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精品91-国产亚洲精品aa在线观看-国产亚洲精品aa在线看-国产亚洲精品xxx-国产亚洲精品不卡在线

SCI期刊 | 網站地圖 周一至周日 8:00-22:30
你的位置:首頁 >  心理健康教育論文 ? 正文

情緒感染的概念及感染機制探討

2021-4-9 | 心理健康教育論文

一、以往關于情緒感染的概念

McDougall(1923)最早定義了情緒感染“通過原始性交感神經反應產生的情緒直接感應法則”(McDougall,1923)。之后,有關情緒感染的定義很多,所有的定義都大致可認為是由他人情緒引起的并與他人情緒相匹配的情緒體驗,是一種情緒傳遞的過程。但是就“情緒感染是自動化的還是有意識努力的”這一問題莫衷一是,由此可將情緒感染區分為“原始性情緒感染”和“意識性情緒感染”。

1.原始性情緒感染的概念

“原始性情緒感染”理論認為,情緒感染是基于模仿(自動化的)、意識前的反應(e.g.Hatfieldetal.,1993,1994;Dallimoreetal.,2007;Luong,2005)。如有學者認為,情緒感染是個體間自動的、無意識的情緒傳遞過程,自動化的模仿傾向和面部表情、聲音語言、姿勢、動作的同步化,結果產生情緒會聚(相同情緒)(Du,Fan,&Feng,2011)。Hatfield等認為情緒感染是自動化地模仿和合并他人的語言、非語言信息,結果是,情緒覺察者融入了情緒傳遞者的情緒(Hatfieldetal.,1994)。之所以會產生情緒感染,是因為人類具有自動化地、無意識地模仿他人的傾向性,如Chartrand等認為情緒感染是個體具有模仿或同步化他人的面部表情、聲音、手勢和動作的傾向的結果,這使得模仿者體驗到了被模仿者的情緒(Johnson,2009)。Hennig-Thurau等將原始性情緒感染歸因于人們傾向于自動化地模仿和同步化他人的面部表情、聲音、動作,結果產生情緒同化(Hennig-Thurauetal.,2006)。然而,原始性情緒感染的概念卻遭到了意識性情緒感染流派的質疑,后者認為情緒感染并非是無意識的,如虛假的笑就不會有感染力(Hennig-Thurauetal.,2006)。而且,上述有關原始性情緒感染的定義基本上是通過描述情緒感染的發生機制來替代情緒感染的概念,并沒有從根本屬性上揭示“什么是情緒感染”問題。

2.意識性情緒感染的概念

“意識性情緒感染”理論認為,情緒感染過程是一個有意識參與的過程,如Falkenberg等認為,情緒感染一方面是交流某種特定的情緒,一方面是從他人身上移入某種情緒,換句話說就是情緒的“移入與調節”過程(Falkenberg,Bartels,&Wild,2008)。意識性情緒感染是基于人們與他人之間的情緒進行對比,將情緒作為理解他人怎樣感受的社會信息的這樣一個過程的(Hennig-Thurauetal.,2006)。人通過將自己的情緒與他人進行對比,然后接受他人的情緒,如果認為這種情緒合適的話(Barsade,2002),如當顧客接受到來自員工真誠的情緒勞動展示時,意識性情緒感染就會產生(Huang&Dai,2010)。也有學者認為情緒感染既包括原始性情緒感染又包括意識性情緒感染,如Barsade(2002)認為情緒感染過程包括潛意識、自動化的原始性情緒感染,也包括意識水平的情緒感染過程。

Hoffman(2002)將情緒感染從廣義上界定為一種情緒體驗,并提出了情緒感染的兩個高級認知機制,一是語介聯想(language-mediatedassociation),二是觀點采擇(activeperspectivetaking)。由此產生的情緒完全受高級認知系統的調節,毫不關注覺察者的無意識模仿和生理反饋的過程,情緒產生過程完全是自上而下的,這可被認為是一種最高程度的“意識性情緒感染”。由此可見,將情緒感染由無意識層面拓展到意識層面后,情緒感染的概念有不斷擴大化的傾向,甚至將所有的情緒傳遞與調節方式都囊括其中,使得情緒感染不知所指。

