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3 | 企業管理論文
一、發揮工會培訓教育作用,培育企業人格文化
企業的人格文化,就是讓員工個人在企業中的地位與作用相統一、從事生產經營勞動的主人翁態度與在社會生活中發揮積極作用相統一,也即實現企業和員工的和諧發展。工會通過履行培訓教育職能,努力造就知識型高素質員工隊伍,從而構建企業人格文化。培訓是企業給予員工的最大福利。桂林分公司工會持續完善員工培訓體系,不斷豐富和創新職工培訓的形式和載體,改進培訓工作方式和組織管理模式,經常性地開展“短、平、快”式的專項技術培訓,在一線員工中培養一批高技藝的技術尖子,促進企業的科技、生產、經營、管理水平的不斷提高,從而實現企業與職工的共同發展。如運用電子信息網絡完善企業內部局域網學習陣地,定期邀請專家學者來企舉辦講座,組織各種外出參觀考察,通過開展“一號六崗”、“三個微笑”“、三大三比”等崗位練兵和技術比武等活動來建立“學習型企業”,形成學習無處不在、教育無處不有的靈活培訓機制。三年多來,桂林分公司開辦黨的知識講堂50余次,組織攝影知識、公文寫作、合同管理、文明禮儀等業務培訓120余次。通過培訓,不斷提升了員工的整體能力,提高了員工參加集團公司的公開競賽的競爭力,先后共有26名員工通過公開競聘實現崗位職務晉升。工會還協助黨政組織加強對員工的政治思想教育、職業道德教育,有機地把員工的理想、信念、個人價值與敬業、勤業、敬業和奉獻統一起來,激發和調動員工的工作熱情和創新能力。
二、發揮工會監督管理作用,規范企業制度文化
搞好制度建設是規范工會工作的一個前提,這與企業文化建設的要求是一脈相承的。所以,工會組織要建立健全促進工會干部全面提高素質、健康成長的機制,建立健全工會干部學習機制,強化管理和監督機制,堅持完善職代會建設機制、企務公開制度、民主評議制度等。與此同時,工會還要積極推動參與和協助企業建立相應的政策環境,管理制度和考核檢查,評比表彰制度等一整套切實可行的運行機制。在建立健全各項制度的同時,對于各項制度的執行也要認真監督、落實。如在落實《企業法》、《勞動法》、《工會法》等國家法律法規時,工會要負責向廣大職工宣傳《勞動法》的有關條文,讓廣大職工充分了解自己的權利,確保職工權利不受到侵害;工會要監督本單位與員工簽訂和解除勞動合同流程情況,在員工辭職申請表上簽署意見。
三、發揮工會組織號召作用,打造企業行為文化
企業職工的群體行為決定企業整體的精神風貌和企業文明的程度,因此企業職工群體行為的塑造是企業文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工會是工人階級的群眾組織,具有很強的號召力和吸引力,可以通過卓有成效的活動把職工凝聚和號召起來。桂林分公司通過組織開展“一號六崗”創先爭優活動、“三大三比”特色活動及“三個微笑”品牌創建活動,在企業內部形成了“比、學、趕、幫、超”的良好氛圍,不僅培養和鍛煉了業務骨干、技術尖兵和崗位能手,而且對外展現了企業良好的精神風貌。2011年2月24日,一輛遼寧籍的貨車突然起火,桂湘收費站收費班長奮勇解危;3月22日,全州服務區工作人員主動幫助山東司機將灑落一地的十幾噸的貨物重新裝到車上,車主滿懷感激送上錦旗一面;5月27日,桂湘收費站兩名收費員拾金不昧,將撿到6400元的錢如數歸還失主;2012年2月4日,全州站收費員熱忱幫助一名迷路外國友人,順利助其搭乘前往上海的車,贏得外國友人真誠贊譽;6月9日,一輛河北籍貨車行駛至桂湘收費站時,司機不幸被野蜂蟄傷致昏迷,幸得收費員及時救治,使其脫離生命危險。工會要切實履行困難員工“第一知情人”“、第一責任人”的職責,把實施“送溫暖”工程作為履行維護職工合法權益基本職責、維護改革發展穩定大局的大事來抓,要從細微處入手進行親情化管理,營造充滿愛的“家”的氛圍。如職工住院前往探望,對特困職工前往家訪,職工的直系親屬病故前往吊唁等,通過這些舉措暢通企業內部溝通。2011年,在桂林分公司工會的號召下,廣大職工為“維穩”基金捐款4810元,為身患尿毒癥的同行來賓收費員韋秀蓮捐款3635元,充分體現了交通大家庭的溫暖;2012年困難職工的幼兒身患“幼年性單核細胞白血病”,分公司員工紛紛伸出援助之手,為其募集愛心捐款4305元。
