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9 | 地質學論文
1加強實踐教學,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實踐教學主要包括實驗室教學實習以及野外實踐教學,國內外對地質學人才培養的經驗表明,實踐教學是地質學人才培養的重要途徑。本課程的實踐教學環節,不僅有助于學生深入理解和掌握所學知識,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和積極性,提高教學質量和效率,而且是培養學生形成創新意識的有效途徑。經過多年努力,我校已建成了水文地質學基礎實驗室,學生能在室內測定松散巖石孔隙度、持水度、給水度、滲透系數以及土體毛細水上升高度等重要的水文地質參數。野外實踐教學方面,主要通過抽水試驗和滲水試驗的練習,讓學生了解從前期準備到現場試驗、數據記錄及分析,進而求取場地的滲透系數、導水系數及貯水系數等重要水文地質參數的過程。同時,還要求學生練習編制潛水等水位線圖及潛水位埋藏深度圖、編制承壓水等水壓線圖、分析地下水化學成分形成作用、研究巖溶及巖溶水的發育規律以及幫助學生認識水文地質圖等。在實踐教學過程中,充分發揮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學生在實踐中觀察到的現象和發現的問題與書本上的理論知識進行對比、驗證,加深了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提高了實際動手能力。學習完本課程后,再組織學生到黃壁莊實習基地,在具體教學過程中,以全面訓練為主,使學生掌握野外剖面測量、水文地質填圖、資料整理、繪制圖件和編寫報告的方法與技能和野外地質工作的一般程序。從實踐教學效果來看,實踐課在很大程度上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學生普遍反映動手能力以及分析問題的能力等普遍得到提高。
2調整考試方法,注重能力的培養
在教學過程中發現,很多基礎而實用的知識不便于拿到試卷上對學生進行考核,前期的考試方法,多注重死記硬背知識,一定程度上束縛了學生實際動手能力以及創造能力的發展,為此對考試方法進行了適當調整。對本課程學生的考核,不僅有期末考試成績,還增加了實驗成績、課堂表現成績、課后習題成績等3項。期末考試試題從編制的試題庫中選取,不便于拿到試卷上考試的知識點主要放到實驗課以及以課堂提問的方式進行考核。制定了這樣一套考核方案后,學生不再只關注最后一次期末考試,更注重了平時各個方面的平衡發展,把對期末考試的壓力分配到平時各個環節,不再以一套試卷評定學生的知識掌握情況。該套方案的實施較真實地反映出學生的獨立地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也兼顧了學生自學能力、動手能力等各方面的發展。
3重視理論與實際結合,增強知識實用性
常言道:“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各位老師只有努力加強專業知識及教育教學方法的積累,提高自身對專業知識的掌握程度,才能將專業知識很好地傳授給學生。專業教師提高自身水平及能力的一種重要途徑就是進行科學研究,努力提高自身科學素養,才能很好地把握本專業、本學科的發展動態和方向,及時將前沿科研成果引入教學,增強課程內容的廣度和深度,明確所講知識和方法的適用范圍,對適用性強的知識和方法才會有更好的把握。同時可以將科研過程中遇到的困難,以及如何克服困難最終完成項目的過程介紹給學生,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科學思維的形成。比如,講第十一章裂隙水的時候,將作者正在實施的“云南省元陽縣大坪金礦水工環地質勘查”項目研究成果和經驗介紹給學生,讓學生們練習設計勘查內容及任務等,然后將實際中遇到的難題,如何穿越重重高山進行實地調查,以及采用多種方法進行閃長巖地區礦坑涌水量預測等情況逐一給學生講解,極大地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活躍了課堂氛圍,學生們也有的放矢地進行了學習。
4課下交流,深入學生,因勢利導
在講授專業知識的同時,本課程建設項目組老師們還建立了學生對授課情況的反饋機制。同時,學校也安排專門的資深教授對各任課老師的講課情況進行測評,督促各任課老師提高教學質量。反饋機制的建立,使得老師從講臺上走下來,全面了解學生后,才能因材施教,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開展教學工作,甚至可以對不同的學生采取不同的教學方式進行教學。同時與學生課下交流,關心學生的學習、生活,建立起良好的師生友誼。對于一些重要的概念,利用多媒體展示實際照片、視頻,甚至把學生帶到現場進行講解,在講授新知識過程中,將學生的注意力、觀察力、記憶力、想象力等全都調動起來,努力提高課堂效率,讓學生樂于接受老師講授的知識。老師愿意教,學生樂意學,教和學保持高度一致,形成良性發展態勢,更有利于教學。在全面了解學生的基礎上,幫助學生深入認識自我,對自身發展進行全方位思考,知道自己的興趣和能力所在,給自己有一個恰當的定位,初步規劃出今后事業的發展方向。同時,還需要鼓勵學有余力又喜歡科學研究的學生深入進行理論研究,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為其成為未來的學術、科技精英奠定堅實基礎。
本文作者:陳康、李方紅、高志娟、劉振英 單位:石家莊經濟學院水資源與環境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