二、情緒感染概念的建構

由此可見,情緒感染由最初的僅僅指原始性情緒感染,發展成囊括意識性情緒感染,又進而擴展為意識層面上所有的情緒傳遞與調節。Neumann和Strack(2000)的研究表明,探明情緒感染的本質可以幫助理解情緒傳遞是有意識的還是無意識的。

1.情緒感染概念的正本清源

對于概念問題,有三點很重要,一是概念的獨一無二性,即概念不能與其他概念相混淆;二是概念的基礎性,即概念要能反映一種單一的、基本的心理現象,而不能與其他心理現象相混淆或參雜;三是概念所反映的心理現象要有其獨特的發生機制。首先,原始性情緒感染概念的獨特性。通過觀察者模仿“自下而上”的情緒產生機制是不需要意識參與的,對于這一重要心理現象需要一個獨一無二的概念去描述它,這一概念不能隨意擴展而與其他概念相混淆。情緒可以通過模仿他人的行為直接產生,這些模型的基本原則是觀察他人行為的觀察者直接觸發了觀察者理解該行為的相應的神經物質(鏡像神經),通過模仿實現了觀察者與第三人之間的行為、感覺、情緒體驗的聯結(Bastiaansen,Thioux,&Keysers,2009)。這是一種自動化、無意識的情緒產生過程,而這一重要的情緒產生機制需要給它一個科學的且唯一的名稱,這一概念必須區別于其他概念而存在,不能將情緒感染與移情、情緒調節、情緒體驗等概念相混淆,所以只能用“情緒感染”(意指原始性情緒感染),因為情緒感染與“感染”的詞源本意一致,又與其概念的最初由來一致(見下文分析),只是后來的研究者們不斷地擴展了“情緒感染”這一概念而導致其與其他概念相互交叉混淆,貌似深入拓展,實則混淆視聽。其次,意識性情緒感染現象的混雜性。意識性情緒感染所描述的心理現象并非是一種單一的、基本的心理現象。意識性情緒感染的意識參與方式可歸納為語介聯想、觀點采擇(Hoffman,2002)、情緒的聯結機制(Lishner,Cooter,&Zald,2008)和意識性情緒調節(e.g.Liverant,Brwm,Barlow,&Roemer,2008;Goldin,McRae,Ramel,&Gross,2008),意識性情緒感染所描述的很多心理現象可歸納為兩大類:一類可以用原始性情緒感染與意識加工的交織現象去解釋,如“虛假的微笑不具有感染力”(Hennig-Thurauetal.,2006),其實就是情緒感染后加上意識性情緒調節;另一類就是移情或移情與原始性情緒感染的交織現象,如Hoffman(2002)提出的兩個高級認知機制——語介聯想和觀點采擇,就是移情或移情與原始性情緒感染的交織現象。因此,意識性情緒感染已遠遠超出單一情緒感染的范疇,而且本身因包含諸多心理現象而魚龍混雜,其存在的科學性值得商榷。再次,低級情緒信息有其獨特的情緒誘發機制,無需意識參與。以往研究沒有厘清意識參與在情緒感染中的必要性,是因為以往的研究者們沒有區分低級情緒信息(感官情緒信息)(low-levelemotionalinformation)與高級情緒信息(high-levelemotionalinformation),也沒有認識到對這兩類情緒信息的心理加工機制是不同的,由此導致不能從心理加工機制的層面上區分出意識性情緒感染和原始性情緒感染,低級情緒信息無需意識參與即可誘發覺察者的情緒體驗。Hatfield等最初提出的情緒感染概念中指出,面部表情、語言和行為都是可以傳染的,可見其與后來的研究者們都沒有意識到這兩類情緒信息的本質區別。

