合視頻教學,同時符合實踐教學的特點,切記教學過程中,繼續沿用“教室、黑板與粉筆”的灌輸式傳統教學模式,應該積極采用視頻室與實驗室相結合的為教學模式,以提高計算機教學的質量水平,讓學生對計算機學習更有興趣。2)構建以學生為主的計算機教學模式,緊跟時發表展形勢,結合社會所需要的社會人才,有效教育改革實施,將傳統的教師傳授式教學逐漸向學生主體的教學模式轉變,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積極主動性,讓學生在主體教學模式下,強調學生的“學”同時注重教師的“教”,讓兩者相互促進與作用,“教育應滿足社會發展與人的發展之需求”,有效體現計算機教學中的“順應市場、服務學生與服務社會”的價值取向。
(5)增加學生在校期間的實習機會
要加強學校與社會用人企業之間的聯系,通過與用人單位的交流溝通,建立學校與企業間的雙向交流溝通機制,統一安排學生在假期時間進入到企業內部進行實行,通過切身實際的工作操作,將所學到的知識真正的運用到實際的工作生產中,并及時準確地認識到自己的不足,學習企業在職員工的豐富經驗,有針對性地提高自身的信息素質,使自己真正做到能夠適應社會的需求和發展。
3結語
大學的計算機教師必須要充分地了解和掌握大學生在面對計算機課程時的心理、生理以及文化基礎等方面的特點,通過不斷的開拓教學思維,改進教學方法,不斷地提高高校計算機教育的效率和成果,從而更好地促進和推動當前高校計算機教育的發展。
作者:賀蘊彬 高顯文 高琴 單位:云南省昭通市昭通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