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9 | 中學語文論文
作者:曾立 單位:云南省昭通市鎮雄縣赤水源鎮洗白中學
目前中學語文教學中出現的常見問題
從多年的教學實踐中,我體會到中學語文難學也難教,其原因主要有以下這幾方面;
第一,教學體制的不足。不少同學本來對語文是感興趣的,甚至是非常感興趣的。但是,由于不少學校仍然以應試教育為主要模式,以傳統教學及考試分數和升學率為考核標準,迫使老師們常用作業山、題海戰,盯、盤、補,甚至是死盯、死盤、死補的辦法,壓得學生透不過氣來,不堪重負,嚴重的作業負擔,使學生力不從心,學習跟不上,從而致使一部分學生對學習喪失了信心和興趣,也就不用說有充分的時間去閱讀自己喜愛的作品,如小說、詩歌、童話等,也就更談不上自己創作了??上攵?,在這樣的情況下,哪來的興趣可言。最多是為了應付考試被迫掌握課本知識罷了。
第二,教學方法方面的不足?,F在的語文教材是與素質教育要求注重學生能力的培養相配套的,需要采用先進的、現代化的教學手段,教學方法,才能達到預期的效果,比起干巴巴地去講解灌輸語言知識,死記硬背課文來,效果肯定會好的多,學生也樂意去接受。而在農村多數中學都沒有配備電視、VCD、幻燈機等先進的設備,也就談不上多媒體教學了。有的學校語文老師連錄音機都沒有配,為了完成教學任務,為了應付考試,只有采用最原始的教學工具——小黑板、粉筆等,可想而知,學生的學習興趣有多濃。
第三,教材具有片面性。教材中的實例太過陳舊,和現實生活脫離太遠,教學中所傳授的知識和學生需要的語言能力之間距離很大,空洞的內容不能貼近活生生的語言生活。因為“語文”永遠是一門開放的、發展中的課程,它具有開放性、發展性和包容性?,F在是信息時代,語言的發展變化越來越快,新的語言現象在大量涌現。現在的媒體、網絡、影視都涌現了一大批新的詞匯,而如果我們對之視而不見,這就會造成語文教學過程中的偏誤。
第四,語文教學的基礎設施不完善。首先,領導和教師對圖書室在語文閱讀教學、寫作教學中的作用認識不夠。其次,大部分中學里面的圖書館和圖書室等這些基本設施不健全,制約了學生能力的進一步提高。最后,中學語文教學要求我們培養學生的閱讀習慣,要求我們拓展學生的閱讀視野。
第五,師資方面。在學校的教師隊伍里,語文教師算是學有所長的教師都不愿意從事的教學方面,而且該課程缺乏專業性,且涉獵知識面較廣,在教師和學生方面形成了不良的循環,一方不愿意學或者學不到重點上,一方在教學過程中不知如何讓學生更簡潔的掌握住考核重點,因此,在面對素質教育的背景下如何改良當前的教學方法與提高學生學習動力是語文教學面臨的重要問題。
對于中學語文教學的建議
現代漢語的現狀迫使我們不得不對其進行思考,針對以上存在的種種弊端,我們可以試著從以下這幾方面進行改革。
(一)教學內容的處理
1.重視學生創新思維。漢語言專業要求學生具備濃厚的文化底蘊,影響著學生對于漢語的看法和情感等。在漢語言教學過程中應該注重對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勇于拓展學生的學習領域,不斷的進行學習總結,通過文化評論等多種方式去激發學生的思維能力,并鼓勵學生的主動發現、思考和創新。
2.注重人文教育。語文教學應該更多的注重中國傳統文化教育,提高學生的思想和道德境界。作為一個人首先要有感知社會的能力,并對一些社會現象進行有自我見解,教師是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在教學過程中應該融入對學生傳統文化、人文精神和民族精神的培養。
3.個性化作業的設置。如果語文教學每次都是大同小異的作業題目會讓學生反感,因此每周應該抽取個業余時間讓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談談對中國的傳統文化的認識,可以是詩詞、繪畫、音樂等方面,讓他們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自己選擇,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
4.改革考核辦法。語文教學不是單純的考試就能驗證這個學生學的怎么樣的,多給學生出些思考題沒有標準的答案,就是激發他們進行學習之后的自我認識,讓學生產生發散性思維。在考核制度上不能單純的采取考試,應該結合課堂提問、寫作練習、辯論賽、演講等方式,把學生的能力和素質的考核相結合,改變傳統的考試模式。
(二)教學方法的改進在中學階段,由于各科的時間限制,老師給學生的知識畢竟是有限的單一的滿堂灌的教學方法需改進,多種教學方法靈活使用,具體如下:
1.啟發式教學,尊重和發揮學生主體意識,調動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由被動接受知識變為主動學習知識。比如,我們在講語法規則時,可先給出具體的語法現象,貼近生活的一些例子,讓學生總結其中的規律,這樣,不僅可以使教學生生動活潑,還可提高學生的思考能力。
2.參與式教學,創造有利于師生雙向交流、教學相長的教學氛圍,充分調動學生參與課內外語文學習與實踐的積極性,改變學生被動聽課的現狀,引導學生全身心地參與教學活動,有效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促進學生的積極思考,激發學生的潛能,加強對學生各種能力的訓練與培養。
3.探討式教學。針對一些尚有爭議的熱點問題,在課堂上向學生介紹,讓學生思考,討論,提出自己的見解,這樣,學生在以后的學習中能很自然地追隨教師的這種探討模式融入到教學中去,進而喜歡學習語文,為進一步提升能力打下很好的基礎。
4.多媒體教學?,F代教育技術手段是重要的輔助教學手段,充分利用多媒體講授課程,可提高學生學習興趣,還可節省課堂時間。
(三)教師綜合能力的要求新形勢下,語文教學對專業教師提出了更高層次的要求。教師也要與時俱進,不斷充電,以適應新形勢的發展。要勤于捕捉、搜集、整理、對比、分析各種語文教學材料,不斷補充、調整、完善授課內容,做到常教常新,永葆中學語文教學之“現代”特色。
1.課前備課。很多老師并不能在課堂上發揮的運用自如,因此,課前必課必不可少。備課是否充分,關系著大多數老師一堂課的效果。教師需要對教材大綱和基本內容熟悉,具有輕松掌握教材的能力。備課雖然在一些老師看來是件繁重??碌氖慮椋??竊詒縛問倍鑰偽舊系拇蟛糠幟諶菀?梢雜兇約旱募?猓?峽問輩拍芪?????彩巧蝦每蔚墓丶??凇?/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