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0 | 海報設計論文
一、偏旁部首與漢字意境
(一)偏旁部首構成的視覺
偏旁部首構成新的視覺形式。第一,通過將偏旁部首打散重組、組合并列、虛實呼應、放大縮小等方法來構成畫面,使作品的表現形式極具抽象性。第二,利用偏旁部首的特征去營造空間,形成視覺畫面的主體,以宋體字為列,宋體偏旁部首都具有本身的程式化與規律性,其特點為橫細豎粗,穿插避讓是宋體字的獨特的表述形式。圖3為韓湛寧的海報設計,將偏旁部首作為單獨的元素進行重復構成與漸變組合,營造視覺空間縱深感,看似無序,卻又極強的構成意識,展現了偏旁部首的特性,極具漢字符號個性,豐富了海報設計的創作語言。
(二)偏旁部首的文字意境
漢字將表義的偏旁稱為部首,利用部首的表義功能來詮釋漢字的意境,通過設計語言來展現漢字的意念與情感。同時也可以利用偏旁部首的結構變化去構建文字的含義和形象。從偏旁部首的造型出發,清晰地發現象形與圖形的關系,利用偏旁部首把漢字轉化為圖形成畫面視覺。使漢字表達在內容上語義正確,在形式上以偏旁部首加以突破,成為文字意境創作中新的表述方式。
二、以偏旁部首為要素的海報設計
(一)表現手法
從表現手法看可分為三種;其一偏旁部首與圖形置換。根據偏旁部首的結構和筆畫的走勢,把漢字的部分偏旁部首與圖形圖像置換,形成字中有畫,畫中有字的巧妙視覺,展示了偏旁部首與圖形互換的最佳方式。圖4詹偉鋒的海報設計《菊》,利用偏旁部首的形式美感與幾何圖形的透明疊加,偏旁部首若隱若現在整體畫面中,營造出層次豐富畫面視覺,在視覺中心,用具象圖形與抽象文字組成畫面。其二偏旁部首的同構共用,把漢字進行分解,將相互關聯的偏旁部首巧妙的結合,成為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彼此共用,相互依存,為海報設計提供新的設計語言。林佩宜的海報設計《簡體繁體》,“筆”從竹從聿,是筆的本體。簡化字,從竹從毛,會意,指舊時用的毛筆。這幅海報用“筆”的簡體與繁體構成畫面,通過“毛”與“聿”圖底共用的手法有機的結合,整體上突出筆的造型特征,表意清晰簡單明了。其三偏旁部首打散重組構成,將漢字的偏旁部首進行打散、分割與減少、破壞與分解、變形與取舍,最后將其重新整合,實現了海報設計的多元性,營造“形變而神不散”視覺效果。圖6為何才冬海報設計《中國印象》。
(二)意境的表述
漢字有六書,其中象形與會意則是強調漢字的“形”與“意”,形作為表意的外在形態,意作為象形的內在體現,和諧統一。中國自古就有“書畫同源”之說,“望文生義,望文知意”是說不熟悉漢字的人,可以從其形態上略知字意,這也揭示了漢字所具有的象形、會意、指示等特征。在海報設計中,偏旁部首作為設計元素,準確地表達海報的主題思想與感情,受眾的最直觀的方式去認知和。第一,偏旁部首營造空間視覺意境,啟迪受眾不斷思考,創造聯想的空間,通過畫面讓觀眾看到弦外之音,產生視覺共鳴。第二,偏旁部首作為海報設計的主要骨架,強調精煉、簡單、醒目、易懂特點來強化海報主題的視覺感。
(三)質地的運用
設計應帶給人一種互動和趣味性,可用一些拼貼和肌理等手法來表達海報主題,比如不同的肌理有著多樣的視覺與觸覺。軟與硬、明與暗、粗糙與光滑的對比,形成畫面的豐富性與層次感,增強了文字視覺想象空間。對于質地的選擇,可依據主題來選擇,傳達漢字意境,用新的方法加以實驗。材料和機理如果很好的運用,可以錦上添花,也可極大的豐富畫面。趙均學《漢字新解》畫面以部首“三點”為視覺中心,把水的形態與干枯的沙粒加以組構求水若渴,深刻揭示了海報的主題“保護水源,至關重要”創作內容。
三、結論
(一)偏旁部首挖掘與構成,形成新的視覺圖形要素
利用偏旁部首形式美感去構成畫面,通過對其進行穿插組合,打散重組,放大縮小等方法營造空間氛圍,以及利用偏旁部首的粗細長短,抑揚頓挫的特點去構成新的圖式,體現漢字的特性。
(二)強調偏旁部首的漢字意境,形成漢字表述特色
偏旁部首作為漢字的構成元素,利用偏旁部首的表意與象形特征來呈現漢字的意境與情感。通過偏旁部首的共用、打散重組、構成、圖形置換等方法的使用傳達漢字的意境,豐富漢字的視覺語言。
(三)通過偏旁部首在海報設計中的應用,尋求有效的創意方法
偏旁部首作為設計的元素,利用其象征性與構成感形成新的圖式應用于海報設計,同時與多種表現手法、形式、質地與肌理的結合運用,挖掘新的視覺語言,提供新的創意手法,增強了海報的可讀性,豐富文字的使用內涵,擴寬了漢字的傳播途徑。
作者:李中揚 崔亞敏 單位:首都師范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