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9 | 三生教育教學論文
本文作者:郭祖全,夏瓊 單位:云南能源職業技術學院
一、教師面、線、點結合教學法
所謂“面”的教學法,亦稱宏觀知識傳授法,就是從總體上把“三生教育”的知識體系進行概述。所謂“線”的教學方法,就是讓學生清楚的知道,教材是緊緊圍繞“生命,生存,生活”這條主線展開的,并且“三位一體”,一脈相承,總之,“面”和“線”的教學,是讓學生有個感性層面上的認知。同時,在教學方法上要注意的是:滿足學生心理需要和誘發學生的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教學成功的關鍵和法寶。第一節課千萬不能平鋪直敘,不能沒有吸引力或強大的磁場,教師必須通過精心的課前教學設計,讓學生對“三生教育”產生濃厚的興趣,起到勾心效應。筆者在“面”和“線”的教學中,對學生說:我們任課教師對“三生教育”課程是什么樣的態度和感覺呢?請聽我們借鑒名人或自創的《“三生教育”宣言》:鄧老師的心聲是:“吾生也有涯,而學也無涯。”史老師的感觸是:“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羅老師的表白是:“春風化細雨,‘三生’入我心。”蔣老師的壯語是:“笑談人生三百年,春夏秋冬話人間。”閔老師的歌聲是:“長江后浪推前浪,后代應比前代強。”郭老師的情懷是:“生命誠可貴,生存傲風霜,生活有希望!”說到底,就是要在教師對課程有“一見鐘情”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對課程有“相見恨晚”的情懷。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強調,認識的任務在于透過事物的現象和外部聯系,了解其本質和內部聯系,感性認識雖然是認識事物的基礎和起點,但要認識事物的本質,必須超越于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才能真正把握事物的本質及其內在的規律性,才能更加深刻的感覺它。而“點”的教學,就是要讓學生對“三生教育”有理性認識,即對“三生”的內涵和邏輯結構有深刻的理解。要給學生講清楚,“生命教育是幫助學生認識生命、尊重生命、珍愛生命,促進學生主動、積極、健康地發展生命,提升生命質量,實現生命意義和價值的教育……生存教育是幫助學生學習生存知識,掌握生存技能,保護生存環境,強化生存意志,把握生存規律,提高生存的適應能力、發展能力和創造能力,樹立正確生存觀念的教育……生活教育是幫助學生了解生活常識,實踐生活過程,獲得生活體驗,樹立正確的生活觀念,追求個人、家庭、團體、民族、國家和人類幸福生活的教育。”[2]
二、主動征求意見或建議教學法
從教師主講的角度看,教師是教學主體,學生是教學客體,若要獲得教學效果的最優或最大化,必須把主體和客體的最大效能發揮出來并實現有機統一。這其中有效的教學方法之一就是教師要克服過分以自我為中心的教學思想和行為,主動征求學生對教學的意見或建議。筆者在“三生教育”教學中,通過課堂上實名或匿名(個人主動發言)征求教學意見和課堂下書面實名或匿名征求教學意見,學生踴躍參與,心聲較多,如“請老師在‘三生教育’教學中要重點講解大學生的生命責任、經濟貧困生如何克服自卑和如何與經濟富裕生相處、如何學會理財、如何與自己不喜歡的人相處、如何戰勝挫折、如何創業、如何談戀愛和如何對待失戀、如何增強生活能力等;老師在課堂中要多點微笑;老師不要總是自己講,讓我們也上講臺說說心理的郁悶,暢談心中的快樂;父母離婚,我該怎么辦;適當安排點討論和實踐活動好不好;放點影片看看行不行等等。”筆者本著“從學生中來,到學生中去”的學生路線,采用了“按需”教學方法,充分滿足學生最需要的心理需求,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
三、學生講授及實踐體驗教學法
(一)學生講授教學法
在“三生教育”教學中,要堅持教學方法的改革,有針對性的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適當弱化老師的主體地位,即有時要轉變師生角色,讓學生成為教學的主體,老師成為教學的客體。課堂中讓學生上講臺去講、去說,老師和臺下的學生去聽,就是主客體角色轉換的具體表現,這種“學生本位課堂教學理念主張學生主體的積極參與,極力張揚學生主體。學生主體地位和作用在學生本位課堂教學中獲得了充分的尊重。”[3]課堂上學生講授教學法有利于學生交流思想和情感;有利于老師洞察學生通過外在的表露,凸現其內在的心理和行為;有利于增強學生的表達能力;有利于提高教學實效。其主要方法有三種,其一是老師結合學校實際,指定講課內容,走“校本化”教學之路,如筆者根據學校實際,安排了“大學生如何珍愛生命,遠離毒品,預防艾滋病”、“大學生頂崗實習應該注意的安全和法律問題”、“大學生如何防控甲型H1N1”等講授內容。其二是結合大學生實際,讓學生自選感興趣、有見解的講課內容,走“生本化”教學之路。為了保證方向性和效果,這兩種方法應該在老師的精心指導下,學生認真備課,最后師生商定教案,屆時講課。學生講課結束后,讓學生本人自評和其他學生登臺評價,客觀的肯定優點,指出不足。其三是舉辦主題演講比賽。
(二)學生實踐體驗教學法
在“三生教育”中,我們利用學院內部的實踐環境和學院外部的教學實踐基地,拓展實踐體驗教學空間。利用“五月校園文化月”活動陣地,滲透“三生教育”理念,如主持人大賽、卡拉OK大賽、技能比賽等,增強大學生對人生的理解。組織學生到監獄、看守所、女子監獄、戒毒所參觀,增強大學生遵紀守法的自覺性,明白自由的寶貴和深遠意義。四、師生面對面對話交流教學法師生交流的內容通常是一些不涉及學生個人隱私的共性問題,若組織和回答的好,可以使課堂生龍活虎,妙趣橫生,效果優良。師生交流的內容通常是一些涉及到不能在公眾場合言談的學生個性問題(包括隱私)。例如,有一名男生系多次違紀的“問題生”,因影響班級榮譽,經常受到老師的批評和同學的斥責,但屢教不改。在剛性管理(制度管理)幾乎失去效用的背景下,筆者沒有絕望,在寬容也是愛的思想支配下,捕捉情感管理的時機。有一次,該生患重感冒沒錢看病且一天水米未進找到我家里,我立即掏出50元錢給該生(后該生還給了我),用紅糖加生姜煮雞蛋讓該生吃下,并告訴他一些預防感冒的基本知識。隨后抓住良機,心平氣和、語重心長的教育他,并鼓勵他努力改正錯誤。在“深情潛入心,潤心細無聲”的情感教育下,該生動情的流下了眼淚,隨后以實際行動改正了錯誤,成了一名好學生。這里需要注意的是,實施課堂下師生面對面對話交流教學法,由于是個性問題,老師一定要遵守法律和道德,尤其涉及到學生的隱私問題,如“性”問題,內在的生理缺陷問題等,必須保守秘密,甚至是絕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