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與家長之間密切聯系的維持需要幼兒園與家長長期保持聯絡,并在可能的情況下,邀請家長也參與到幼兒教學工作中來。讓家長幫助改善并認可幼兒園的教學工作。對內部環境的構建,幼兒園享有絕對的自主性。這幾種幼兒園關系的和諧程度又直接關系著教師的工作情緒和幼兒的學習情緒,影響到教學的質量。這就需要管理者采取積極有效的措施,激發教學主體—教師的積極性。讓每一名教師為良好內部環境的構建貢獻自己的力量。
園長最重要的工作是管理。促進教師良好愉快地工作。而管理教師首先要做的工作是激發教師工作的積極性。園長應該相信尊重每一位教師,構建適當的激勵制度,引導教師們相互學習與幼兒溝通經驗、互相幫助、開展合作競爭。其次是對教師灌輸以幼兒的健康成長為中心的理念。
幼兒是幼兒園的中心,教師在于幼兒溝通時,需要放下教師身份的權威性和主觀性。教師需要時成為幼兒活動的參與者、支持者。再次,園長應該通過宣傳學習使教師從心理上熱愛幼兒教學工作,充分認識作為一名幼兒教師的光榮與社會價值,增強教師工作的責任感,并在實際工作中收獲成就感,成就自己的人生價值。人生價值得以實現的愉悅感是高薪高福利也難以換取到的。最后,在實際操作層面,幼兒園應該采取多種措施提高教師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技能,鼓勵教師依據本班幼兒的特點形成不同的班級特色,積極開展各種文藝活動,營造輕松和諧的活動氛圍。
幼兒園的外部環境是指幼兒園教學工作中物質環境,它是幼兒園所有教學活動開展的基礎。包括幼兒園活動區環境的創設、日常生活環境的創設和近期教育主題相關環境的創設。幼兒園外部環境的設計之初,需要針對幼兒的心智發育狀況。如一般依據年齡的劃分,將幼兒的活動區和日常生活環境區分開來。如幼兒園小班的活動區可以娃娃、玩具、蹺蹺板等為主,讓3-4歲幼兒發揮自由天性,在游戲中找到快樂,并學會與伙伴共處。而中大班則可以采取技藝型的表演、舞蹈、跳棋、手工、折紙以及科普等形式,培養5-6歲幼兒對各項技藝的興趣,培養興趣愛好,找到今后重點發展的方向。
目前,國內各大小幼兒園活動區的主題設置基本固定,主要分為游戲類、技藝類、科普類等,但內容的選取自主性仍然很大。教師可以根據季節的變化和幼兒的興趣差異不斷調整區位并更新材料內容,還可以根據階段性的教育目標的不同構建相聯系的環境,促進教學。如:在季節更替或者節日來臨時,帶領幼兒一起布置活動角,讓幼兒在實踐中領會教育主題,以更大的積極性參與到教學中來。或者在科普教學環節,帶領幼兒以張貼圖片的形式布置活動角,將知識的吸收接納融入到幼兒的活動參與中去。
其次,教師還應通過適當的方式引導幼兒與環境積極互動,教學相長。可以留心幼兒對教學環境布置的反應,捕捉幼兒注意力的集中點,通過不斷觀察、更新認知,將現有環境的教育價值發揮到最大。教師還可以并在幼兒自由活動時間,發揮幼兒的自主性,在一旁觀察幼兒的反應,從旁觀者的角度看出環境布置的不足并加以改進。幼兒園的環境建設離不開幼兒,幼兒的成長也離不開幼兒園構建的良好教學環境。幼兒既依賴環境,也能反作用于環境。幼兒與環境的相互依賴相互影響也直接影響著幼兒早期人生觀價值觀的形成。因而在幼兒的成長教育中起著重要作用。
總之,幼兒園良好教學環境的構建,需要內外并重。幼兒園自身內部建設與外部溝通并駕齊驅,才能真正實現幼兒與環境的良好互動,充分發揮環境的教育價值,促進幼兒身心愉悅、健康成長。
作者:任文榮 單位:重慶市江津區先鋒鎮小豆豆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