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9 | 油畫藝術論文
中世紀地下墓窟繪畫的藝術地位
關于基督教美術的開端有兩種說法。一種是許多專家和學者所認同的:基督教開端是以拜占庭藝術為開端。另一種是一個被忽略的藝術繪畫種類,地下墓窟繪畫作為基督教的開端。關于這點,《作為精神史的美術史》書中闡述到:“如果要正確的理解和分析一個時代的美術史就要完全的先去理解和了解那個時代精神史”,而地下墓窟繪畫正是最接近基督教的主要精神的一種直接產生和發展的產物,它提倡的“靈魂高于一切,身體則微不足道”與早期基督教中所推崇的繪畫要與精神聯系起來,基督教的教義要求與神秘性和超驗主義,繪畫要超越個體性的普遍神真完全符合。在地下墓窟繪畫中,藝術形式以追求對自然主義這一目的而存在,任何世俗藝術相關的東西都被嚴格的放棄了轉錄一種自由的、無限的、永恒的空間之中。空間由此從物理現象轉變成一種形而上概念,任何可以測量或受到科學的關系支配的東西,在地下墓窟繪畫中全都沒有任何意義,在這里只有觀看者的思想和情感才是最為重要的。是一種與古代時期主義美術相反,是一種全然不同的藝術價值觀。 因為正是地下墓窟繪畫的極其簡約的形式,一種超自然的,反物質的繪畫形式,極端專注精神性,并且有純粹的形式所以講在當時那個時代是有著巨大的進步性和先見性的。然而,那個時代由拜占庭藝術慢慢發展到古典主義的表現形式的統一性和審美思想的群體性,使這一偉大的繪畫產物被遺忘和忽視。不過,地下墓窟繪畫中的理念在現代繪畫的作品中有著千絲萬縷的相似之處,可想而知它在當代藝術是具有十足的先見性和借鑒性。
現代油畫精神中的中世紀墓庫繪畫精神
現代油畫關鍵的是油畫與情感的相互融入。一切心靈都是一種狀態,都是人類的情感的表現。許多藝術家都開始尋求新的藝術表現手法,期望和追尋一種能夠最好的表達出人類對于自己真實情感的藝術風格,甚至最直接的關于心靈的神秘性,精神特質的追求。但我們回頭歷史時,驚奇的發現中世紀藝術寶庫中地下墓窟繪畫這個美麗的寶石。在中世紀的許多繪畫中,都能夠很好的體現出人們追求非物質,永恒價值的,原始的,簡潔的繪畫風格。基督教在公元一世紀,當時基督教還沒有成為一種合法的。所以信徒們只能在私人宅邸中舉行儀式,最后,為了逃避官方的搜查就產生了地下墓窟繪畫。在地墓窟繪畫中主要描寫的未來世界以及死后的拯救,多采用寓意和象征的表現手法,具體描寫的很少。如在火刑中的三個猶太人,畫面上人物不是像古典主義那樣在一個三維的立體的空間中呈現出來,而是每個都保持的相同的位置,畫面足足的占滿了整個畫面,沒有任何的深度感。描寫烈火,人物的衣服,手等都描繪的極為簡略,背景也用平面的方法處理。這與古典主義所強調的觀察,形式的完美的法則完全背離,因為,畫家威力避開讓人們留戀于感官刺激和刺激人的欲望的古希臘、古羅馬的寫實手法而另辟蹊徑,也就使得地下墓窟繪畫更具有象征性、神秘性、抽象性、神圣性等性質。他們尋找出了一種有力的表現手法———象征主義。這一手法直到現代繪畫之父塞尚打破古典主義和浪漫主義統一大局的格局后,油畫日趨豐富之勢,古典主義引出立體主義和抽象主義,浪漫主義引出的象征主義和表現主義。現代油畫是人類情感的詮釋。作品的情感通過形式和技法而表現出來。在藝術創作的過程中藝術的形式上的任務就是喚醒本來睡著的情緒、愿望和情欲,使它們再活躍起來,把一切在人類心靈中占地位的東西都拿來提供給我們的感覺、情感和靈感。油畫—情感還是情感—油畫,它們總是互相關聯的。現代繪畫與中世紀繪畫有著同樣的追求就是對人的本質精神的追求,情感的表現,對人的精神的神圣性,神秘性以及藝術自由的表現手法有著一致性。
現代油畫有事如何的喚醒情感的?首先,藝術是有意味的形式。第一,藝術是一種形式,藝術品首先必須是形象的,要可以被我們的感官所感知,可以吸引我們的眼球。第二,是具有意味的形式,而這里講得有意味是說人們所產生地無限聯想,然而,在現代油畫中有一位的形式完全與生活中形式和客觀事物和客觀對象是沒有這必要的聯系的。在《論藝術的精神》中我們可以看到這些句子:一天暮色來臨,我畫完一副寫生畫后,帶著畫箱回家時,突然,我看見房間里有一副難以描述的美麗圖畫,這幅畫充滿著一種內在的光芒。起初我有一些遲疑,隨后,我疾速地朝這幅神秘的圖畫走去,出了形式和色彩之外,別的我什么都沒看見,而它的內容,則是無法理解的。我豁然明白了:客觀物象損壞了我的畫。這里所謂的客觀事物是指繪畫時不要被對象所迷惑,要非功利的,要從內在里面尋求答案,也就是當靈魂遇到光時,我們分不清楚是幻想還是現實。去展示內在與表現得沖突,精神和物質的沖突。我們可以從現代兩位著名畫家曾梵志和奧迪隆雷東深深的領會到這些。雷東是生活于印象派畫家的同時代人,但是他在自己的藝術中尋求的卻是神秘、想象和情感。他的繪畫的色彩和光線始終投射出一種接近人的第一感覺神秘的光暈,具有獨特的不同于法國印象派畫家的影響,他早期的作品主要是黑白版畫,描繪出一個充滿奇人異草的虛幻世界。在他隨后的繪畫生涯中,他開始使用濃艷的色彩。在這幅油畫中,他植物學方面的知識表現得淋漓盡致,貫穿在花朵那給人以美的享受的形式和光彩奪目的色彩中。雷東的許多重要作品均以粉筆畫完成。例如《向達•芬奇致敬》、《顯靈》(1905)、《潘多拉》(1910)等。后期雷東的藝術中,十分喜歡描繪花卉題材。這反映了他把自己的心靈深深地陶醉與沉浸在自然和寧靜之中。
結語
在現代油畫中處處可以見到地下墓窟繪畫的痕跡,以強調觀念、情感、神秘的藝術為現代油畫的精神,其實早在中世紀地下墓窟繪畫中已經得到高度的體現,只是被人們誤解為是美術史上的三百年的衰退期,而忽略了他所創造的積極的風格,一種可以作為現代油畫先驅的全新的藝術價值觀。那么如何的在現代繪畫中,找回中世紀繪畫的所提倡的精神呢?在《作為精神史的美術史》里德沃夏克認為,只有一種藝術,他不是古典藝術。因為古典藝術像其他古跡一樣屬于過去。而且從現在起,新的力量要發揮作用,因為藝術理解的新氣候已經形成了。而中世紀繪畫的審美作用在現代繪畫中發揮著欲來越重要的影響和意義。現代藝術要從中世紀繪畫寶庫中去尋求和吸取更多的養分,這也就是中世紀美學在現代繪畫具有深遠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