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9 | 服裝設計論文
菱格圖案在現代服裝設計中的應用
菱格圖案在漫長的時間河流中沉淀出了獨特的藝術韻味,不但在傳統服飾里書寫過璀璨的篇章,也被廣泛應用于現代服裝設計藝術,這些運用基本有以下三種形式:
(一)平面應用:菱格在服裝設計中的應用多以平面圖案的形態出現,具象或抽象的菱格圖案被直接印染在服裝上,充當服裝設計中的平面裝飾。這一類菱格的創新運用,更多地是關注平面菱格圖案本身的形態,通過變化菱格的大小和排列的層次來為服裝增色。比如,在2013年春夏時裝流行趨勢中,DerekLam將黑色的菱格呈現在銅金色的短裙上,鏤空的細小菱形織線下面透出覆蓋的金色,層次豐富,又帶有濃重的金屬質感;Balmain的連衣裙在大量的銀白色繁復花樣編制設計中被植入了黑白相間的菱格圖案,分別置于前胸,手肘,身前的裙擺處,視覺亮點的集中,營造出了個性又不失復古的女性風情。
(二)立體應用:隨著服裝設計理念的日趨成熟與完善,菱格開始不再拘于簡單的平面形式,而是不斷以獨立的立體造型出現在服裝設計中,賦予了服裝許多耳目一新的廓形,不斷地刺激著觀者的視覺,這使得菱格在服裝設計中的運用范圍得到了大幅的擴展,開始以獨立的造型影響服裝的整體效果,從局限的平面形式慢慢延伸到了立體層面。2013年的D&G就是將藤條以菱格的形式編織成裙撐,露在裙罩外,再配以黑色的紗質面料,既增強了服裝的立體感,又展現出一種田園式的性感神秘。這些設計都是在用菱格圖案改變原本單調的服裝立體造型,為服裝的造型變化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三)面料再造:面料再造可以使服裝呈現出完全不同以往的視覺效果及穿著體驗,而融入了高新技術的新型面料,更能為服裝的質感、外觀和舒適度注入新的活力。其實,就國內而言,最具代表性的面料再造是已有4000年發展史的刺繡工藝,蘇繡、湘繡、粵繡、蜀繡“四大名繡”以其精細的繡工、精美的圖案造型和多變的針法名揚海內外;而在國外,有源于歐洲的抽紗工藝、褶皺工藝及目前廣泛流傳于民間老少皆宜的十字繡等等。這些都是面料再造最基礎也很重要的手段,對菱格圖案的肌理再造起到了極為關鍵的作用。面料再造通過重疊、鏤空、堆積、褶皺等手法對平面面料進行再加工,可以將平面菱格轉變成立體的菱格造型,使菱格面料突破平面的限制,呈現出豐富的層次感及厚重感。
菱格圖案應用于服裝立體造型中的創新方法
(一)平面菱格圖案本身的創新
隨著人們審美價值的不斷改變以及對“美與新”的追求,服裝已遠遠超越了遮體御寒的功能,而圖案與服裝的多樣結合,更是體現了人們對具有多元化特點的服裝美的更新要求。圖案與服裝的結合,主要有以下兩種形式:一種是充分發揮面料中菱格的平面的特點來制作服裝:可以在不改變菱格基本形的前提下,融入線條、圖案等元素,或者以復雜的圖案構成菱形,又或者讓交織成菱形的線條不再局限于“線”,而是被修飾成“面”的概念,這些裝飾點綴的方法都可以增強圖案的趣味性,使菱形圖案呈現不一樣的排列形式和色彩變化;也可以通過變化菱格圖案在服裝中的布局來表達菱格紋樣與服裝的創新結合———不同的菱格圖案出現在服裝中的不同部位,會產生不同的視覺效果,這種視覺效果,更多考慮的是圖案本身及眾多圖案組合所呈現的節奏、韻律、疏密、虛實、協調性,改變元素的排列順序、創新元素本身的形態、變換顏色等方法都可以使菱格圖案于服裝中展現不一樣的形式感。另一種是將立體化的菱格圖案與服裝相融合,共同打造三維的視覺效果。這是種從平面到立體的創新,是菱格圖案在不依附任何載體,并且不改變菱格圖案基本形態的前提下進行的獨立創新。比如,借助各種立體物,如金銀絲帶、褶裥、花邊、皮草、蕾絲、牛仔等面料對菱格圖案進行再造,并運用多種立體形式的加工手段,制造出豐富的圖案肌理,或者將菱格圖案與其他圖案層疊運用,使服裝產生交替和混淆的視覺效果。
