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9 | 營養(yǎng)學(xué)論文
作者:趙敏 單位:江蘇食品職業(yè)技術(shù)學(xué)院酒店與旅游管理學(xué)院
1材料與方法
1.1材料鰱魚鱗,市售。將魚鱗用清水反復(fù)清洗干凈后晾干,然后用實驗室微小型粉碎機(jī)粉碎,置常溫備用。
1.2測定項目與分析方法采用常規(guī)的生化分析方法測定樣品中的水分、粗蛋白、粗脂肪及灰分[8]。水分測定采用直接干燥法(105±2)℃(GB5009.3-2010),粗蛋白質(zhì)測定采用凱氏定氮法(GB5009.5-2010),粗脂肪測定采用索氏抽提法(GB5009.6-2010),灰分測定采用馬福爐灼燒法(550±25)℃(GB5009.4-2010)。按GB/T17376-2008、GB/T17377-2008的方法使用日立L-8900氨基酸分析儀測定除色氨酸外的17種氨基酸,按GB/T5009.6-2003、GB/T5009.124-2003的方法使用島津GC-14B氣相色譜儀測定脂肪酸。1.3魚鱗營養(yǎng)價值評價方法營養(yǎng)價值的評定根據(jù)糧食與農(nóng)業(yè)組織/世界衛(wèi)生組織(FAO/WHO)(1973)建議的氨基酸評分標(biāo)準(zhǔn)模式(%,dry)[9]和全雞蛋蛋白質(zhì)的氨基酸模式(%,dry)[10],分別按以下公式計算氨基酸評分(AAS)、化學(xué)評分(CS)和必須氨基酸指數(shù)(EAAI)[11]。
2結(jié)果與分析
2.1鰱魚鱗中基本營養(yǎng)成分及含量由圖1可見,鰱魚鱗中水分平均含量為67.32%,在魚鱗干物質(zhì)中,粗蛋白含量較高,平均為80.21%,粗脂平均含量為3.00%,粗灰分平均含量為21.32%。
2.2鰱魚鱗中氨基酸的組成及含量由表1可知,鰱魚鱗中含有17種氨基酸(色氨酸因被酸水解未測定),其中包括7種人體必需氨基酸,2種半必需氨基酸和8種非必需氨基酸。7種必須氨基酸總量為14.73%,占總氨基酸含量的20.27%;非必須氨基酸總量為57.91%,占氨基酸總量的79.72%。鰱魚鱗中含量較高的氨基酸為:甘氨酸(15.98%)、脯氨酸(12.35%)、谷氨酸(6.89%),胱氨酸含量最低(0.21%)。與淡水魚甌江彩鯉[12]、鯉魚的魚鱗[13]以及海水魚美國紅魚[14]、大黃魚[14]、白姑魚[14]的魚鱗氨基酸主要成分類似。甘氨酸是蛋氨酸、脫氧核糖核酸、肌酸等的基本結(jié)構(gòu),在某些病理情況下,還可以起到抗損傷、抗炎、免疫調(diào)節(jié)、保護(hù)細(xì)胞的作用;谷氨酸不僅是公認(rèn)的鮮味氨基酸,而且參與腦組織生化代謝以及多種生理活性物質(zhì)的合成[15],所以這2種氨基酸含量豐富對人體健康有利。此外,鰱魚鱗中脯氨酸含量也較高,脯氨酸是膠原蛋白的主要成分[16],所以它可以作為提取膠原蛋白的原料。鰱魚鱗中谷氨酸、甘氨酸、丙氨酸和天門冬氨酸4種鮮味氨基酸的總量為33.79%,占氨基酸總量的46.52%。其中甘氨酸含量最高,在測定的17種氨基酸中含量高達(dá)15.98%。鰱魚鱗鮮味氨基酸總含量低于甌江彩鯉[12]、美國紅魚[14]、鯉魚[13]和鯽魚魚鱗[13];高于大黃魚[14]和白姑魚鱗[14]含量。由此可見,鰱魚鱗鮮味氨基酸含量較為豐富,將其入菜,味道非常鮮美,同時也可以作為鮮味調(diào)料的提取原料。此外,魚鱗中支鏈氨基酸含量為6.36%,高于除鯽魚鱗[13]外的所有參與比較的魚類。研究表明,支鏈氨基酸具有促進(jìn)鼻飼病人氮保留和蛋白質(zhì)合成的作用[13],所以,鰱魚鱗具有一定的醫(yī)療保健價值。