2.高級情緒信息與低級情緒信息的區別

最初人們發現,當嬰兒看到其他人悲傷時,他們通常也會哭,后來人們在對猴子的研究中也發現了這種現象,這是一種無意識的模仿行為,正如“感染”的詞源意義所指的那樣“來自接觸”,感染通常會在同物種行為觀察中(筆者注:觀察也是一種感官接觸)產生(Bastiaansenetal.,2009)。所以,要回答什么是情緒感染,必須首先要分清哪些“情緒信息”是可以被“接觸”(可以感染)的,哪些“情緒信息”是不能被“接觸”(不可以感染)的。由此,我們有必要將情緒信息區分為低級情緒信息(如面部表情、語音、氣味等)和高級情緒信息(如Hoffman所說的語介聯想、觀點采擇等),低級情緒信息又可稱為感官情緒信息,是可以通過感官系統感知的,不需要后天學習或太多的學習,其意義具有一定的跨種族甚至跨物種的相通性(如顏色和面部表情的意義),是人與高級動物都能理解的,這種情緒信息是可以通過感官系統被“接觸”的,加工這類情緒信息幾乎不需要意識努力,如ERP研究表明臉部表情的無意識加工會引發不同的P1(90~140ms)和N2(150~200ms)成份,提示無意識臉部信息可能在早期的視覺處理階段就產生了(Kiss&Eimer,2008;Li,Zinbarg,Boehm,&Paller,2008)。而對高級情緒信息的理解是需要高級認知系統加工才能完成的,需要具備人類這樣的高級大腦機構和后天大量的學習才能實現,所以基本上是人類獨有的功能,盡管這類信息的輸入需要依靠感官系統,但對于這類情緒信息的加工是需要高級認知系統參與的,是需要意識努力的,所以這類情緒信息的“內涵”是不可以通過感官系統而直接被“接觸”的。對于低級情緒信息(感官情緒信息)的加工是自下而上的,認知的自動化程度高;而對于高級情緒信息的加工是自上而下的,認知的自動化程度低。如Foroni和Semin(2009)認為基于文本交流的情緒感染也可以被心理機制所激活,當人們暴露在充滿情緒內容的詞語中,這樣的詞語可以激活人們的臉部肌肉動作以展示情緒(Ekman,2009)。例如,人們接觸到“皺眉”這個詞語時就會激活相應的臉部肌肉動作。綜上所述,感官情緒信息與高級情緒信息的情緒產生機制如圖1和圖2所示。由于以往研究沒有區分低級情緒信息和高級情緒信息,因此在實證研究中兩類情緒信息都有。例如,在服務業情緒感染的研究中通常會使用現場模擬手段或錄相手段,由于服務過程是伴有口頭語言的,如抱怨或道歉的語言,這就很難分辨究竟是面部或肢體的情緒信息(低級情緒信息)對消費者情緒起作用還是語義信息(高級情緒信息)對消費者的情緒起作用,至少研究者們所謂的“情緒感染”并非是一種單一的情緒信息傳遞現象,其中包括了“低級情緒信息”和“高級情緒信息”的傳遞以及情緒的意識性調節。因此,很難厘清究竟是情緒感染(指原始性情緒感染)還是情緒的意識性調節在對消費者的情緒起作用,這是一種很復雜的復合心理現象,不能籠統地冠以“情緒感染”。國外的大多數服務業和管理業中的情緒感染研究均是這種模式(e.g.,Hennig-Thurauetal.,2006;Barger&Grandey,2006;Huang&Dai,2010;Du,Fan,&Feng,2011)。

