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9 | 行政管理綜合論文
本文作者:李舒 單位:吉林大學經濟學院
1、(略)
2、造成我國行政管理支出現狀的原因是多方面,具體而言:
2.1經濟增長增加了財政收入,同樣地,財政支出也會相應增加,因而行政管理支出就有了擴張的可能。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社會對行政管理提出的要求越來越高,導致行政管理支出增加,二者相互促進呈螺旋態勢上升。
2.2經濟體制改革的方式是行政管理支出不合理的現實背景。財政體制本身的缺陷也是導致行政管理支出增長過快的原因。行政管理支出預算約束軟化,財政監督機制嚴重退化,過于頻繁的追加預算,在支出預算的編制過程中對于社會經濟發展和變化等因素欠缺考慮。在行政機關經費收支的預算審計中對其收入合法性、支出合理性稽查的缺失,使其難以從根本上實現支出監督,加之信息不對稱的影響,導致了行政管理支出的不合理使用。
2.3政府機器過于龐大,政府機構人員編制急劇膨脹。冗余的黨政人員編制是行政管理支出增長迅猛的直接誘因。我國供養比例(即總人口與財政負擔人員之比)在20世紀50年代為600:1;70年代為155:1,到了90年代則為40:1。財政越來越向“吃飯財政”發展,嚴重影響了財政資源的配置效率。
2.4行政管理支出中的項目涵蓋范圍不明且行政管理支出成本意識淡薄。一些官員為了顯示自己的業績,不惜勞民傷財,建造所謂的“標志工程”、“獻禮工程”,其中的一部分是不具有任何經濟價值和社會價值的,造成財政資金巨額浪費。湖北省某市是一個只有50多萬人口的縣級市,財政供養人員16224人,除工資外,職務消費支出一年在3500萬元以上,到2002年年底,全市行政事業單位有各類公務用車447輛,剔除車輛折舊費用,在當地一輛公車年均消耗近5萬元,算下來全市一年公車耗資約2000萬元左右。行政管理支出費用不斷攀升,政府效能低下,嚴重損害了政府形象。
2.5政府官員追求預算最大化,進而追求機構規模最大化。因為只有機構的規模足夠大,才可能進一步爭取到更多的預算,政府官員也才能因此得到更多升遷的機會,權力越大,各種非貨幣待遇便越高。權力消費欲望及各種非貨幣收入是促使官員追求更大規模公共支出的原動力。同時,成本與收入的分離,使得資源配置的錯誤程序增加,追求成本最小化的激勵機制受到抑制。
3、解決我國行政管理支出存在問題的政策建議
我國行政管理支出所暴露的種種問題表明,行政管理支出改革勢在必行。要從根本上保證行政管理支出的改革真正取得成效,必須著眼于以下幾個方面:
3.1明確政府職能,提高政府行為效率。行政管理支出是政府機構行使職能時所發生的費用開支,因此政府的職能范圍將直接影響行政管理支出的規模與結構。市場取向的改革要求政府由市場的包辦者轉變為服務者、管理者、監督者,由直接指令者轉變為間接調控者。為與這些轉變相適應,政府機構在精簡的同時要進行相應的結構調整,提高行政管理水平和行政運行效率。
3.2加快政治體制改革??茖W界定行政管理支出范圍,實行政企分開與政事分開。
3.3建立健全財政監督機制,控制公用經費。制定公費使用法律,使各監督部門的監督行為有法可依,控制公用經費被大肆揮霍的腐敗現象。進一步完善預算管理體制,推進部門預算改革,全面推行政府采購制度。
3.4建立政府公務人員競爭機制,真正實現精兵簡政。改變以往行政機關人員“鐵飯碗”只進不出的現象,改善目前機構臃腫、人浮于事、效率低下的現狀,控制適宜的財政供養比例,節約不必要的財政支出,減輕財政負擔。
3.5大力推進電子政務建設,樹立公共服務意識和節約意識,建立健全相應的獎懲辦法作為保障,治理不正之風,控制干部職務消費,提升政府效能,樹立良好的政府形象。
4、結語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飛速發展,行政管理支出逐年攀升,行政管理支出費用的過度膨脹,對我國的政府改革和社會經濟發展產生了許多負面影響。本文立足于財政支出學角度,探討了我國行政管理支出的現狀及成因,并基于我國的實際國情提出了一些相應的政策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