(二)菱格在服裝設計中的立體運用創新
菱格的立體運用,可以豐富和改變服裝的結構,帶給人視覺及觸覺上的全新體驗。這類服裝,常通過菱格元素引申出創新的立體造型,以增強外輪廓和內部結構的張力,強化視覺中心。我們認為,立體菱格在服裝設計中的創新運用可以有以下幾種形式:
1.從平面到立體的菱格在服裝立體造型中的創新:從平面到立體的菱格創新,不再局限于平面菱格圖案本身的創新,而是讓圖案與服裝的立體結構相融合。這種創新需要充分考慮圖案與人體形態之間的關系,相對于菱格圖案本身的創新,多了一些約束,但能夠增強服裝設計的結構感。我們可以將以下幾個方面有效結合,以完成這樣的創新:(1)增強圖案本身的視覺效果。通過節奏、韻律、疏密、協調感等來豐富服裝的視覺表達和藝術性,讓服裝結構層次更加多樣化,虛實更加嚴謹,重疊穿插更加引人入勝。(2)遵循圖案在服裝中的布局規律。圖案通常分布在服裝的領、肩、袖、前胸、上衣下擺、裙下擺等部位,而各部位間圖案的均衡和呼應十分重要,菱格圖案自然也不例外,其延伸出的花結、衣褶、紐扣、縫合線等在人體上的布局應該具有相互協調的合理性。(3)考慮人體曲線變化的特殊性。服裝立體造型的創新,需與人體相協調,與附著在人體上的服裝通過一系列運動所產生的變化相協調。菱格的運用要適應服裝結構在人體行走、站立、蹲、臥、跑、跳等過程中出現的各種變化,使服裝整體符合人的基本審美心理。
2.再造的菱格面料在服裝立體造型中的創新:JohnGalliano曾說過:“我認為只有用今天的面料、技術和影響力來演繹服裝,才有現代的一切。”面料圖案的精致程度和工藝水平的細致程度,都決定了服裝的格調和文化底蘊,菱格面料的再造對于服裝立體造型來說,是一種對細節運用的探究與嘗試。相對于單純的菱格圖案面料再造,結合服裝立體造型而進行的面料再造同樣受到人體的限制,設計師必須謹慎考慮再造后的面料附著于人體后的舒適度及形式美感,對再造面料的材質選擇,材質厚薄的把握,疏與密的協調等都會影響這種形式美感的表達。我們在設計的過程中,就需要控制好再造材料的使用量,把握好再造的程度,保證整體的視覺效果,否則很可能使設計結果徒勞無功,甚至適得其反。結合再造的菱格面料與服裝立體造型,可以使用以下幾種方法:(1)加法:在符合人體結構及審美的情況下,通過各種工藝手段來實現菱格圖案在服裝立體造型中的面料再造。例如刺繡、堆積、打褶、結節、重疊等形式,都可以使平面的菱格圖案產生體積感與厚重感,進而使服裝產生豐富的視覺效果。(2)減法:可以利用切割、破損、抽紗、腐蝕等工藝手段,通過想象與創意,使面料形成一種缺憾般的特殊效果,不僅使作品的細節更為精彩,還增加了菱格圖案在服裝造型運用中的多樣性與觀感刺激。(3)變形法:對材質加以拉伸或擠壓的外力作用,使面料變形成各種豐富的形態。(4)綜合應用法:將以上各種方法加以綜合運用,產生更加豐滿耐看的視覺效果,令服裝符合設計師的想象及大眾對獨特審美的要求。
結論
裝飾圖案是服裝藝術設計的重要組成部分,它的產生與發展伴隨著服裝的發展歷程,與服裝一直存在著緊密的聯系。裝飾圖案的多樣性和多變性能夠給服裝設計提供更為廣闊的發展空間,而作為裝飾圖案之一的菱格圖案,也具有這樣的功能。本文通過對菱格平面及立體形態創新的研究發現,菱格不管是作為平面裝飾圖案進行創新,還是被轉變成為服務服裝廓形的立體造型設計元素,都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服裝的藝術品質。并且,在結合服裝實穿性和藝術性的同時,打破固有的對紋樣的觀察角度,以立體的思維作用于服裝設計,可以充分增強服裝設計的趣味性及創新性,提升了服裝所表達的藝術情感與文化內涵,并幫助我們更好地挖掘傳統文化的應用方式。
本文作者:宋海帆 單位:四川師范大學美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