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3 | 水利建設論文
一、傳統水利建設中存在的問題
傳統水利工程對于國家、地區經濟社會的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但是在得到防洪抗災安全保障的同時,對自然的河流湖泊也產生了不利影響。
1.對環境的影響由于大量興建水利工程,改變了原有河道的自然形態,堤岸硬化、河流渠化現象嚴重,河岸泛洪區消失。這些改變使得洪水快速排泄,水土流失嚴重,而且無法有效地補充地下水的儲量。
2.對生態的影響水生動植物尤其是兩棲動物生存環境發生變化,使其難以生存,水利工程隔斷水域也使得魚類的生存繁衍受到限制,水污染使水域生態環境遭受嚴重破壞。
3.對景觀的影響興建水利工程,局部損壞植被和影響當地生態,枯水季節兩岸裸露地區常成為垃圾聚集地,嚴重影響了水域景觀性。
二、水利景觀設計的水文化主題
人和水長期的接觸過程中,人們以各種載體表達水和人的關系、人對水的感情,這就是水文化。缺乏文化就是缺乏靈魂,我們在水利建設中應該注意發掘和保存優秀的水文化,同時要宣傳和發揚,這就構成了水利景觀設計的主題。以淮安為例,將其概括為三大類:①以淮安水利發展過程和文化為主題;②以水和歷史典故及人物故事為主題;③以水對地域民俗的影響為主題。
抗日戰爭時期,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以洪澤湖為依托,創建了淮海、淮北抗日根據地。圍繞這一歷史文化和人物主題,通過景觀元素保留和發揚洪澤湖水文化,是對歷史的傳承和尊重。以主題為中軸,圍繞主題而展開,這就需要我們在景觀設計的前期對歷史文獻和地方文化充分收集和分析。
三、現代城市濱河景觀和水文化建設
現代的濱河景觀中要創造現代城市的水文化,要有科學發展的格局之美。在塑造景觀的同時,要展現現代水利風貌和科技,使得市民了解水利建設、支持水利建設、參與水利建設。設計方式一方面通過景觀元素科學普及水利知識和文化,譬如濱河景觀區建設現代雕塑(簡介里運河的水利發展)、水文化展覽館(展示里運河水利歷史文獻)、現代景觀小品(藝術形式展示水利科技設備)。另外可以通過現代技術元素反映現代人和水的關系,譬如水上噴泉、水幕電影、音樂廣場、水上夜景游覽、焰火晚會、水上娛樂、水上比賽、水文化講解等。
現代水文化在滿足現代人對水文化的需求基礎上,應更加體現現代科技的進步。淮安蘊藏著眾多古老、悠久的歷史文化遺存,這是前人留下的無價的景觀財富。現代水利設計工作者必須有保護歷史文化和發揚人文的職責。譬如里運河泵站工程施工過程中發現河道古城墻遺址,淮安水利設計院立即暫停施工,變更原有方案對文化遺物進行保護。淮安還是民俗水文化盛行的地方,古今就有金湖荷花節、漣水白鷺節、盱眙龍蝦節等,淮安民間藝術淮揚菜、京劇荀派藝術、淮海戲、淮劇、楚州十番鑼鼓、淮安蛋雕等,在水文化建設中應通過主題文化和設計元素對這些非物質遺產進行保護和發揚。
四、水利工程中的景觀建筑
建筑是構成水利工程的輪廓、空間構圖、標志的主體物。水利建筑,既是蓄水、發電、防洪、防澇、灌溉的載體,也是水利景觀的核心要素,建筑的尺度、比例、風格、色彩以及它的地理位置和藝術造型使其成為一個水利工程的形象。水利工程中景觀建筑涉及建筑力學、結構、給排水、電氣、消防、自動化控制等,需要專業技術人員的密切合作。景觀設計師在水利建筑功能要求的基礎上更多地考慮建筑的景觀藝術形態和效果的表現。我國每個地域都有自己的建筑形態,就像方言一樣各不相同,也象征一個地域的文化,建筑造型反映這個建筑的性格和地域。
淮安是國家第二批歷史文化名城,曾是漕運樞紐、鹽運要沖,駐有漕運總督府,明清鼎盛時與蘇州、杭州、揚州并稱為運河沿線的“四大都市”。因此在水利建筑上能優先引用具有地域文化的建筑是今后水利工程設計中需深入探索的課題。
五、結語
從景觀的角度,水是城市的鏡子,也是城市的面子。在生態文明建設日益受到重視的今天,水利景觀建設還需要不懈地努力。
作者:陳冬冬 崔軍 周淮 周風揚 單位:江蘇省淮安市水利勘測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