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9 | 動漫研究論文
作者:李子健 單位:華中師范大學美術學院
導致國內動漫原創能力匱乏的原因大致可以分為以下幾個方面,民族動畫美學尚未建立,目前,國內動漫界的目光更多是集中在如何快速提升產業水平等方面,而忽略了對如何保持和發揚我國動漫產業的民族性等根本性問題的關注,因而作品中的民族性更多流于形式,表現為對水墨、剪紙等傳統藝術形式的保留,而缺少對我國民族文化原型的深層次挖掘與開發,導致創作選題越來越窄,長期發展下去必然造成動漫產業原創力薄弱,使曾經以“中國學派”著稱于世界的中國動畫失去了往日的風采。
動漫專業的課程設置有待改進。我國目前開辦動漫類高等教育的院校已近500所,每年向社會輸送約6萬名畢業生,但由于主要課程設置均為Maya、Max、Flash等計算機軟件的應用,缺乏對兼備藝術、人文、技術、社會等綜合素質的培養,造成學生人文涵養不夠,畢業生的能力培養趨于扁平化,也是導致其專業發展后勁不足、創新能力單一的主要因素之一。
制作人員的原創欲望不強。我國的動漫界從業人員普遍比較年輕,在直覺思維能力、邏輯思維能力、發散思維能力、逆向思維能力等方面比較稚嫩,而新的動漫技術不斷出現,因而花費了大量精力去學習和掌握新技能,少有時間去獨立思考。再加上對短期經濟效益的過分追逐,認為“既然老一套可以賣出去,為什么還要費力不一定討好地追新求異呢”?這也導致多數從業人員創新的動力不足。
國內支持原創動漫的氛圍還不夠濃郁。包括社會對動漫的寬容度不夠、對相關行業還缺乏充分理解和支持、產業鏈尚需進一步拓展和延伸、版權保護需加強等方面。
把握創造性思維的特點。動漫作品的靈魂在于創意,動漫原創能力的培養則包括創新意識的培養、創造性思維的訓練、原創能力的形成等幾個階段。其中,創造性思維是核心。按照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審定公布的定義,創造性思維即通過思維不僅能揭示事物的本質,還能在此基礎上提出新的、建樹性的設想和意見。創造性思維與一般性思維相比,其特點是思維方向的求異性、思維結構的靈活性、思維進程的飛躍性、思維效果的整體性、思維表達的新穎性等。創造性思維的基本形式是抽象思維和形象思維,還包括擴散思維、集中思維、逆向思維、分合思維、聯想思維等。創造性思維是創造成果產生的必要前提和條件,其培養訓練的途徑在于豐富的知識結構、培養聯想思維的能力、克服習慣思維對新構思的抗拒性,培養思維的變通性,加強討論,經常進行思想碰撞。
多層次培養動漫人才。現代動漫是科學和藝術結合的產物,因而動漫教育除了遵循一般藝術教育規律,還有其獨特的規律,要充分體現思想與技術、個性與共性的綜合,高等教育和中職教育、社會培訓機構教育人才培養目標和定位有區別,不應該千篇一律地強調操作技能的培訓,特別是對于高等教育特別是該方向研究生的教育,學生原創能力的培養必須成為核心內容。
注重全面素質的培養。動漫作為一種藝術的創作,其產品質量受多種因素的制約,包括主題、故事敘事能力、畫面表現形式、技術創新表達、信息、思想、感情等,原創能力應該體現在這些方面,且貫穿于動漫制作全過程。在人才培養過程中,除了注重基本技能的強化,還要包括動漫藝術創作教育、動漫藝術操作技能教育、動漫藝術知識和藝術欣賞教育等。
形成引導和鼓勵原創的氛圍。要在教學與創作的各個環節,鼓勵學生和從業人員敢于質疑,打破單向思維的模式,充分發揮自己的個性,明曉人的價值,明曉藝術的價值,明曉社會的價值,在這些價值的基礎上面,將作品中的共性以個性的語言很好地展示。在前期策劃階段,要著重培養學生的求異思維,注意保護學生的獨特個性,鼓勵學生以獨特的方式表現自己的所思所想,勇于發表自己在市場預測、市場定位、創意定位、資金定位等方面與眾不同的見解。在文學劇本準備階段,則注意發散思維的培養,在主題選擇、動漫形象性格塑造、劇本結構等環節,鼓勵學生運用頭腦風暴法盡可能多地思考解決方案,提出深刻而獨到的主題、勾勒鮮明生動的動畫形象、匠心獨運的結構方式等。動漫產業是快速成長的新興高科技文化產業,在動畫制作階段,要鼓勵學生勇于嘗試應用新技術,培養學生優良的時空感和獨特的視角選擇能力,激發他們創造性地選擇動漫藝術表現形式的探索興趣,創造出新穎的表現形式。
深入挖掘民族文化特色。動漫產品首先必須是藝術品,在追求商業利潤的同時,必須提高其審美品質和注重其文化效益。只有這樣,才能促進我國動漫產業的品位提升及品牌形成。動漫創作中的直覺思維和靈感通常源自對作者熟知的文化的深刻領悟和理解,中國動漫的原創力的根柢必然也必須是扎根于璀璨的中華文化,只要深入挖掘中華民族源遠流長的文化精髓,充分認識到“再創作”的重要性,那么《花木蘭》、《功夫熊貓》將不用再“留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