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國在國際貿易中的優勢
1、巨大的市場優勢
我國人口總數約占世界人口的五分之一。第六次人口普查資料顯示,我國居住在城鎮的人口占全國總人數的49.68%。擁有如此龐大的人口基數,我國消費市場的潛力無限,因此投資吸引力居世界首位。隨著我國經濟發展,居民消費水平的日益提高,我國已經成為了全球企業經營戰略中的重要戰略目標,吸引了大批外商的投資,極大的推動了我國經濟與對外貿易的發展。
2、在國際貿易中的比較優勢明顯
我國的主要出口地是美國、歐盟、日本等經濟發展水平較高的國家,出口產品多屬紡織類等制造業。美國海關統計,2012年美國自中國紡織品服裝進口份額為39.2%,歐盟市場上來自中國的產品占40.3%,我國在全球紡織品貿易中優勢明顯。其他發達國家出口的產品主要是高新科技、金融服務類等產品,從這一角度看,我國在國際貿易中有明顯的比較優勢,在出口商品的分類上,可以與其他發達經濟體互補。海關總署發布數據,2012年中國外貿進出口額38667.6億美元,同比增6.2%,出口、進口分別增長7.9%和4.3%,全年貿易順差2311億美元。
二、我國在國際貿易中的劣勢
我國在國際貿易中的劣勢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1、自主創新能力低
我國科技發展水平遠遠落后于發達國家,出口商品主要集中于加工制造業,但在國際貿易中,主要的利潤集中于產品設計,運輸營銷等后續環節中,貿易競爭集中于第三產業中。這樣看來,我國出口的產品構成需要進一步完善,產品中的科技含量需要進一步提高。
2、管理理念與營銷手段落后
在全球化經濟的激烈競爭中,技術,設備,管理落后的企業注定不能走的長遠。我國企業傳統的經營管理方式中,忽略了品牌概念,不重視人力資源的投資,自主研發能力差,只在一味的模仿加工,這些都是我們需要改進的地方。只有先進的思想,以全球的視野看問題,才能在全球化競爭中站穩腳跟。隨著我國開放度的提高,國家為了吸引外資而制定了一系列優待政策。大批國外企業的進入,極大的考驗了我國企業的市場營銷能力,迫使我國企業不得不思考如何在國外品牌的層層夾逼中占住市場份額。
3、處于發展中國家的劣勢地位
發達國家擁有全球一流的技術與人力資源,他們在全球化的競爭中有明顯的優勢,這使得發展中國家在全球競爭中倍受擠壓,只能以低成本低價格來開展貿易,而這樣低回報的模式又造成了高技術項目的資金短缺,難以開發高科技產品,發展空間受限。
三、我國進行國際貿易的對策
基于以上優劣勢的分析,以下兩點是我國現階段需要重點投入的環節:一是加大人力資源的投入。任何一個國家,如果想在國際競爭中獲得優勢,就必須重視人才的培養,提高勞動力素質。只有高素質的勞動力才能創造高勞動生產力,提升企業的綜合競爭力。勞動密集型向技術密集型產業的轉型,將是我國產業結構轉型面對的主要任務。只有這樣,才能實現我國人力資源的最大化利用,而不是只依賴廉價勞動力所創造的微薄的利潤。二是要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在科技發展飛速的今天,只有擁有了科技創新能力,才能樹立自主品牌,創新能力對一個企業、國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我國應該建立多渠道的科技投入,支持企業自主創新,并逐步建立將科技創新的研究與應用相接軌的市場。全球經濟一體化的時代已經到來,只有實現以上兩點的突破,才能在國際競爭中勝出。
作者:唐朝 單位:江漢大學文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