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3 | 調查報告
根據今年常委會工作安排,7月上旬,區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帶領常委會教科文衛委委員,在區教育局有關同志的陪同下,先后深入三小、中學、幼兒園、一中等城區學校,就我區城區教育工作進行了調查。
一、基本情況及主要成效
目前,城區共有大中小學、幼兒園44所,其中:大學1所、高中學校2所、初級中學5所、純小學5所、中職學校5所、幼兒園25所;現有在校學生(含幼兒)36487人,其中:大學8450人、高中3620人、初中5095人、小學7820人、中職5848人、幼兒5654人。城區學校占地總面積約14.2萬平方米(不含民辦學校),教室373間。近年來,區政府高度重視城區教育工作,堅持教育優先發展戰略,不斷加大教育投入,整合教育資源,改善辦學條件,城區教育得到了快速發展。
(一)教育基礎設施不斷完善。一是擴大優質教育資源。針對城區人口增長趨勢和群眾需求,通過學校內挖潛力和發展民辦教育等途徑,不斷擴大優質教育資源。擴建一中、火花三小等優質學校,較大地改善了學校辦學條件。新建的陳壽中學、偉才幼兒園,今年秋將招生開學。同時,支持七彩陽光幼兒園、中專等民辦學校高標準發展,教育教學深受社會好評。二是推進學校標準化建設,改造升級了部分學校的圖書室、實驗室、舞蹈室、音樂室、多媒體教室等功能設施。三是提高教育信息化建設水平。通過實施教育辦公網絡化、教育管理信息化等方式,實現了教育教學資源共享。校園網、計算機網絡教室形成了交互式網絡教育環境,教師普遍開展電子備課、網上視頻研討交流,信息技術教學課程全面展開。
(二)教師隊伍建設不斷加強。一是推進校級領導干部選拔任用制度改革。2009年,在全省范圍內公開選拔一中校長一名。二是出臺《區“名校長工程”暨“名師工程”實施方案》,截至目前,已評選出名校長8名,學科帶頭人25名,骨干教師70名和教壇新秀56名。三是實施中小學教師“進城必考”的公開考聘制度。先后公開考聘城區教師68人,引進優秀人才和選取免費師范生36人,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城區學校專任教師緊缺和學科不配套的壓力。
(三)教育教學質量不斷提高。近年來,城區學校堅持以教學為中心、以質量為根本的辦學思想,注重細節,規范管理,提高效率,積極穩妥地推進新課改,強化學生自主學習意識,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促進教學質量的全面提高。特別是一中今年高考文化上線人數276人,一本上線人數18人,本科上線率43%,與去年相比有較大提升。學校在開齊課程、開足課時的基礎上,根據自己的實際和優勢,選擇培育一些特色項目,帶動素質教育的全面開展。如一中的毽球隊,中專的散打隊曾多次代表省市參加全國全省比賽并獲得團體、個人冠軍、亞軍等好成績;行知小學的行知文化教育、光彩實驗小學的校園禮儀教育、火花三小的鑼鼓表演都具有一定的知名度。
二、存在的問題
(一)學前教育布點相對偏少。目前,城區公辦幼兒園只有幼兒園1所,按標準僅容300名幼兒,民辦幼兒園只有七彩陽光幼稚園一所成建制。雖然已啟動了一、二、三幼兒園建設,但三所幼兒園只能容納幼兒1500多人,仍然還有很多的幼兒需要到其他租借房屋辦學的幼兒點入學,其師資、安全、教學都令人擔憂。
(二)教育資源不足。一是大班額問題非常嚴重。目前,城區幼兒平均班額67人,小學平均班額73人,高年級人數高達96人,初中平均班額67人,遠遠超過國家規定的小學每班45人、初中每班50人、幼兒最大班額35人的標準。二是師資力量不足。伴隨著義務教育新課改的不斷深入、高中課改的全面實施,中小學語、數、外、音、體、美、信息技術等學科專任教師嚴重不足,結構性缺乏尤為突出,嚴重影響教學質量的提升。三是教學配套設施滯后。如多功能教室、圖書室、實驗室等功能教室嚴重缺乏,教學器材、資料也十分匱乏,教學設施設備及實驗裝備匱乏直接影響了新課程改革的實施,對素質教育十分不利。
(三)規劃實施過程中剛性不夠。我區對城區學校布點及建設進行了針對性的統籌規劃,但是在規劃實施中,存在著隨意更改學校規劃點的現象。
(四)教育的激勵機制不夠完善。在調查中我們了解到,實施績效工資后,城區學校和鄉村學校的教師在工作強度與工作報酬上存在嚴重的不對等。比如鄉村教師任課班二、三十名學生的教學量與城區教師任課班八、九十名學生的教學量,在工作報酬上沒有區分。城區部分教師對此有怨氣,有情緒,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工作的積極性。
三、對策及建議
(一)著力抓好校點規劃布局。學校網點布局是城市規劃的重要組成部分。建議區政府在制定城市建設發展規劃時,要按照《義務教育法》和《城市居住區規劃設計規范》要求,優先考慮教育發展需求,把教育用地納入城市建設總體規劃,按照因地制宜、適度超前的原則,合理規劃調整城區中小學校布局。要立足長遠,不因地塊的商業價值而隨意更改學校規劃,切實維護規劃的權威性和嚴肅性。
(二)著力加大城區教育投入。建議區政府要根據我區財力狀況,逐步增加教育經費預算,優先保障教育支出。要結合我區國貧實際,認真編制、精心謀劃、積極爭取國省投資的教育項目,以項目實施助推城區教育快速發展;要積極探索建立教育事業開發式投融資機制,制定優惠獎勵政策,廣開門路,吸引更多民間資金參與教育設施建設,不斷改善辦學條件。
(三)著力加快項目建設進度。建議區政府及相關部門一方面要加快推進在建項目的進度,確保火花三小擴建、偉才幼兒園建設及陳壽中學維修項目秋季安全投入使用。另一方面,要超前做好擬建項目的前期工作,盡快啟動南榮路小學、思源實驗學校、二幼兒園建設,有效解決城區學生入學難、“大班額”和學前教育參差不齊等問題。
(四)著力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教師隊伍建設是教育事業發展的基礎工作。建議區政府要建立常態化的中小學教師補充機制,根據學校教師編制情況和教學需要,通過公開招聘和考調等方式引進優秀人才,解決學校專任教師缺編、學科不配套的問題。要強化教師繼續教育,開展教師培訓,不斷提高現有教師的素質。要積極探索、創新績效考核的機制與方法,認真分析和解決績效考核中存在的問題,不斷總結和推廣績效考核的典型經驗,真正把績效工資用好用活,努力調動教師工作的積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