3.移情與情緒感染的對比論證

之所以情緒感染的概念眾說紛紜、莫衷一是,主要是因為沒有分清情緒感染的信息類型,將高級情緒信息的傳遞過程也納入到情緒感染中,導致無限制地擴大情緒感染的概念。其實,Hoffman(2002)提出情緒感染的兩個高級認知機制——語介聯想和觀點采擇,是高級情緒信息的傳遞過程,背離了“接觸”的本質,應納入移情(empathy)的范疇。國外很多學者們至今不能分清“移情”和“情緒感染”(e.g.Barsade,2002;Neumann&Strack,2000),有學者認為移情與情緒感染的區別在于“是否具備對情緒體驗是來源于自己還是來源于他人進行區分的能力”(deVignemont&Singer,2006;Decety&Lamm,2006),如果能夠在自己——他人之間進行區分的情緒體驗則是移情,否則是情緒感染。若以此作為區分標準的話,那么只有嬰兒或某些高級動物才會有情緒感染,正常的成年人就不可能出現情緒感染,因為,正常的成年人在清醒狀態下是能夠區分“情緒體驗是來源于自己的還是他人的”,之所以出現這種不科學的“區分標準”,是因為情緒感染最初是用于描述嬰兒和某些高級動物的情緒受周圍同類情緒的影響,它是群居著的人類適應環境的一種帶有一定的本能性的反應,情緒感染在高等動物和在人類個體的早期就已出現,而這兩者恰恰不能夠區分“情緒體驗是來源于自己的還是來源于他人的”,所以謂之“情緒感染”。從詞源上來說,感染一詞的拉丁語(contagio)詞源的意思是“來自接觸”;而移情一詞的詞源來自于德語(Einfühlung),Titchener(1909)將它翻譯成英文,于是創造了一個新詞“empathy”,意思是將你自己投射到你所觀察的事物中去,這一過程是需要觀點采擇并借助語言進行聯想的。所以,兩者的本質區別在于傳遞的情緒信息類型不同以及時程上的差異性,情緒感染傳遞的是感官情緒信息,是一個無意識的過程,在時程上遠遠早于意識過程,已有對腦損傷病人進行皮層電刺激的研究表明,有意識的神智功能開始是無意識的,它是由無意識活動發動的,而且只有當無意識活動持續相當一段時間之后,才能形成一個有意識的經驗(狄海波,虞曉菁,陳宜張,2010);而移情過程傳遞的是高級情緒信息,是一個需要意識努力的過程,在時程上要遠遠落后于情緒感染。由此,有學者認為情緒感染是移情的先導。移情重在“移”,即是一種“神入”,將自己置身于他人的情境中去感受他人的情緒,需要借助語介聯想等高級認知機制。而情緒感染重在“染”(接觸),是依據各感官系統即可自動完成的情緒傳遞過程,具有原始性、前意識性。綜上所述,從情緒感染的根本屬性上揭示情緒感染的概念,情緒感染的定義就應該為:感官情緒信息自動化地、無意識地在人際間傳遞的過程。

三、以往關于情緒感染機制的研究

情緒感染機制研究試圖解釋情緒是如何在人際間傳遞的?由于以往在情緒感染概念上存在分歧導致在情緒感染機制研究上同樣存在分歧。

1.原始性情緒感染的發生機制

原始性情緒感染理論認為,對情緒信息的覺察伴隨著模仿,在覺察者與誘發者之間存在一種同步性的動作互動,這種情緒傳入后的模仿——反饋機制影響了覺察者的情緒體驗,導致觀察者產生可察覺的情緒,由此觀察者感染上了他所察覺的情緒。這一過程可表示如下:察覺——模仿——反饋——情緒(Falkenbergetal.,2008)。原始性情緒感染,是由于接受者無意識的模仿。這種模仿有兩個過程,一是自發地模仿他人的面部表情及其他非語言線索;二是通過身體反饋產生相應的情緒體驗。雖然人通過模仿體驗到了情緒,但是這一過程是無意識的(Barsade,2002)。所以,有研究者認為當察覺到他人的情緒表達,并通過模仿激活了觀察者相同情緒活動的神經表達時,就會誘發直接的情緒感染,而不管發生的方式是什么(Preston&deWaal,2008)。原始性情緒感染誘發程度與情緒誘發者的情緒展示程度有關,誘發者的情緒越強烈,覺察者的模仿就越強烈,情緒感染也就越強烈。類似于對原始性情緒感染概念的質疑,意識性情緒感染理論認為情緒感染過程受意識調節,意識成為情緒感染發生機制中的決定性因素,是情緒感染發生的必要條件。

