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3 | 賞識教育論文
一、多使用贊美、表揚、鼓勵的語音
許多家長、教師更多采取的是埋怨教育(代表語:你看別的小朋友畫畫多好,你畫的一點都不好看),懲罰教育(代表語:你今天表現不好回家就要挨打),這些家長、教師對孩子的期望值過高,總是批評孩子這也不是,那也不是,極大地損傷了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長期以往,有的孩子就會自卑、壓抑,甚至有些沮喪。我們應正確對待孩子的缺點,即使孩子做的不對,也應先肯定他的努力,盡量不要數落、批評、指責、埋怨孩子,以免在孩子心中形成陰影。
但我們也不能姑息遷就,既要賞識也要批評,也要用積極的眼光看待孩子,以激發孩子的成長潛能。也要指出和糾正孩子的問題,讓孩子的成長有一個正確的方向。如:在活動中我會及時發現孩子們優點,及時表揚及時鼓勵,當孩子犯錯或把事情搞砸了,我會用愛撫的動作摸摸孩子的頭、臉,拍拍他的肩,用表揚的方式提出存在的錯誤和缺點,使孩子們感到教師對我很關心、很愛我、在鼓勵我。用賞識的目光和語言對待每一位孩子,讓贊美之詞就像和煦的春風一樣徐徐吹進孩子的心田。
二、幫助幼兒樹立自信心
教師要有一雙“慧眼”,要敏感地覺察孩子身上的悄然變化和“閃光點”,其實做到這一點并不難,只要我們能用,’,合”去聽,用“心”去感受,總能發現孩子的種種可貴之處,千萬不要吝音你的贊美語言,鼓勵的眼神,要不失時機地為孩子的點滴進步而喝彩。不要有意無意地在孩子們中間進行橫向比較,要引導幼兒自己縱向比較,給孩子營造賞識自己的氛圍,培養孩子自賞的能力。如:“擊鼓傳花”是孩子比較喜愛的一種活動心形式,哪位孩子接到“花”,老師就帶領大家共同尋找他身上的優點,并給予贊揚、鼓勵,既可讓孩子感受到被贊美的喜悅,又培養了孩子關注別人的優點,克服不足的良好習慣。好孩子是夸出來的,教師的鼓勵表揚,家長的妓勵像陽光一樣不可缺少。經常受到表揚鼓勵的孩子自信心強,會主動、積極的參加各種活動。反之,經常得不到表揚、鼓勵的孩子,心理壓力大,不活潑,對任何事情不積極,容易走極端。
如:班上有一位父母離異的孩子浩浩,在家里經常受到爸爸的打罵,所以在幼兒園里性格孤僻,不愿意和同伴交往,并且脾氣暴躁,經常欺負同伴,班上的幼兒不愿意跟他做朋友。看到這一情況,我就把浩浩列為個案分析的對像,主動和浩浩進行交流,仔細觀察他的行為,及時發現孩子的優點不失時機的進行表揚、鼓勵,用母愛去關心愛護他,同時也經常和浩浩的爸爸進行聯系,共同制定出好的教育方法,在我不斷的引導下浩浩的表現在不斷地進步,班卜的孩子們也愿意和他交朋友了,浩浩感受到幼兒園這個大家庭的溫暖,性格變活潑了,自信心也增強了。
孩子要在未來的競爭中取勝,自信是必備的一種心里素質,自信是孩子精神世界的支架,自信就是無論遇到怎樣的挑戰和自信挫折都是堅信自己“行”,自己能成功,所以培養孩子的自賞能力有利于孩子自信心的形成。自賞就是要讓孩子學會欣賞自己,欣賞自己是自信的基礎,要讓孩子從小就感覺到自己是最好的、最棒的,自己有很多優點。我就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開展了“我的本領大”“我能行”“我進步了”等主題活動,讓孩子們在活動中認識自我、欣賞自我、展現自我,同時還通過讓孩子參加小手工制作、畫展、講故事、歌唱比賽等形式,讓孩子在展示自己的才藝中認識自己、欣賞自己,從而體驗自我的價值,形成自信心。
三、賞識教育過程中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1.評價要實事求是老師、家長不能濫用賞識,不能讓孩子養成因為表現好就期待獎賞的習慣,時時不忘表揚,要是得不到表揚心理就不高興。所以夸獎要適度,對孩子的良好表現,要根據不同的情況,給予恰如其分的鼓勵和表揚。因為不切實際的過度夸獎,容易造成孩子的虛榮心,結果會適得其反。
2.要全面對待在賞識教育中,不能一味用賞識滿足孩子,教育中并不排斥批評。我們既要充分挖掘孩子的“閃光點”,也要事實就是地指出不足,要讓幼兒分清是非,知道自己應該怎么做才是正確的。所以說賞識和批評的側重點不能倒置,賞識要講究方法,批評要講究藝術,這樣,才能幫助幼兒獲得自我價值感,增強自信心。
賞識促進成功,經常用鼓勵、表揚的方式對幼兒進行教育有著事半功倍的效果,只要我們真正理解孩子、尊重孩子、賞識孩子,那么,孩子就會像沐浴在陽光下的小樹苗一樣健康、快樂的成長!
作者:金兆平 單位:江蘇省泰州市兒童教育實驗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