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0 | 平面設計論文
一、職業學校平面設計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專業特性難以凸顯
平面設計不同于簡單的繪畫或是軟件操作,它需要設計者具備敏銳的感受力、強大的創造力、獨特的表現力及正向的鑒賞力。在職業學校平面設計教學中,教師常常對這些專業特性持忽視態度,或受制于教師水平、教學資源等因素而使專業特性難以凸顯,使平面設計流于單向、枯燥,缺乏生命力。
(二)學生基礎較為薄弱
職業學校在專業接收方面往往不設門檻,不對學生做基礎要求,導致很多沒有任何美術基礎的學生僅憑喜好進入該專業。學生中普遍存在的基礎薄弱的問題給教學的開展帶來了很大障礙,專業提高也很難實現。學生在完成專業學習之后卻掌握不了專業技能,對其順利就業產生很大影響。
二、以就業為導向的職業學校平面設計教學方法
(一)轉變師資,引入思路
學生的平面設計水準與教師的教學水平有很大關系,職業學校在進行教師選擇時必須轉變思路,確保通過教師的教學能夠使學生擁有符合市場需求的設計能力。當前很多職業學校的平面設計教師都并非科班出身,僅憑借熟識平面設計軟件這一條件來承擔教育任務,對繪畫、藝術、文學、營銷、消費心理都缺少深入理解,缺少實踐經驗。因此,學校在引進教師時可以考慮外聘廣告公司中經驗豐富的設計師,讓學生接觸到真正的平面設計,能夠站在市場需求的角度上進行思考創作,在教師的指導下擁有高水平的設計能力,從而獲得擇業中的競爭優勢。
(二)調整專業課程設置
要培養出真正的設計師,職業學校在平面設計課程設置上需要不斷進行探索與調整,既要符合專業特性又要確保學生能夠切實掌握設計技能。首先,要將文化課與計算機課程有機結合起來,提升學生興趣,例如將語文課與廣告文案課融會貫通,在講解語文知識時引領學生進行優秀廣告文案的欣賞。其次,課程設置要盡量多元,除了基礎的文化課、專業課、計算機軟件課之外,還應增設攝影、鑒賞、營銷學等課程,使學生設計的作品更有根基,更能迎合市場需求。再次,對于計算機軟件課程來說,教師要注意進行細化,體現課程的交叉性。比如將課程解構為標志設計、包裝設計、排版設計、海報設計等,使教學更具方向性,學生也可獲得更加專業的技能。在交互學習的過程中,學生的設計軟件操作能力也將大大提升。
(三)豐富設計教學手段
職業學校中以往的平面設計教學手段過于單一,缺乏針對性,學生的設計能力得不到切實的鍛煉,勢必難以適應就業需求,這就需要平面設計教師積極開展教學手段探索。首先,要設立小班化教學模式,這是由于學生在設計思路、素材運用上有很大差異,需要教師進行針對性地分析與指導,輔助學生拓展思路,進行創新,而這只有在小班中這種一對一的指導中才有可能實現。其次,教師要將臨摹教學與創新培養結合起來,鑒于職業學校的學生基礎薄弱、創新不足,教師在前期可以將優秀平面設計作品帶入課堂,讓學生進行臨摹,使學生形成基本的版式、色彩、審美概念。在學生不斷積累的同時,教師要提出創新要求,引導學生建立起自己的設計思路,將新的創意與個性帶入設計當中。只有這樣,設計作品才能更有靈魂,滿足企業的平面設計需求,輔助學生順利就業。
(四)開啟校企合作模式
在職業學校辦學中,校企合作是一種實效性較高的模式,不僅能夠幫助學生了解真實工作需求,使他們找到能力提升的方向,還能夠實現企業定點培養,滿足企業的用人需求。對于平面設計教學來說,更應注重學生實際設計能力的培養,學校要發揮能動性,積極與優秀廣告公司建立合作。例如,可以將廣告公司內成功的設計作品引入到課堂當中,使學生對成功作品的設計元素有基本的了解;或將公司內資深設計師請到學校,開辦講座,幫助學生了解最新近的設計理念,明確平面設計的發展趨勢;還可以讓學生進入到公司實習,感受企業氛圍,接觸真實設計案例,這對學生設計能力的提升作用巨大。學校要將校企合作的優勢充分挖掘出來,促使學生的設計水平更加符合就業需求,以保證學生能夠順利就業。
三、總結
總之,職業學校在開展平面設計教學時一定要從實際情況出發,以就業為導向,努力克服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從師資水平、課程設置、教學手段、合作模式上進行探究與改進,著力培養學生的就業技能,促使學生在完成專業學習后順利走上工作崗位。
作者:肖書巒 單位:襄陽市技師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