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9 | 公司管理論文
作者:邊琳麗 劉澤惠 單位:榆林學院管理學院
筆者認為,教師自身水平的提高,直接影響著學生能力的提升。加強和提高教師素質的方法可以通過一下三個途徑:
1、教師個人需要時刻留意國家政策頒布、經濟時事動態,將與課程有關的實際案例融入課堂,使財會學生所熟知的不再局限于“銀廣廈、安然、安達信”等這些老生常談的案例,而是能與時俱進,以萬變的案例詮釋不變的理論。
2、財會專業學生的業務實際操作要求較高,教師應積極深入到公司或企業中,多接觸實務,容易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成為“雙師型”教師,只有自身擁有實際演練的經驗后,更能言傳身教,為學生量身設計模擬實驗,讓學生自己身處公司高層,面臨各種問題并解決,達到學以致用,真正理解公司治理的內涵。
3、高校應為教師創造向這一課程權威學習的機會,多舉辦針對某一課程的“教學經驗交流會”。每一位講解公司治理的教師都有自己的心得與經驗,只有相互交流、相互溝通,才能共同促進、共同進步,從而改善師資力量。
教師除了增強自身個人教學魅力外,還應采用多種講授方法,豐富教學內容,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首先,財會專業學生未來的擇業取向較為清晰,即一個公司的普通財務工作者,這與《公司治理》中提到的如股東、債權人、董事會等主體的距離相差甚遠,容易使學生誤認為《公司治理》學來無用,如果再提及那些陳舊的“銀廣廈”等案例,更是讓學生覺得遙不可及。筆者認為,教師都是從學生的身份一步步轉變為教師的,作為教師應該能夠體會學生對枯燥乏味的書面的厭倦。如果教師迎合學生的喜好,使用廣受學生歡迎的偶像或節目,作為教學參考資料,比在黑板上多寫幾遍板書受用得多。
例如,在講“股東會的運作機制”時,可播放電視劇《北京愛情故事》中瘋子為奪回家族企業控股權廣泛收集中小股東投票權以支持自己當選的片段。多媒體的使用,教學資料的與眾不同,可使學生集中注意力,活躍課堂氣氛,樂于學習這門課程。
其次,加大情境教學的力度,多設置一些與公司治理有關的問題,試問學生,如果他作為公司的負責人,如何權衡各種利益關系,讓學生自己思考,參與其中。比如,講解“高層管理的激勵與約束”時,可結合生活中的實例“一碗牛肉面”寓教于樂。牛肉面館的師傅為招攬顧客,在面中多放牛肉。為制止這一行為,同時又不流失顧客,讓學生成為牛肉面館的老板,或是給師傅加薪以激勵,或是讓師傅入股以變相約束,或是另有他法,均讓學生自己做定論。這樣的課堂讓學生身臨其境,切身體會這門課程的重要性。
最后,為確保這種“教、學、做”一體化的教學模式真正實施,良性循環起來的硬性條件在于小班教學,很多教師字使用多媒體時,人在電腦前坐下后,講的天花亂墜,自我陶醉,學生卻在后面各司其事。如果教師給人數限制在40或50人左右的班級教學時,能時刻注意學生的感受,容易與學生形成互動。課堂教學是教師傳道授業解惑的平臺,是與學生心靈溝通的重要途徑。教師只有不斷地提高自身素質,不斷地創新、實踐,才能讓學生在有限的時間里,汲取無限的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