2.意識性情緒感染的發生機制及其證偽

意識性情緒感染理論認為,情緒感染源于對他人情緒有意識的感知、分辨與接受。根據Hatfield等的理論,情緒感染起始于感知他人的動作、面部表情、身體姿勢和發聲語言——意識的或無意識的(Hatfieldetal.,1993)。Barsade認為人通過將自己的情緒與他人進行對比,如果認為這種情緒合適的話,便接受他人的情緒(Barsade,2002)。意識性情緒感染較少受情緒誘發者的情緒程度的影響(如微笑的頻率),而是受誘發者情緒真實性的影響(如真誠的微笑)。如果接受者感覺到誘發者情緒是假的或不真誠的,他或她就不能合理地解釋情緒展示的原因,意識性情緒感染就不會產生(Hennig-Thurauetal.,2006;Duetal.,2011)。由此可見,意識性情緒感染是一個“感知——分辨——接受”的過程,是一個理性的情緒理解與接收過程,所以,有學者將情緒作為理解他人應該有怎樣的感受的一種社會信息(Hennig-Thurauetal.,2006)。既然這樣,那么情緒感染應該是受意識控制的,意識可以決定情緒感染是否發生,這似乎是一個情緒調節的問題。

已有證據表明面部表情的情感處理可以在無意識狀態下進行(Dannlowskietal.,2007),如對臉部恐懼表情的認知處理早在30~80ms就開始發生了,這證明在整個臉部表情被意識完全識別之前,臉部情緒信息的編碼就開始了,無意識模仿與臉部表情信息編碼同步進行(Meeren,Hadjikhani,Ahlfors,Hmlinen,&deGelder,2010)。由情緒感染的概念可知,情緒感染具有原始性、無意識性、自動化等特性,那么情緒感染過程中的情緒識別與模仿應該是在意識前就已發生,而意識性情緒調節在時程上應該遠遠落后于情緒感染,需要意識參與,不符合情緒感染的基本屬性。上述“意識性情緒感染”其實是屬于情緒感染后的調節過程,而情緒感染是指情緒在人際間的傳遞過程,這是兩個有著先后之別的時程階段。由此可見,意識性情緒感染理論貌似擴展了情緒感染的內涵,其實抽離了情緒感染的本質,使得情緒感染不知所指。

四、情緒感染機制的理論建構與論證

建構情緒感染的機制模型應該緊扣情緒感染的概念,如前所述,情緒感染是感官情緒信息自動化地、無意識地在人際間傳遞的過程。感官情緒信息是通過“感官接觸”(感染)來“傳遞”的,最終使覺察者“復制”了誘發者的情緒,那么這個“復制”的過程,即如何復制的,就是情緒感染的發生機制。

1.情緒的模仿與反饋在情緒感染中的作用

越來越多的研究證明,情緒的“復制”過程包括兩個子過程:模仿與反饋。首先對情緒信息的覺察伴隨著模仿,在情緒誘發者與覺察者之間存在著同步性的動作鏡像互動,盡管這種模仿有時從外表看不出來的,要用EMG才能檢測出來。如:通過EMG發現,當被試看摔跤時,手臂的皮膚電會增大,當看口吃的人說話時,嘴唇的皮膚電會增大(Arizmendi,2011)。模仿來自于人類天生的有模仿他人行為的傾向,剛出生幾天的嬰兒就會出現這種模仿(Kevrekidis,Skapinakis,Damigos,&Mavreas,2008)。當一個人模仿他人時,他就能從自己肌肉、內臟和腺體的心理反饋中體驗到情緒(Hatfieldetal.,1994)。如,當人模仿笑時他就會高興,因為生理發生了改變,如需氧量增加(筆者注:對自己生理變化的反饋),或者是基于自我的行為察覺而推斷自己很高興(筆者注:對自己行為的反饋)(Neumann&Strack,2000)?,F代的實驗室實驗已證明了上述從生理或行為變化到情緒體驗變化的反饋機制(Barger&Grandey,2006)。