四、發揮工會服務指導作用,豐富企業物質文化
企業的物質文化,是企業文化最直觀、形象的載體,是社會認識和評價企業總體文化的起點。工會要在圍繞企業器物文化、企業環境、企業教育基礎設施上發揮服務指導作用。強化企業器物建設。交投集團對現有的沿路設施、服務場所、站容站貌、企業標識等進行了整改和完善,均統一使用了交投集團的標識系統,充分展示了企業和諧、統一、團結、奮進的形象。今后還將分階段在各高速公路段分別建立公路建設展覽室,在高速公路沿線主要景點設置觀景臺,建立高速公路博物館和橋梁建設博物館。強化企業環境建設。首先,工會組織要致力于改善員工的工作環境,努力為其營造符合人性化的工作空間。已固化的辦公場地、器械設備等雖難以改變,但保障工作區域的環境衛生、人身財產安全,合理布局內部設施的擺放,調節工作環境的色彩等,則是可以解決的。好的工作環境,對提高企業的勞動生產率,保護員工身心健康,穩定員工隊伍,都有非常重大的意義。其次,工會組織要致力于改善員工的生活環境,通過在生活區實施凈化、綠化、美化工程,購置休閑、娛樂、健身等基礎服務設施等措施,為員工提供一個清新、優美、舒適的生活環境,培育員工的集體歸宿感。桂林分公司以人為本,打破傳統的面朝白色墻的員工宿舍裝修理念,積極為員工策劃、打造風格獨特的宿舍文化,在不請任何裝修隊伍情況下,在桂湘收費站由員工親自動手設計并裝修了24間各具特色的“溫馨宿舍”,構建了人性化和個性化共存的宿舍文化,獲得員工的高度贊同,《中國交通報》為此刊登了題為《桂湘收費站:巧手裝扮溫馨“小家”》的報道。黃沙河收費站的員工在站區大院的空置土地上開墾菜園、圈養雞鴨,將該站打造成了“田園小站”,每年能收獲蘿卜、白菜、辣椒等時令蔬菜約500多斤,出欄雞鴨100多只,這不僅改善了員工的生活飲食,而且營造了交通大家庭的和諧氛圍。強化企業教育設施建設。每年要投入一定的經費,用于企業教育設施的改善和教育設備的完善。如人才培養基地、閱覽室、圖書室、櫥窗、板報、企業內部刊物等,都應納入投資教育的視野。
五、發揮工會橋梁紐帶作用,提升企業民主文化
民主管理、民主監督是工會的重要職責,工會可以采取多種形式的民主管理引導職工參與企業的管理和監督,提高職工參政議政的意識,增強職工的主人翁責任感,同時使企業能夠沿著正確的方向健康發展。在涉及企業重大決策、經營方向以及關系員工切身利益等重大問題上,工會要認真聽取員工的意見和建議,并形成制度。桂林分公司工會通過開設“職工之家”QQ群和開展“聽呼聲,解難題”等走基層活動,可以方便、快捷地直接聽取一線職工的有關訴求和建議,暢通了溝通渠道,有效地推動了企業文化建設的健康發展。
六、發揮工會引領作用,促進企業創新文化
技術創新是推動企業文化發展的重要途徑,而廣大員工則是創新工作的主角。他們在生產實踐中創造和積累了許多經驗,蘊藏著無窮的智慧和力量。工會要把解決影響企業發展的難點問題作為重點,通過向廣大職工征集合理化建議,開展技術革新、創造發明等群眾性技術活動,最大限度地挖掘職工的聰明才智,不斷豐富企業的創新文化。如2011年,以提高鮮活農產品運輸車輛檢測效率為攻關點,參與研發了華南地區首套“鮮活車”自動檢測系統—JT-G型集成化綠色通道專用檢查系統,5秒內就能完成一輛車的檢查,識別率高達98%,解決了以往人工檢查費工費時的問題。2012年研發了省界收費站自動收發卡系統,該系統使用后,IC卡的管理將完全由收發卡機自動完成,即減輕了員工的工作量,加快車輛的通行速度,又克服了丟卡、舞弊等弊端,促進了收費管理工作規范高效。三年多來,在桂林分公司工會的帶領組織下,分公司共研發創新項目9項,所有項目均已投入使用,崗位工作效率大幅提高。當前,廣西交通投資集團正在為打造廣西千億企業奮力向前邁進,企業文化作為提升企業競爭力的內在動力和要求,在交投集團的改革發展中發揮的作用越來越重要,越來越明顯。工會工作也要順應時代的發展,在參與企業文化建設中開辟出新天地,使企業煥發出更加蓬勃的生機,不斷沖擊新的高度。
作者:黃冬妮 單位:廣西交通投資集團柳州高速公路運營有限公司桂林分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