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3 | 小學語文論文
一、激發閱讀興趣,提高教學效率
1.讓學生在閱讀中領悟
許多課堂教學中,教師習慣性地讓學生提出不懂的問題,然后為他們解答。這雖然在表面上為學生解答了疑惑,讓他們多收獲了一些知識,可在另外一方面,學生沒有經過自己的仔細思考,無法很透徹地理解教師所講授的,有時候甚至會不知道教師講了什么。課堂上,我們強調了學生的自主學習,更要求學生帶著自己的興趣去思考、去感悟。閱讀是一種十分個性化的行為,它強調自我的學習,更帶給學生以情感熏陶、思想啟迪,激發學生自我閱讀的意識。
2.引導學生個性化閱讀
教師在學生的個性化閱讀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沒有教師的引導,學生很可能進入自己思考的死胡同,從而失去信心,失去對語文閱讀的興趣。在“讀”的課堂上,教師不能只作為一個旁觀者,更應該參與到學生的“讀”中,結合教材內容和學生的閱讀水平,給予恰當的指導,從而調動學生的閱讀興趣,提高其閱讀水平和思想文化素養。
二、巧用教學方法,增強學生的閱讀能力
在小學語文閱讀課堂上,學生的學習要求已不是傳統的教學模式可以滿足的,新的教學方法更值得被發現和應用。
1.課文預習是整個閱讀教學非常重要的一關
學生對沒有學習過的內容持有一種好奇和新鮮的感覺,帶著這樣的感覺,他們會滿懷興趣地去探求知識。教師在要求學生預習的同時,可以制造一些懸念,而這種未知的懸念會引導學生不自覺地認真研讀課文,加深理解。同時,營造了良好的學習氛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對學習的主動性。
2.字詞是閱讀內容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不容忽視的基礎
夯實學生的字詞基礎,讓學生在閱讀過程中不因無法理解字詞而對課文的理解造成偏差。教師可以適當地創設一些情境來引出部分字詞的應用,或是讓學生自己來遣詞造句,在增強學生語文閱讀能力的同時,又激發了他們的創造性思維。
3.我們的教材通常具有非常大的代表性和科學性
例如,《窮人》《中華少年》等,都是極好的材料,充分利用教材,讓學生首先讀通、讀透教材內容,這是語文閱讀教學的必經之路,理解作者的用意,將課文中寫作手法掌握,從而運用到自己的寫作中,不僅能使自己的文章出彩,更便于理解課文的主旨大意,是學生手中相當實用的工具。
總之,語文閱讀對于學生的發展和進步有著重要的影響。為了讓來自農村的學生的閱讀能力有著真正意義上的提升,學生更應該在輕松愉悅的環境下學習,作為學習的主人,加大閱讀量,不斷提高閱讀能力,才能在語文閱讀這條路上走得更遠更好。
作者:譚飛 單位:重慶市石柱土家族自治縣龍潭鄉都會小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