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校圖書館實施知識共享實踐的障礙
1.利用圖書館的復雜性
現代社會,雖然隨著復合圖書館、數字圖書館建設的推進,但高校圖書館利用的便捷性卻并沒有因此而大大提高。圖書館電子資源的紛繁冗長、信息檢索途徑的門類繁多以及讀者檢索能力的欠缺,都給用戶使用這些知識帶來了相當的難度。而高校圖書館對如何利用這些資源所提供的服務只限于面對面的小范圍溝通,未從根本上解決師生對圖書館利用中所出現的難題。
2.部分讀者和館員提供知識的被動性
近年來,高校圖書館館員學歷及業務素質不斷提升,知識服務能力也不斷提高。但作為知識擁有者的館員和讀者來說,這些知識的獲得并不是輕而易舉的,而是需要長時間的沉淀和積累,付出大量的時間、精力、甚至物質財富。但知識共享之后,就屬于與受眾者共有的精神財富,而作為知識提供者的館員就會感到自身價值被削弱。因此,大部分館員往往限制知識的傳播,自發的共享很難產生。同時,高校館知識共享的制度還未完全建立起來,對主動把自身的知識提供共享的館員或用戶沒有及時的獎勵政策,以至于館員自身主動性低下,很少把知識成果拿出來與大家共享。
3.數字資源與網絡環境的改變
隨著鋪天蓋地的網絡信息資源的泛濫,讀者在共享紙質文獻這些擺放在書架上的知識以外,虛擬的電子資源也被用戶大量采用。從這個角度來說,高校圖書館的數字化、網絡化是建設知識共享的有力途徑。在購買的的電子書刊及科研數據庫等資源之外,高校圖書館網站建設也非常重要。網站是圖書館與用戶進行互動的寬闊的平臺,而很多高校館沒有設置與讀者專門的交流通道,還保持著傳統的坐等用戶到館再服務的老路。
二、建設高校圖書館知識共享的途徑與措施
1.通過宣傳教育提升高校圖書館建設知識共享機制的認識,營造有利于知識共享的文化氛圍
隨著互聯網的興起,各種移動閱讀終端的出現,高校圖書館的讀者進館率近年來呈現不斷下降的趨勢,圖書館信息服務的職能受到越來越多的挑戰。因此,高校館要重視知識共享和知識創新,打破部門思維,努力營造一個有利于知識共享的文化氛圍。定期進行培訓、科研交流等方式,組織館員外出學習先進經驗,使學習的觀念深入人心。激勵館員樹立知識共享是個人價值之體現的觀念,使之主動參與知識共享活動。
2.簽訂圖書館知識共享協議,建設順暢的館際溝通與合作機制
高校圖書館的使命之一就是為所有用戶提供更為豐富的獲取知識的渠道,但單個圖書館畢竟無法滿足讀者多樣化的信息需求。因此,各高校館之間可簽訂共享協議,建立良好、通暢的館際合作關系。我校圖書館就與國家科技圖書文獻中心、解放軍醫學圖書館、河北省高等學校數字圖書館聯盟等單位確立了館際互借關系,當我館資源無法滿足師生需要時,可獲得資源共享服務。
3.建立圖書館知識共享激勵機制
(1)激勵讀者知識共享的措施
首先,建設共同創新機制。知識創新除了來源于圖書館自身,更多的也來源于讀者。我校圖書館就積極在全校范圍內開展與廣大師生的交流與溝通,學科館員深入每一個學院,傾聽讀者的意見和建議,共同開發圖書館各項資源。其次,建設共同學習機制。我館設立了LC共享和交流空間,讓館員與讀者在此分享和學習知識,加深了讀者對圖書館知識服務的理解,促進了圖書館與廣大師生進行知識的共享。
(2)激勵館員知識共享的措施
圖書館應建立鼓勵創新、尊重人才的選拔、考核的機制,使圖書館形成知識共享的氛圍。我校館每年設立館內科研基金,支持館員進行知識學習與創新,并在館內進行公布和交流,使館員感到自己的知識得到尊重和肯定。其次,設立知識培訓制度。定期組織館員到相關高校和科研單位接受高層次的考察、進修活動,深化館員知識共享合作的理念。
(3)搭建有利于知識共享的各類信息平臺
首先,要優化數字圖書館和網站建設,這是實現知識共享的重要平臺,能為圖書館員和讀者進行知識共享提供有效的支撐。要建設促進知識共享的技術平臺,網頁的設計更加美觀、實用、方便,運用微博、QQ、E—mail等現代通訊手段,開展實時的網上咨詢,為館員之間、館員與讀者之間進行知識交流開通道路,實現知識的獲取與共享。知識的交流與共享是未來圖書館的發展趨勢,知識經濟環境下資源的共享可以最大限度滿足用戶的知識需求,豐富圖書館的資源類型,為高校師生提供多樣化的信息獲取途徑,實現知識共享的最終目標。
作者:孫會清 李杏麗 曹健 宋進英 單位:河北聯合大學圖書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