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0 | 物業管理論文
1目前煤炭企業社區物業管理存在的主要問題
1.1煤礦企業社區點多面廣,布局分散,集中管理起步晚,配套措施還不完善,很難形成規模優勢。
雖然物業管理服務提高了一個水平,物業管理受起步晚影響,存在收費標準低、服務水平低、規模小、效益差等問題,同時由于相應的規章制度不健全,市場競爭不規范,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物業管理的難度大,并且與居民的需求構成強烈的反差。
1.2物業管理缺乏競爭。
在煤炭企業的社區中,物業管理的主要職責是為職工家屬和企業提供服務,其服務內容、服務對象,以及運行機制等還處于原來的水平。受職工群眾承受能力的影響和制約,物業管理從總體來看,依然處于行政福利階段,沒有引入競爭機制,沒有形成統一、開放的市場,物業工作缺乏靈活性和主動性。在一定程度上,受等、靠、要思想的制約,嚴重影響物業管理的發展。沒有真正脫離“母體”,依賴性較強。
1.3物業管理的市場化程度低。
在社區物業管理中,市場化是核心,直接關系到物業管理企業的生存與發展。但是,由于煤炭社區物業管理范圍較小、市場發育程度較低、消費觀念落后等,對職工居民基本上處于無償或低償服務,管理成本比較大,缺乏經營管理的積極性。另外,職工群眾不愿承擔過多的物業管理費,對物業的管理服務僅滿足于基本需要。進而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物業管理部門的經營范圍,經濟效益難以提高。
1.4職工家屬的思想觀念需進一步轉變。
在過去的管理服務模式下,職工群眾思想上形成了很強的福利觀念,職工群眾思想觀念陳舊,甚至“我是企業的人,為企業做了貢獻,住房應該、收費不行”的思想依然存留在一些員工當中,對“花錢買服務,花錢買享受”的認識不到位。
1.5社區職工的業務素質,服務水平亟待提高。
各社區,職工文化程度普通不高,年齡偏大,沒有專業化的物業服務經驗,工作中缺乏競爭意識、服務意識和責任感。
2煤礦社區物業管理發展的基本思路
2012年集團公司在推進后勤改革上邁出了關鍵的步子,成立專業化的實業公司,實現物業管理經濟目標和社會目標的協調發展。
2.1企業化經營,服務與創收并重
在社區經濟中,物業管理是主體。目前,蒲白社區經濟的任務是:一強化內部管理,做好服務創收,減少企業補貼;二通過管理和創收實現生存和發展。通過創收擴大經濟規模,不斷提高獨立生存的能力。隨著煤業和后勤的真正分家,實行會化服務、企業化經營、市場化運作的新型經濟實體勢在必行。我們對各單位和廣大居民進行積極的引導,提高他們對物業管理的認識,使其將物業管理作為市場中進行交易的商品。當然,創收的前提是服務,在為居民提供高水平服務的基礎之上才能創收。服務與創收并重,要積極推行服務質量標準化建設和人性化服務,對于面向內部職工居民的后勤服務收費一定要限價;一般性服務項目收費原則上要低于行業標準;特殊需要的服務項目則要逐步由準成本價向全成本價過渡,待條件成熟后再與市場接軌。同時實行內部結算制度,有利于減少不必要的稅收支出,降低經營服務成本。
2.2拓寬收入渠道,彌補經費不足
蒲白社區物業管理正處于發展的初級階段,在今后相當一個時期,服務市場發育不成熟,物業管理收入不足,將是公司發展的最大障礙。所以,在搞好服務創收的同時,我們必須堅持“物業鑄品、實業強體”,全方位地開辟創收渠道,提高綜合經濟效益。通過內部職工服務型的基礎上向服務兼效益型,自負盈虧型轉變的體制創新,調動職工的工作積極性,激發創新力。
2.3加大人才培養力度,努力造就高素質的物業經營管理人才隊伍
推行專業化、市場化管理,沒有一支思想進步、訓練有素、素質過硬的專業化服務隊伍,我們生存發展的空間將會越來越窄。所面臨的形勢和任務不僅需要我們有一支思想新、作風硬、執行力強的職工隊伍,更需要培養建塑一批能適應當前管理與服務要求的管理技能人才。實業職工要積極轉變思想觀念,自覺地接受新知識、新技術的教育和培訓,工作由被動向主動轉變,態度由過去的依靠依賴向自主自覺轉變。工作必須做精做細做實,事事都顯示出專業化的實力,打造出業主認可的物業服務品牌,只有這樣才能站穩腳跟,占領市場,為生存找到出路。
2.4積極大力培育特色文化,營造物質豐富、精神愉悅、陽光和諧的人文環境
文化引領發展、文化凝聚意志、文化塑造形象,文化建設是精神動力。在文化建設上,我們應在原有文化的基礎上,更加體現服務特點,使文化植于心靈、融會于戰略、體現于制度、外化于行為,由此實現實業公司的健康持續發展。一是表層文化建設;二是制度文化建設,完善各種規章制度,提升服務理念;三是環境文化建設,為職工居民營造一個安全、文明、舒適、和諧的生活環境;四是通過開展豐富多彩的文體活動,活躍職工文化生活。
2.5在政策扶持下,實現物業建設管理投入產出的良性循環
為此,一保證社區物業管理的基礎設施投入;二承擔企業辦社會部分的資金費用;三是積極搞好內部協作。另外,實業還要積極爭取地方政府的政策扶持,協調好與地方政府土地、規劃、城建、城管、環衛、司法等部門的關系,使其在政策范圍內給予盡可能多的政策傾斜,為企業發展創造一個比較寬松的外部環境。
作者:韓艷 單位:陜西蒲白煤化實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