2.情緒感染的神經機制

可問題是,生理反饋是如何激活神經系統的,哪些神經系統執行了這些功能呢?在對猴子的行為與觀察行為的研究中極大地促進了“模仿——反饋”理論的發展。FMRI研究表明腹側前皮層(ventralpremotorcortex),頂下小葉(inferiorparietallobule),和體覺區域(somatosensoryareas)在觀察者模仿他人行為中起到重要作用(Buccinoetal.,2004;Gazzola,Aziz-Zadeh,&Keysers,2006;Gazzola,Rizzolatti,Wicker,&Keysers,2008)。由于這些神經元在觀察者與他人之間起到相同的作用,所以被稱為“鏡像神經”(mirrorneurons)。在猴子執行“手——口”互動的行為和觀察其他猴子執行相同行為時均激活了鏡像神經系統(Ferrari,Gallese,Rizzolatti,&Fogassi,2003)。Nummenmaa等(2008)使用FMRI研究顯示情緒感染可在肢體(丘腦控制)、臉部皮層(腦回控制)、身體感知和大腦處理他人行為的鏡像網狀結構中發現(Nummenmaa,Hirvonen,Parkkola,&Hietanen,2008)。由此說明,鏡像神經在猴子觀察人類做什么和自己在做什么之間建立了聯結,提供了直覺觀察他人的可能,人類同樣存在這種鏡像神經系統。這種鏡像神經系統由一些神經物質組成,它能理解他人的行為和意圖(Catmur,Walsh,&Heyes,2009;Pfeifer,Iacoboni,Mazziotta,&Dapretto,2008),通過模仿機制即通過觀察他人的行為激活了鏡像神經活動,這種神經活動當我們自己執行相同行為時(筆者注:主要是指情緒)同樣被激活(Bastiaansenetal.,2009)。如:不管是觀察別人厭惡的臉部表情還是自己體驗厭惡均激活了前腦島和鄰近的額葉島蓋,兩者統稱為IFO(insulaandfrontaloperculum)(Daprettoetal.,2006),當體驗他人疼痛時,被試報告越是能產生強烈的移情,IFO激活得越厲害(Singer,2006)。此外,IFO受損,就會既削弱了自己的厭惡體驗也不能很好地理解他人的厭惡(Adolphs,2003)。這些實驗均證實了IFO在模仿他人情緒狀態過程中的重要角色,腦島在情緒感染與移情性理解上的重要性。

綜上所述,可以推斷模仿是由鏡像神經系統發起的,通過覺察者的動作模仿與反饋又能激活其鏡像情緒神經系統(與誘發者產生相同情緒時的神經激活區域相同),模仿的本質是心理層面的。由于模仿與反饋是情緒感染機制中的重要環節,因此鏡像神經系統在情緒感染中的重要作用就顯而易見了,如圖1所示。迄今為止,很多情緒感染的證據均來自于自動化的原始情緒感染途徑,它強調潛意識的和自動化的情緒傳遞(Barsade,2002;Papousek,Freudenthaler,&Schulter,2008)。這種情緒感染通過自動化的、連續的、同步的非語言模仿和反饋迅速地發生(Hatfieldetal.,1993,1994)。情緒感染的過程是潛意識的和自動化的(Hatfieldetal.,1994),而情緒感染的結果是可察覺的、可調節的。正如Neumann和Strack(2000)所說,當一個人沒有意識到他的情緒正被他人影響時,用情緒感染來形容再合適不過了。