2.3鰱魚鱗氨基酸組成營養(yǎng)價值評價人體必需氨基酸含量的高低和構(gòu)成比例是評價蛋白質(zhì)營養(yǎng)價值的依據(jù)。以FAO/WHO聯(lián)合推薦的EAA模式和雞蛋模式為參比,對鰱魚鱗的氨基酸營養(yǎng)價值進(jìn)行評價,其結(jié)果見表2。鰱魚鱗的氨基酸評分(AAS)為0.30,化學(xué)評分(CS)為0.24。第1限制氨基酸為異亮氨酸,第2限制氨基酸為亮氨酸。7種必需氨基酸的含量均低于標(biāo)準(zhǔn)模式,而且必需氨基酸指數(shù)為33.34。按照必需氨基酸指數(shù)越低,營養(yǎng)價值越低的原則,鰱魚鱗的營養(yǎng)價值低。所以,鰱魚鱗中氨基酸含量比例不平衡,屬于不完全蛋白質(zhì),其營養(yǎng)價值不高。
2.4鰱魚鱗中脂肪酸的組成與含量由表3可知,鰱魚鱗中含有13種脂肪酸,其中飽和脂肪酸(SFA)4種,占脂肪酸總量的23.18%;不飽和脂肪酸(UFA)9種,占脂肪酸總量的76.82%,包括5種單不飽和脂肪酸(MUFA)和4種多不飽和脂肪酸(PUFA),分別占總脂肪酸的37.78%和39.04%。其中亞油酸(C18:2)含量最高,為31.55%,油酸(C18:1)含量次之,為26.70%;EPA和DHA含量分別為0.87%、2.81%。鰱魚鱗中不飽和脂肪酸的含量顯著高于飽和脂肪酸含量,這是陸生動物與海生生物脂肪酸分布的主要差別。不飽和脂肪酸具有明顯降低血脂、抑制血小板凝集、作為前體合成人體前列腺素、降低血液黏稠度、溶血栓作用,能顯著降低心腦血管疾病的發(fā)病率等生理保健作用[16-17]。鰱魚鱗中不飽和脂肪酸含量(76.82%)高于美國紅魚鱗(74.40%)[14]、大黃魚鱗(74.6%)[14],與甌江彩鯉魚鱗(76.31%)[12]接近,同時也高于魚類肌肉的不飽和脂肪酸含量[18-21]。鰱魚鱗不飽和脂肪酸中油酸和亞油酸的含量最高,經(jīng)研究表明,亞油酸具有清除血管垃圾、防治心腦血管疾病等效用[15],且為人體必需脂肪酸[22]。此外,經(jīng)研究表明,C16:0、C16:1、C18:0、C18:1、C18:2、C20:5是幾種常見對蝦幼體餌料及人工微顆粒餌料中脂肪酸的主要成分[23]。所以,鰱魚鱗是一種良好的動物飼料原料和保健品源。鰱魚鱗中也含有二十碳五烯酸(EP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HA),總量為3.68%,高于黃鱔(2.07%)[24]、鯉(0.45%)[25]、鳙(0.11%)[25],但低于美國紅魚鱗(18.30%)[14]、大黃魚鱗(20.40%)[14]、白姑魚鱗(16.1%),這可能是魚類不同的生活環(huán)境所致。
3結(jié)論
鰱魚鱗蛋白質(zhì)含量豐富,氨基酸種類較多,總含量較高,但是根據(jù)AAS和CS評分表明,其必需氨基酸含量不平衡,屬于不完全蛋白質(zhì)。鰱魚鱗中脂肪酸種類較多,不飽和脂肪酸含量較高。所以,鰱魚鱗是一種良好的魚鱗膠和保健食品源,同時也是一種良好的動物性飼料原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