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9 | 計算機
本文作者:管香紅 高擴 單位:山東省膠州市職業教育中心
膠州市高一開設“計算機文化基礎”課,主要任務是讓學生掌握計算機的基本理論知識和網絡基礎知識,熟練應用Office辦公軟件。高二學習操作系統,計算機網絡,計算機組裝與維修、flash、Dreamweaver、Photoshop課程。其中,操作系統、計算機網絡、計算機組裝與維修的教學目標是讓學生掌握計算機組裝與維護和網絡管理與維護方面的知識,解決單機與網絡的問題;flash、Dreamweaver、Photoshop的教學目標是讓學生熟練運用這些工具開發網站程序,解決網站方面的實際問題。
一、計算機基礎教學現狀分析
1.教學目標不明確,教學大綱一成不變
目前各中職學校并未完全按照自己的特色制訂相應的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而是隨大潮,盲目模仿其他中職的計算機課程設置,照搬其他中職的教學模式,忽略了學校特色。
2.學生水平參差不齊,教學內容難以統一
由于我校的生源多為農村學生,導致高一新生的計算機水平出現了很大的差異。新生中部分學生已經能夠熟練掌握一些日常操作,而部分學生還從未接觸過計算機。學生計算機水平的參差不齊加大了教學難度。
3.教學手段落后,學生缺乏實踐能力
目前大部分中職在計算機公共課教學上采用多媒體教學,學生被動地從視覺上接受知識,抹殺了學生學習的能動性和創造性,嚴重制約了學生的上機實踐,使學生缺乏動手能力和實際應用能力。
4.水平測評自主化、簡單化,缺少科學評價標準
目前,還有部分中職依然采用試卷考試的方式,這就存在試卷不規范、內容不嚴謹、缺少科學的評價標準等問題,不能全面考核學生。這種重知識輕能力、重理論輕實踐的考核方式,不利于培養應用型人才。
二、計算機基礎教學的改革措施
1.優化課程體系結構,提高學生的自主選擇性
新的計算機應用技能鑒定大綱中的鑒定工種分為幾類,考試中有多個方向可供選擇,學生沒有時間也沒有必要掌握所有的方向。因此要根據學生的不同需求,制訂出不同的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目前各中職普遍采取在計算機基礎教學中加一門高級語言的教學形式,這種統一教學的組織形式嚴重束縛了學生的自主選擇性。因此,各中職應該實行“2+X”分類教學形式,即所有非計算機專業高一新生學習計算機文化基礎,高二分專業開設多門專業課。另外,學校根據應用技能鑒定的科目,開設相應的選修課程,讓學生根據自身的愛好和需求進行自主選擇。
2.改革教學模式,加強實踐教學
計算機基礎教學很大程度上依賴于實驗環節,而目前各中職理論課和實踐課的課時比例不合理,對實踐課教學不夠重視。因此,各中職要從思想上重視實驗教學,加大對實驗室的經費投入力度,并且要從體制上提高實驗室與實驗教學的地位,適當地加大實踐課的課時數,重視實驗師資的培養,完善實驗室人員配置,建立起一支專業化的實驗隊伍。此外,實驗室的管理要實現統一,打破實驗室之間的封閉界限,優化實驗設備配置,實現資源共享,提高設備的使用率。
3.改革教學方法,以“任務驅動”引導學生學習
任務驅動教學法就是在教學過程中,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緊緊圍繞一個共同的任務活動中心,在“解決問題動機”的驅動下,通過對學習資源的主動應用進行自主探索和互動協作的學習,并在完成既定任務的同時,引導學生學習的一種實踐活動。任務驅動教學法打破了以教材為中心的傳統教學模式,整個教學過程中強調學以致用,增強了學生學習的趣味性和積極性,對提高學生綜合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大有幫助。
4.改革考試模式
可以借鑒計算機應用技能鑒定的考試模式來改革計算機基礎教學的考試模式,即將考試成績分為40%的理論考試、40%的上機考試和20%的平時考核三個部分。在上機考試中,克服計算機應用技能鑒定的非系統性操作,設置成任務完成式考核。在平時考核中,注重學生實際應用能力的考核和上課的表現。通過以上三種考核模式的結合,達到正確評價學生學習程度的目的。計算機應用技能鑒定對計算機基礎教學正面的影響作用很大,但也要看到客觀存在的一些負面影響,不能過分依賴應用技能鑒定,應該針對各自學校實際情況探索出符合自己的計算機基礎教育發展的新途徑,從而切實提高學生的計算機操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