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3 | 小學數學論文
在做練習題目時,可以讓學生自己在編排故事,讓學生講給小伙伴們聽,看誰的例子最好,這樣的課堂既學習到了知識,又娛樂了課堂氛圍,不失為一種很好的教學方式。在接下來的數學學習中,教師在對學生進行提問時,也可以采用這種提問方式,可以穿插一些學生們感興趣的小故事、小例子等,增加提問的技巧,鍛煉學生的發散性思維。這樣很容易激發出學生對數學的興趣,引導學生很快進入學習的狀態,繼而引出要講授的新課內容。
1、有效利用教材,增強生活實際體驗
打開小學數學的新教材,引入眼簾的是讓我們驚嘆的各色圖畫。各種有趣的動物、卡通圖片等都是孩子們非常喜歡的,既然編者們為我們的教材提供這樣的情景,一方面就是胃口了提高孩子們對數學課程的興趣;另一方面就是希望教師能夠很好地運用教材,增強學生的實際生活體驗。讓學生們會讀圖,讀懂圖,還可以用模擬教學的方式來吸引孩子的興趣,這種情景的創設更能得到孩子們的認可。例如:在教《100以內的加減法》的內容時,我們可以利用書中的圖片編輯故事,并讓同學們進行現場演繹,從而對學生提出數學問題,讓他們根據自己的所見、所想來解決問題,這樣的教學方式既讓學生們感興趣,又能讓學生很快掌握所要學習的數學內容。生動有趣的數學課堂能夠提高數學的魅力與價值。
2、順應課程標準,加強課堂互動
“數學教學是數學活動的教學,是師生之間、學生之間交往互動與共同發展的過程。”——《數學課程標準》,這是課程標準為我們提出的新的要求,也是對傳統教學模式的創新。為了更好地適應形式的發展,我們必須提出新的教育觀念,那就是加強課堂中的互動教學,主要包括師生互動和生生互動兩種。
2.1師生互動環節中,首先要求教師要認真了解每一個孩子,了解他們的性格、愛好、特長,這樣才能在生活和學習中做到讓屬虎的上山,屬龍的下海,鼓勵他們發揮自己的特長,其次,用鼓勵的語言和他們進行交流,如:“你真的很棒!”“你表現得真好!”“你做得不錯!”對于學生回答得不完全正確的問題,我們同樣要給予肯定,如“你已經說得很好了!”“你繼續思考會回答得更好!”“你回答的問題我聽懂了!”同樣,我們也要體現出教師和學生之間的平等、和諧。在一堂課即將結束時,我們可以向同學們提出這樣的問題:“今天的課堂你們學到了什么呢?”“你還想聽老師講哪些內容?”“你覺得老師哪里講得好,哪里還有待提高?”這樣才會將師生關系培養得如朋友關系一般,與學生交朋友,同時體現出教師的親切感和責任感,從而消除教師和學生間的距離感。
2.2生生互動環節中,可以以創建團隊、學習小組的方式,就一些學習上的問題來進行討論,以此來增強學生之間的互動。在鍛煉了學生的自我學習意識和自我學習能力的前提下,對學生的數學課程的學習也是起到一定的積極作用的。為此,生生互動也是很必要的。師生間的互動能夠讓學生充分參與課堂教學,在教師有效的調動下讓學生真正走進課堂,更輕松地學習數學知識。無論是師生互動還是生生互動,最直接的受益者是教師,在互動中不僅僅提高了課堂教學質量,同時也提高了教師的教學水平,實現了教師個性化教學。為此,我們應該多給學生創造一些互動的時間和空間。
3、課后認真總結,及時作出點評
教師要善于利用課后時間,將學生的反饋信息進行總結并對課堂教學進行反思。這一過程對教師而言至關重要,所以在課堂中教師可以給學生布置類似于“關于課堂,你想對老師說點什么?”“你希望老師接下來怎樣來講解?”“哪些內容希望老師再講一遍?”的問題,體現出教師和學生的課后互動,同時也是提高教師教學質量的可行之策。針對提問較好的同學要給予表揚,針對問題提出不夠徹底的同學,我們要給予一定的鼓勵,讓學生有膽量去提出問題,并在能力范圍內去解決問題。更好地發揮學生的天賦,彰顯出學生的才能。從而培養出更多新世紀的人才。反思、探索、實踐是數學教學中必須經歷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要時刻以數學課程標準為準繩,創造性地運用教材,以達到課程目標。努力活躍課堂氣氛,創造出適合學生學習的課堂情境,使所教的小學課堂變為學生善思的場所,提高能力的主陣地。
作者:呂淑娟 單位:遼寧省營口市南關區曙光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