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9 | 課程改革論文
本文作者:康傳亮 沈莉 韓秋菊 李儒楷 單位:黑龍江農墾職業學院
隨著醫藥技術的快速發展,高職制藥技術類專業的學生必需掌握藥品劑量的使用原則、藥品的配伍禁忌等內容,而這些內容與實用醫藥基礎知識有著密切的聯系。實用醫藥基礎課程是高職制藥技術類專業的職業基礎課,通過本課程系統的學習,使培養的學生具有扎實的正常人體結構和功能的基本理論知識,從而能夠依據人體結構和功能的變化,明確藥物的藥理作用和不良反應;同時判斷出人體是否有病理性改變,為后續開設的實用藥物學基礎和藥物服務技術打下堅實的基礎。同時注重培養學生良好的職業素質,為學生未來從事藥品開發和利用,奠定了可持續發展的能力。
高等職業教育的培養目標是培養高技能應用型人才;職業教育的突出特點是實用性、技能性,因此,實用醫藥基礎課程教學要突出專業知識傳授和職業技能訓練,在學生掌握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基礎上,提高其觀察、分析、解決問題能力。但注重醫學知識傳授的傳統教學方式已不能適應素質教育的需要。為此,筆者根據多年的經驗和體會,對其教學方法改革進行了初步探討。高職制藥技術類專業實用醫藥基礎課程改革的思路是改變現行的學科型課程模式,對課程重新進行整合、優化,根據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制訂新的、適合高等職業教育的課程標準并編寫具有針對性、適用性的教材。課程內容應和職業崗位能力密切聯系,使學生感到容易學、喜歡學,才能學得好。具體來說包括以下幾點。
1根據高職制藥技術類專業的培養目標對實用醫藥基礎正確定位,建立新的且適合高等職業教育的基本理念
根據我院高職院校辦學理念及制藥技術類專業人才培養目標,本課程的設計理念是:以崗位和工作任務要求為導向、以職業知識和職業能力培養為目標、以國家職業資格標準為參照,本著以學生為主體的原則,設計基于工作過程,以項目為驅動的學習情境,充分考慮學生的可持續發展,全面提升學生的職業能力和職業素養。
2改革原有的教學內容
根據專業的培養目標,對實用醫藥基礎進行重新整合。目前,我們實用醫藥基礎的課程內容是由解剖學部分和生理學部分及兩個相對獨立的部分拼在一起的,而整合后的課程內容以器官系統為中心,把人體的結構和功能糅合在一起,實現形態和機能的有機統一,強調人體的基本結構和基本生理過程。這樣有利于學生對知識的記憶和理解。
3編寫教材
針對現有同類教材內容上的不足,組織編寫供制藥技術類高職高專使用的教材,教材編寫力求把握“必需”、“夠用”的原則及科學性、實用性和創新性的原則,堅持以職業活動為導向,以職業技能為核心,根據高等制藥技術類職業技術教育培養應用型專門人才對實用醫藥基礎知識的需要組建教材內容,努力把解剖生理學知識有機地融為一體,寫出高職特色。[1]
4采用項目引領式教學模式,使學生在學習相關知識的同時更加直觀的了解實際工作崗位的具體工作流程,為今后的實際工作做理論和實踐準備
第一步任務:教師簡單講授工作崗位所涉及的解剖生理知識范圍及相關要求,布置學習任務。第二步計劃: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根據課前所查資料對實訓任務進行討論。第三步決策:在教師指導下擬定計劃方案。第四步實施:以小組為單位,說明顧客或患者所希望了解的中文解剖生理術語、內涵及意義。第五步評價:學生互相補充評價,老師對各組進行講解和評估反饋。實施項目引領式教學模式,使學生所學知識、技能與職業崗位能力要求緊密對接,使學生提前感受到將來真實工作中的真實工作內容,為日后盡快融入工作崗位奠定基礎。在課程教學中我們利用校內、外實訓實習基地資源,開展項目教學,讓學生到醫院、企業實際工作崗位頂崗實踐,感受真實的就業環境,實現了課堂與實習地點一體化。以藥品零售企業實踐為例,學生在完成理論學習后,在校內專任老師的組織引導下,以我校實習基地哈爾濱建國醫藥連鎖有限公司為平臺,由藥店工作人員帶教開展藥品管理與銷售的頂崗實踐。學生置身于真實的工作環境中,親身體驗真實的工作任務,不僅能夠實踐所學的理論知識,還能夠使學生逐漸樹立認真負責的工作態度,同時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都有很大促進作用。
5結語
以上只是筆者從事“實用醫藥基礎”教學工作的一些體會,今后我們將繼續努力,增強自身的綜合素質,探索如何更好地使實用醫藥基礎知識與制藥技術類專業銜接起來,發揮其支撐作用,并不斷探索提高教學質量的方法,積累教學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