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省農機教育培訓工作現狀及存在的一些問題
我省農機培訓工作由相關部門牽頭組織農機化學校、農機推廣等單位作為培訓主體,將各類培訓工作結合本地區的實際,制定培訓實施方案,以保證案計劃任務落實。采取多種培訓形式,落實培訓任務,編印技術資料、宣傳資料等,努力做好教育培訓工作。盡管相關部門做了多種形式的嘗試和努力,目前我省農機教育培訓工作還存在一些問題:鼓勵農民使用先進的農業機械,社會化農機培訓,讓農民自己出錢學習,大大影響了農民學習的積極性;相關培訓機構培訓的條件和設施相對滯后;教育機構、推廣機構、農機中小企業、農民不能建立長期密切的合作,培訓往往無法落到實處。針對以上問題我們平臺人才培訓工作站也做了大量的工作,努力做好農機中小企業和農機手的培訓工作。
2農機中小企業人才培訓工作站農機教育培訓面臨的問題
2.1經費短缺,影響培訓工作的推廣
農機化教育培訓工作面對的主要是農機手,而農機行業又是一個微利產業,如果由農機手或者農機中小企業承擔培訓費用,將會給其造成不小的負擔,并且會對培訓工作的開展造成一定的阻力。因此,我們對農機中小企業農機從業人員、農機手開展培訓必須是免費,這就給我們的培訓工作帶來了很大的壓力。
2.2組織困難
農機中小企業人才培訓工作站主要培訓對象是農機中小企業從業人員、農機手。農機中小企業的負責人多為鄉鎮企業家,受本身認識的制約對非政府機構組織的農機培訓熱情不夠,積極性不高。農機手由于信息閉塞和我們宣傳聯絡的力度不夠,往往得不到相關的培訓信息,以至無法保證正常的培訓工作。
2.3培訓領域受制約,農機手積極性不高
長期以來,不僅是農機手包括農機相關中小企業都認為農機培訓主要應該是拖拉機、大中型耕作機、聯合收割機等大型農業機械的駕駛培訓操作,而非小型的農用機械如鍘草機、脫皮機、粉碎機等的操作使用、簡單維修等,思想認識的不夠導致在小型農業機械的操作上容易出問題,截止去年12月底,全省累計發生公路以外農機事故330起。這些事故的發生,往往都是在這些小型農業機械的操作上,所以我們針對中小型農業機械的安全使用操作,簡單維修和技術診斷的培訓就顯得尤為的重要。由于認識的不夠,培訓領域并不是農機手和農機中小企業人員最為關注、想學習的,導致相關人員參加積極性不高。
2.4培訓對象科技素質低
到目前為止,我國很大一部分農民的文化素質還不高,文化底子的薄弱,導致不能完全聽懂培訓課,或別人講一遍就理解,他們講三遍才能弄懂。對許多文化程度很低的農村勞動力來說,與其說是他不選擇培訓,不如說是培訓不選擇他。這也導致我們的培訓工作進展困難重重。
3解決方法
3.1多方協調,爭取項目經費
建議各級政府加強對培訓工作的領導和經費支持。并在農機檢測與技術服務平臺項目中拿出一部分專項資金,用于培訓工作。企業自掏腰包拿出一部分經費用于相關的培訓費用。經過多方努力,我們已經開展多種形式的培訓80余次。
3.2建立高素質的師資隊伍
平臺研發和服務團隊聚集共建單位年富力強、充滿活力的各類人才50余人,其中教授2人,高級工程師10人,工程師15人。聘請我省農業機械產品質量監督檢測總站專門負責質量工作的高級工程師2名、工程師5名。組建了一支素質較高、結構合理、業務能力強,技術熟練的多面手的教師隊伍,保證了農機教育培訓質量。
3.3適應的培訓方法
傳統的農機培訓方法習慣于學生式課堂說教,模式單一,內容枯燥,效果不佳。農機中小企業和農民機手,普遍來講,理論基礎差,參加培訓的欲望不是非常強烈。面對這一特殊的培訓群體,我們吸取農民田間學校的參與式辦學理念,使農民在培訓中處于主導地位,一切活動以農民為中心。啟發農民,使農民積極的參與互動,引導和鼓勵不同層次的農民經過相互溝通與協調,組合成具有共同求知心理和致富欲望的團隊,激發農民自主獲取新知識的原動力和創造力,增強農民發展生產的自信心,爭取培訓效果的最大化。
3.4深入農機中小企業培訓
我們利用陜西省農業機械產品質量監督檢測總站每年監督抽查和每季度定期檢查的便利,每次深入農機中小企業都要對他們的技術人員、銷售人員、售后人員進行一次短期培訓,針對產品的質量上容易出現的問題,操作中故障的排查,和簡單的維修這幾個方面重點講解,一方面提高了企業從業人員素質,減少了生產中的事故率,另一方面也提高了產品的質量。
4結語
農機培訓是一項長期工作,也是一項技術性很強的工作。我們要突出公益性培訓特點,使農機中小企業和農機手切實掌握現代農業裝備的操作能力及維修能力,從而推動農機從業人員向職業農民方向發展,推動我省農機培訓教育事業推向前進。
作者:楊靜 單位:陜西省農業機械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