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35kV變電管理中運行模式分析
當前,變電所大多采取無人值班式的管理方法,這是一種較為先進的管理模式。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與完善,無人值班式的管理方法必然會被越來越多的變電所采用,但想要實現安全運行與有效管理,還需要主要以下幾個問題。
(一)對于“無人值班”的概念進行正確認識
首先,無人值班式的管理方法雖然是比較先進與科學有效的管理方式,但這種方法并不是意味著“無人管理”,而是需要專業素質與安全意識較高的專業人員,互相協調、互相配合,利用先進的技術設備進行管理,從而滿足減人增效的要求。其次,對于某些變電所來說,想要實現安全操作,必須通過現場工作人員,此外,并不是所有的安全隱患自動化系統都可以顯示出來,也需要相關的工作人員在現場,因此可以在實行無人值班式管理方法的過程中,配備一到兩名工作人員。
(二)對于管理職責進行明確的分工
由于責任不明確,經常會造成無人負責的情況,因此可以采取以下手段保證配合協調、政策合理、職責分明,最后總達到運行管理科學有效的目的。第一,調度員具有指揮操作的職責,在電網運行的過程中,可以獨立的進行操作開關、記錄抄表與監視運行等任務。第二,變電所的現場運行人員應該負責兩票管理、道閘操作、辦理許可工作證與巡視設備安全的工作。第三,試修人員應對變電所的自動化系統、遠動化系統進行周期性的調試與實驗,并對變電所的一次設備與二次設備進行定期的維護,同時維護電氣設備的運行安全,對于事故與缺陷進行及時的檢查維修。最后,工作負責人應在倒閘操作的過程中擔任監護人的職能。
二、35kV變電運行中管理體系分析
(一)職責分工進行有效明確
針對無人值班式管理模式,對原有的值班體系進行改變,一部分負責操作斷路器、記錄抄表、監視設備的運行情況,該部分職責通過自動化遠程控制實現;另一部分負責維護設備運行、操作隔離開關、處理相關事故并巡視設備,該部分職責通過相關的操作人員到變電所現場實現。
(二)建立并完善原有的管理制度體系
第一,建立設備專門責任制,變電所的遠動設備、通信設備與電氣設備都需要專人的維護與報表。第二,建立交接班制度與值班制度,值班可以實行三班制或兩班制,如果沒有特殊情況,應該禁止連續值班的情況。交接班的時候應該保證前后銜接、認真準時,同時將相關手續辦理清楚,做到明確責任。第三,建立崗位責任制度,維護人員、檢修成員、操作人員與值班隊員應嚴格執行各自的崗位責任,做到明確責任、分工清晰。
(三)加強維護管理與技術管理
保證工作人員的安全與設備的正常運行是技術管理的重要任務與重要職責之一?!栋踩姌I實施規程》是電網行業多年來經驗的總結,操作票與工作票,監護制度、許可制度、終結制度與轉移制度必須嚴格的貫徹執行下去。此外,還需要整理收集檢修資料、缺陷資料與臺帳資料,做到及時發現設備運行問題,快速解決設備故障。
三、35kV變電安全運行應注意的幾個方面
對于電力系統而言,變電所處于用戶與發電廠之間,起到電能分配的作用,因此其能夠安全運行對于電力系統與居民生活的意義巨大。根據實際生產經驗,主要可以采取以下兩種手段。
(一)實行安全管理
對于變電所來說,安全運行始終是其首要的管理重點,因此必須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度,將“預防為主、安全第一”的生產方針進行認真的落實下去,同時配合安全生產的教育宣傳,禁止違章操作。隨著計算機技術的不斷發展與電氣設備的不斷增加,相應的管理規程也應進行及時的修訂,對于各種工作記錄進行自查與內查,利用自動化系統保證電氣設備工作效率的提高,并確保電網的穩定運行。
(二)大力開展技術培訓
工作人員專業素質的高低決定了變電運行能否實現安全生產,因此變電所必須重點對工作人員的技術工作進行培訓??梢詫⒆冸娝膶嶋H情況與工作人員掌握的技術相結合,采取崗位練兵與實地培訓的方式。例如采取現場提問、技術講課、事故處理、技術提問與事故處理等方式,定期的開展經驗交流與模擬競賽,提高工作人員培訓的積極性,從而達到提高工作人員專業素質與安全意識的目的。
四、總結
隨著信息技術、通信技術的不斷發展,各種新設備的不斷應用,變電所的運行管理與以前相比發生的重要變化,無人值班式管理得到的廣泛的普及,并且為其實施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因此電力企業應在應用新技術的基礎上加強管理,做到真正的減人增效。
作者:盛飛 單位:天津泰達電力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