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9 | 園林設計論文
制定合適的培養方案
1)課程教學
風景園林專業是融自然科學、工程技術和人文科學于一體的綜合性學科,涉及面極其廣泛,如規劃、建筑、環境、心理、藝術等學科,有很多課程需要和實踐相結合才能突出教學效果,因此在課程教學中應重點把握這些內容并使之融會貫通。比如《植物造景》《園林工程和技術》《設計表達》等課程,應該在理論教學的基礎上進行大量的實踐教學。其方法是首先利用現代化的教學設施如多媒體教學、視頻教學等,讓學生有初步的認識和理解;其次是案例教學,啟發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并接觸設計流程和設計程度;第三是現場教學,讓學生能夠理論聯系實踐,親身體驗設計與土地的關系;第四是課堂討論,結合理論來強化課程內容,總結設計中存在的問題和經驗;第五是課程反饋,主要由教師主持,以批改后的作業為內容來進行,指出存在的共性問題以及需要注意和改進的問題并讓學生提交書面改進報告。
2)實踐教學
在學習過程中只看不做是行不通的,因此要引導學生進行實踐鍛煉,尤其在《園林工程》《植物造景》等實踐性質比較強的課程中,這一環節更是不可缺少,與上面的現場教學不同,它不只是“觀”和“看”那么簡單,要學生親自動手去做才有成效??v觀國際的風景園林教學,我們可以借鑒一些成功的教學方法,比如在有條件的基礎上帶領學生親自參與施工和設計,沒有條件的也要盡可能的創造以校外實踐基地或者校內教學園地來進行真題假做[3]。鍛煉學生認識場地、場地平整、放線、堆山、理水以及鋪路等等施工的全過程,進一步加強學生專業的整體操控能力;在《植物造景》課程中,要領學生到植物園中認識更多的植物并通過不同時期進行記錄植物的形態、顏色、習性等,然后通過實踐進行造景的運用,為完成植物應用工作奠定堅實的基礎。
3)設計課程
在風景園林教學中設計課程的比重非常大,貫穿整個5年的學習,從《園林建筑》開始到后期的《園林綠地設計》,這期間包括課程設計在內要進行很多不同性質、不同類型的設計課程教學。目的是讓學生通過建設要求、使用功能、地理特征、植物應用等方面進行多方位的學習和鍛煉。教學中應貫穿兩種方式進行,其一是真題真做。利用教師的科研項目或者實際項目,讓學生參與其中,也可以與開發商共同完成以達到雙贏的目的;其二是真題假做。利用已經完成的項目來進行案例分析,結合基地現狀下達任務書,鼓勵學生進行現場勘查以及完成設計。
畢業設計
畢業設計是檢驗學生在校期間的最后一個也是最關鍵的環節,是全面系統的學習總結,是提高學習綜合能力和素質的關鍵。
1)畢業設計選題。由于學生最后一年是在企業參加實踐鍛煉,因此畢業設計選題應盡量選擇“真題真做”的形式進行。一方面有利于完成畢業設計任務,最重要的是能夠同時得到學習實踐鍛煉能力,一舉兩得。
2)畢業設計教學。針對5年制風景園林應用型人才的教學計劃,“4+1”的教育模式應該是比較合適的,即4年時間在校學習,1年時間到企業進行實踐鍛煉,讓學生有一個充分與社會接觸的銜接階段,也為最后就業奠定基礎。實踐證明,這是比較合適的教學方法。但是缺點是在這1年期間,學生與教師的聯系不夠,教師不能及時的檢驗學生的實踐效果。因此為了能夠更好的監控學習效果,建立雙導師制度是必要的手段,即讓學生在所實習的單位確定一位副導師,實習效果由副導師進行監控,學生定時向學校匯報,教師不定時進行檢驗的方式進行。這種三級監控的形式能夠有效的做到有的放矢。
3)建立“雙導師”制度。由學?;蛘邔W生自行聯系,聘請校外(最好是學生實習單位)實踐經驗豐富的高級工程師來擔任指導教師,沿襲傳統的師傅帶徒弟的方式能夠很好的把握和鍛煉學生的實踐經驗。校內教師控制畢業設計的進程,校外教師負責學生的畢業設計內容和深度。內外把關嚴格對學生進行監控,加強學生畢業設計深度。
師資隊伍建設
任何一個專業的發展必須要有一個過硬的師資結構,因為它是保障專業發展的必要推動力,風景園林專業的建設更是要有過硬的師資力量才能保障教學的順利進行。
1)師資引進和師資水平更新
應用型人才培養一定要有具備理論和實踐雙向能力的師資隊伍,因此在教師隊伍建設上不能一味的要求高學歷,應注重學歷的同時也注重實踐經歷,這樣的隊伍才能解決學生理論+實踐的培養要求[4]。比如“雙師型”就對應用型人才培養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應該提倡。對于已經在崗的教師,要定時通過職業鍛煉來進行知識更新和與實踐接軌,可以通過學校把教師送到指定的風景園林設計院或者設計公司參與項目設計,項目施工,項目管理以及運營等過程并及時反饋學校。
2)聘請制度的建立
這是一個有效的提高教學水平的方式,學校的教師不可能完全滿足應用型人才培養的要求,必須要通過聘請實踐經驗豐富的校外人員來輔助教學,尤其是《園林工程施工》等實踐課程。時刻保持與時代接軌,創造優良的學習環境。
素質教育
風景園林專業需要學生不僅具備本專業的知識,還應該具有比如文學、藝術、地理、生態學等的多元化知識。因此學生在校期間應該鼓勵學生學習專業以外的相關課程,增強學生的素質教育,引導學生熱愛土地、熱愛土地上的設施。具體做法是首先鼓勵學生在課余時間參與社團活動,增加學生與人交流的能力;第二開設專業講座,聘請國內外專家學者來進行學術報告,讓學生了解專業的前沿動態;第三鼓勵學生在寒暑假期間進行社會實踐活動,這一部分是通過自愿或者學校指派的方式進行。在這個活動中通過記錄、圖片等形式來了解生態、植物、氣候等專業知識,增強學生獨立的實踐體驗;第四帶領學生參加國內外的專業競賽,建立相關的獎勵機制用以激發學生的參與興趣與參與熱情,用以開拓學生的專業視野。
建立校企合作制度
對于以培養實踐型人才為目標的風景園林專業,單憑建立雙導師制還是不夠的,適當的與企業建立相關的聯合制度也是教學的關鍵環節,與企業共同商定人才培養計劃有利于學生的學習和就業,建立一定的實習基地,讓學生能在這些企業中得到最直接的實踐鍛煉,彌補學校教育的不足,同時也有利于提高教師的科研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