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9 | 音樂研究論文
作者:羅全 單位:鄭州大學西亞斯國際學院音樂學院
目前有很多學校的配套設施不夠完善,缺少輔助教學工具。視唱教學過程只是學生被動接受教師所授知識的過程,視唱教學應著重培養學生的個人能力,因此,這種教學模式帶來了許多問題,如學生學習積極性不高;音樂學習的氛圍不強烈;學生過于依賴教師的指導,缺少個人對音樂的想象力和情感溝通等等。
1.優化練習方法
由于傳統視唱教學方法的單一性,使得學生音準節奏的記憶能力只是依靠時間和數量的積累,不利于學生對音樂的學習積極性及即時反應能力的提高。因此,應優化練習方法,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及學習效果。如將機械重復性視譜練習調整為從正常開始時唱的視唱譜唱完后早從結束的地方倒著唱回來。這樣,一方面鍛煉了學生的視唱即時反應能力;另一方面避免了常見的背唱現象,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再比如運用跳唱法,即在學生的視唱練習中實行隔小節的跳唱,這樣不僅加速了學生在視譜時的記憶及反應能力,更保證了學生視譜時從視覺到唱出的足夠的反應時間,從而提高了視唱的準確性。為了使學生不要養成習慣性背唱的習慣,視唱教學中還可以將教學用的曲譜按照小節排列起來,教師通過隨意組合的形式讓學生視唱,從而極好地提高了學生視唱反應能力。
2.注重學生的思維活動
傳統的視唱教學主要關注音準及節奏,但是視唱教學不僅僅只是止步于音準與節奏的教學,其更重要的任務是培養學生積極的主動的模仿與再創造的思維活動與心理動勢。由于學生的思維活動不僅直接影響到外部因素更影響具體應用的效果,因此,視唱教學的最終目的不是在于使學生懂得如何掌握所學知識,更在于使學生如何應用。這也正是視唱教學作為一門音樂基礎課重要意義。因此,視唱教學改革中應改變只是將對學生的教學要求局限在音準、節奏、力度等具體的方面,更應該灌輸給學生有意識的思維化的教學,從而促使學生完成對視唱的真正作用的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的轉變。如此,擴展視唱教學新的音樂實踐道路,充分發揮視唱課作為音樂基礎課程的基礎性和應用性。
3.著重培養學生的音樂情感
音樂學習中,作為一切內在感覺與體驗的基礎,情感是音樂的基本特征。在視唱教學中,無論是多聲部的重唱曲,還是一小段的練習,學生對其投入的情感越多,其內心體會必然越深刻。情感作為學生感受音樂作品內涵的重要手段,要求教師在視唱教學中要注重運用啟發性教學方法。如通過對學生從調式、旋律音調、和聲、拍子、節奏等方面的啟發,使學生了解音樂風格特點和藝術形象特征;通過體驗樂曲音調、節奏變化、旋律起伏、和聲色彩及各種標記上蘊含的內在情感,幫助學生自由想象曲調描繪的情境等等。如此,使得學生通過情感的體驗,在思想上形成一種清晰明確的意象,從而使視唱得到高度升華。
4.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
多媒體技術作為輔助教學的方式,一方面豐富了學生的聽覺的練習;另一方面縮短了學生與實際作品之間的差距,從而改善了傳統的教學模式的弊端。數字技術的迅速發展使得個人數字的播放裝置日益普及,這對于主要以聲音和視覺為載體的視唱練習是一個有利條件。學生可以利用數字技術儲存視唱練習曲譜,使得學生可以隨時隨地進行視唱練習,還可以利用數字技術錄制視唱練習示范與自己的練習成果進行對比,從而提高視唱的學習效率。在課堂教學中,通過多媒體技術設備,強化學生音準和節奏的內心體驗以及活躍課堂的氣氛,通過提高學生學習興趣來調動學生學習視唱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隨著社會的進步,音樂已經在人們的日常生活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視唱教學作為音樂專業的基礎課程也應隨著時代的發展要求作出創新與改革。所以,教師在培養學生的音樂素質過程中,應及時進行經驗總結與革新,從而提高視唱教學的教學效果,進一步推動視唱教學創新與改革走上一個新的發展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