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3 | 實施方案
為穩定全鄉水稻播種面積,大力發展雙季稻生產,確保糧食增產、農民增收。經鄉黨委、政府研究決定制定如下工作方案:
一、目標任務
2013年為確保糧食增產、農民增收,在耕作模式上,全鄉上下要大力推廣稻——稻——油、稻——稻——菜等雙季稻生產模式,全鄉早稻面積穩定在2萬畝以上,晚稻面積穩定在2.2萬畝以上。
二、主要措施
1、強化組織領導,鄉成立雙季稻生產工作領導小組
鄉干部包村,村干部包組、包農戶,責任到人,包干負責,即:包種植面積落實、包種子到戶、包秧田落實、包秧苗移栽、包矛盾調處。
2、辦點示范。主要突出107國道沿線六個村以為重點,主要是以為重點。
3、宣傳發動。層層召開會議,提高思想認識。深入村組、農戶摸清底子,掌握實情,發放宣傳資料。
4、采取積極措施,推行土地流轉,鼓勵大戶種植。機械作業,堅決杜絕土地拋荒,要求農戶不種,大戶種;大戶不種,鄉、村干部種。
5、實行以獎代補:對各村的早稻種植面積由村總包干。107重點線300米范圍內種植早稻的(具體以核實面積為準)按230元每畝進行補助(含種子)。對承包大戶獎勵:107線100畝以上每畝獎勵10元。面上:50畝以上每畝獎勵10元,大戶必須有承包合同并在村內公示。對面上雙季稻生產工作完成好的村實行考評獎勵。
6、獎罰措施:一是鄉村干部對雙季稻生產工作落實好,并作出突出貢獻的人員給予獎勵,并上報縣政府。
二是各村完成實際種植面積按5元/畝的標準,作為村干部工作經費。
三是鄉干部3、4、5月份的生活津貼補助與雙季稻的完成任務結果掛鉤。農技站人員以錢養事的經費與工作績效掛鉤。
四是鄉干部、農技站人員未完成的年度考核一律定為不合格,不評先,不評優,并調整工作崗位。
五是對糧食生產抓得不力,連片拋荒3畝以上的村處罰2000元,對107線重點村和辦點示范村未完成90%處罰20元/畝,從轉移支付中扣除。
六是對雙季稻生產嚴重滯后,未完成60%的村實行一票否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