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9 | 物流管理論文
作者:魏杰羽 單位:武漢軟件工程職業學院
物流人才流向調查
調查從兩個角度分別展開,一方面站在企業用工需求的角度,調查企業對物流專業相關人才的需求,掌握人才需求的具體行業、崗位及需求數量;另一方面,站在畢業生就業的角度,調查已走向崗位的物流專業的畢業生的對所學主要課程的認可度,從而獲知現有培養方案下,教學內容對學生就業的推進度。本調查選取用工需求較為平穩的一個時點武漢及周邊地區各企業對物流專業人才需求的類別和數量作為調查樣本。在用工需求崗位的樣本選擇上,考慮到高職畢業生的人才培養目標,樣本范圍設定在中低端操作層面的崗位。在此前提下,所有提出物流相關崗位需求的企業中,非物流行業的企業提供的崗位數量占總量的84%,物流行業內企業的供崗數量占16%。隨機選取非物流行業的工商企業200條物流專業人員需求信息,用工需求主要集中于三類崗位,分別是:倉儲管理人員(61.5%)、理貨員(16%)和物流專員(8%)。
對理貨員具有需求的企業及需求占非物流行業理貨員總需求百分比,如下表所示。對物流專員需求較集中的行業有:批發零售業(2.7%),其余需求零星分布于快速消費品行業、生藥及生物工程行業、原材料和加工行業、汽車及零配件行業。以上數據顯示:物流行業用工需求當中28%的崗位為倉儲管理類人員(具體崗位名稱有:倉庫管理員、倉庫管理文員、倉庫統計、物流專員、理貨員等);16.5%為貨運及調度人員(具體崗位名稱有:調度員、貨運協調員、配載員、運作助理、現場監督員、跟單員等);11.5%為送貨提貨人員(具體崗位有:快遞員、送貨員、司機);11.5%為貨運代理人員(具體崗位有:空船陸路操作員、業務跟單員、單證員等);7.5%為客戶服務與維護人員;13%為市場推廣及業務人員;4%是物流配送中心操作人員;7%為物流行業內的質量控制人員、報關報檢人員、統計分析人員以及要求較高的具有統籌規劃和流程設計能力的中高層管理人員。
“麥可思研究院”出具的《武漢軟件工程職業學院2009屆畢業生就業與能力測評報告》中,關于課程重要性的調查結果從另外一個角度佐證了上面的結論。調查于學生畢業半年后進行,通過發放答題邀請函、問卷客戶端鏈接和帳戶的方式對學生進行調查,問卷回收及總答題率41%。其中在為物流管理專業畢業生設計的有關課程重要性的問卷中,得出的統計結果如下表所示。其統計結果可以理解為:認為不重要的學生,是因為他在工作中無法接觸到相關內容。除此外的幾種情況在工作中或多或少接觸到相關工作內容,并應用到所學知識及技能,只是程度不同。因此,認為倉儲管理有用的學生占83%,配送管理有用的占73%,也說明了倉儲類崗位是用工需求的主力。除此外,我們已畢業學生就業雇主類型的調查反映:68%為民營/個體企業,19%中外合資/外資企業,8%為國有企業,還有3%為其他形式。
用工需求分析及結論
對以上數據整合后,我們分析得出,物流專業畢業生就業流向主要有四類:規模較小的快速消費品行業和批發零售行業的倉儲管理類和理貨類崗位;規模較大的機械制造、重工和汽車及零配件等大型國企或外資企業的倉儲管理類崗位;民營物流企業的倉儲管理類、貨運類和營銷客服類崗位;國營或股份制物流企業的倉儲類、貨運類崗位。
這四類流向的具體分析如下:快速消費品和批發零售行業的民營個體企業一般來說規模不大,但數量眾多,對倉儲管理人員和理貨人員的總體需求量較大。這一類企業的特點是規模較小,起步和發展時間都不長,管理相對不規范,對在職員工要求也多元化。通過對這一類企業的用工要求進行分析結合我們對在這一類企業就業的畢業生的回訪反饋,我們發現,工作強度大、管理不規范、崗位職責要求不明確是這類企業的通病。但這類企業設置的入職門檻低,行業專業性不強,因此,成為許多物流專業畢業生首次就業的目標。機械制造、重工和汽車及零配件等大型企業的倉儲管理類崗位。
這一類企業數量不多,但規模較大,一般為國企、外企或合資企業。這一類企業用工需求量大,專業性強。在物流方面的用工需求主要集中于倉儲管理類人員。這一類企業對于物流從業人員不但要求有物流管理知識,還要求有相關行業知識或從業背景。可是由于大多數高職院校人才培養和專業設置上機制和傳統,使得大多數畢業生難以同時掌握機械和物流兩大類知識和技能。因此相對快速消費品行業和批發零售業而言,物流專業畢業生進入這類企業的難度較高。同時這一類企業也難以在應界畢業生中招到合適的物流相關崗位人員。這一類企業一般傾向于招聘畢業于機械制造、重工和汽車專業的人才,經過短期物流專業知識培訓后在物流崗位任職。
民營物流企業的倉儲管理類、貨運類和營銷客服類崗位。這一類企業主要是貨運企業、快遞企業和貨運代理服務企業,企業的規模大小不一,管理水平差異大。因企業經營的專業特性,大多數物流專業畢業生傾向于在這一類企業擇業,所以從畢業生流向看,就業主要行業為物流倉儲業。而恰恰是這一類企業大多處于轉型期或起步期,管理相對不規范,工作強度大工作內容單一,福利待遇不高,最容易使剛出校門的畢業生產生心理落差。國營或股份制物流企業的倉儲類、貨運類崗位。這一類企業規模較大,管理規范,福利待遇也相對較好,但用工需求比較有限。
通過以上分析及結論可得知,對物流從業人員需求最旺盛并且進入門檻較低的行業是快速消費品及批發零售企業,他們的需求層次并不高,主要集中在倉儲及理貨崗位。這種需求與目前許多高職院校的將學生培養為動手能力和適應能力強的高級藍領的目標是一致的,但從各院校的人才培養方案和課程設置上來看,學校的教學內容卻又與企業的實際需求不甚符合。課程過多過雜、過分強調與第三方物流企業的用人需求相關的的教學內容過多是目前高職物流人才培養存在的主要問題。因此,各高職院校在人才培養方面可考慮調整教學內容以使學生掌握的技能更符合在用工需求較多的快速消費品及批發零售業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