五、情緒感染與意識調節的兩類交織現象

1.情緒感染后的意識調節現象

可以這樣認為“誘發者的感官情緒信息”加上“覺察者的覺察”就會發生情緒感染,因為情緒感染是一個無意識的、自動化的過程;反過來說,只要產生了情緒感染就一定會有感官情緒信息的存在,所以感官情緒信息是情緒感染發生的必要條件,但不是充分條件。比如,只要誘發者微笑加上覺察者的覺察,就會在覺察者身上發生情緒感染,至于“虛假的微笑不具有感染力”(Hennig-Thurauetal.,2006),那是因為情緒感染發生后,覺察者通過意識分辨判斷出誘發者的情緒是“虛假”的,從而調節了覺察者的最終情緒體驗,但是覺察者“無”情緒體驗的結果并不能說明情緒感染沒有發生過。

有研究表明,如果誘發了情緒感染,那么這種情緒感染獨立于先前的聯想學習、語言的認知調節和觀點采擇等有意識過程(Lishneretal.,2008)。由此說明,情緒感染可以單獨發生,也可以是情緒感染后,又產生了意識調節過程,即“情緒感染+意識調節”,但是意識調節既不是情緒感染產生的必要條件,更不是充分條件,“意識性情緒感染”學派的錯誤就在于,意識性情緒感染沒有區分出情緒感染與意識調節是兩個不同的時程階段,并把意識參與當作情緒感染發生的必要條件。

2.情緒感染與意識調節的并存現象

僅有高級情緒信息不能產生情緒感染,如閱讀一篇最美鄉村醫生的事跡報告(文本信息)。如上所述,文本信息的加工需要高級認知系統的參與,這一過程就是Hoffman(2002)所述的語介聯想,即通過語言描述他人的情境來誘發覺察者想象到相同的情境從而引起相同的情緒體驗,需要覺察者“神入其中”,所以是一種典型的移情現象。

當然,高級情緒信息可以與低級情緒信息同時傳遞,如觀看某人聲情并茂地講述一個最美鄉村醫生的事跡報告,這時移情(語介聯想)與情緒感染(聲情并茂)同時對覺察者的情緒體驗產生影響,此時高級情緒信息與低級情緒信息同時在人際間傳遞,也就是說在覺察者身上既發生了移情又產生了情緒感染。生活經驗表明,當人們觀看一個動情的演講所誘發出的情緒強度比僅僅閱讀一篇內容相同的文本所誘發出的情緒強度大,這一現象可解釋為移情與情緒感染相加后所誘發的情緒強度要比僅有移情所誘發的情緒強度大。

本文作者:張奇勇 盧家楣 單位:上海師范大學教育學院 揚州大學教育科學學院

To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精品国产 | 黄a在线 | 亚洲精品欧洲久久婷婷99 |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在线播放 | 国产网曝手机视频在线观看 | 国产午夜免费视频片夜色 | 亚洲欧美高清视频 | 尤物精品在线观看 | 欧美在线视频 一区二区 | 亚洲综合电影 | 欧美日韩一卡二卡 | 国产亚洲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欧美国产综合视频在线观看 | 欧美午夜免费毛片a级 | 天天干夜夜爽 | 清纯唯美亚洲综合一区 | 白眉大侠320回在线收听 | 国产日韩在线播放 | 成年人xxx | 国产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 久久er热在这里只有精品66 | 色男天堂| 亚洲免费黄色网址 | a级国产乱理片在线观看 | 在线观看精品一区 | 国产闫盼盼私拍福利精品视频 | 欧美一级v片 | 午夜色婷婷 | 国产午夜大片 | 亚洲国产欧美91 | 性孕妇video国产 |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高清 | 久久全国免费久久青青小草 | 国产精品成人观看视频免费 | 午夜性刺激免费视频观看不卡专区 | 夜恋全部国产精品视频 | 亚洲人xx视频 | 国产精品jlzz视频 | 国产精品亚洲二区 | 看黄在线观看 | 欧美激情一区二区三级高清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