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9 | 音樂技能論文
職業教育課程承載著職業教育思想和觀念,體現了學習者對職業教育的要求。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教育思想不斷更新,目前職業教育的課程內容不僅僅局限于專業知識,而是增加了很多授課技巧等力求全面發展的教育課程。這就要求我們中職教師要以新的教育理念加以重新審視,轉變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觀念,打破傳統學科教育的思維模式,樹立以人為本、以職業能力和創新能力培養為核心的教育教學指導思想,不斷深化課程內容的改革,突出實踐教學環節,積極探索具有中職特色的教學方法,努力構建有利于學生素質全面提升,符合中職教育特色的課程內容,培養高質量的技能型人才。音樂教育的最終目標是使學生具有較強的聲樂、器樂表演能力和音樂鑒賞及辨別能力,掌握音樂作品的分析方法、具備一定的音樂創編能力;具有較強的組織音樂教育教學活動、文藝活動和競賽工作的能力;具備一定的音樂教育科研能力。檢驗教學有沒有效益的惟一指標就是學生有無進步或發展。為了使每一位中專職業學生在經過音樂教育后能達到這些基本目標,我認真總結了多年教學經驗,得出以下結論:
一、培養中職生的器樂演奏能力
音樂離不開樂器,用樂器演奏的音樂叫器樂。它是以樂器為物質基礎,借助樂器的性能特征,結合演奏技巧的應用,所表現的一定情緒與意境的音樂作品。我國的樂器主要有吹奏樂器(笛、蕭等)、彈撥樂器(琵琶、箏、月琴等)、打擊樂器(大鼓、小鼓、大鑼、小鑼等)、拉弦樂器(二胡、馬頭琴、京胡等)以及民族器樂(民族音樂的形成和發展中,器樂常常與歌、舞結合為一體,如秧歌、戲曲)。我們課程中比較常見的伴奏樂器還是源自于西洋古典音樂中的鍵盤樂器——鋼琴。因為用于作曲和排練音樂都十分方便,獨奏、重奏、伴奏亦可。
(一)器樂教學的內容
遵循“器樂教學面向全體學生”的規律和原則,“器樂教學與音樂課程、課外活動相結合”的教學活動模式,研究“器樂進課堂”如何充分發揮樂器在音樂教學中的優化作用,有機地將鋼琴教學與識譜、音樂知識、唱歌、音樂作品欣賞等聯系在一起,通過現代教育教學手段,注重培養學生的音樂學習興趣,以學生的主動學習來提高學生演奏樂器技能,爭取全面掌握多種樂器演奏技巧,誘發學生主動參與音樂實踐活動,使學生樂于探索、勤于思考,養成合作、分享、積極進取的良好的個性品質,陶冶高尚情操,享受音樂,體驗成功,促進學生身心全面和諧發展及綜合素質的提高。
(二)器樂教學的目的以及意義
《音樂課程標準》的教學理念特別強調“以音樂審美為核心、以興趣愛好為動力”“培養音樂興趣,樹立終身學習愿望”。器樂教學是中職院校音樂教學內容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各大中職院校開展“器樂入課堂教學”可以有效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和熱情,全面提高學生的音樂素質和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實現音樂課程的價值目標。國內外音樂教育心理學研究表明:“器樂教學的本質是教學生通過樂器來表演音樂,器樂教學實際上教的是音樂,而不是樂器。”器樂教學的最大價值,在于提高學生的音樂素質,發展他們對音樂的感受、理解和表現能力,培養集體合作精神,拓寬學生參與音樂的途徑和手段。器樂是一種促進學生學習音樂的輔助工具,學生通過學習樂器可以更好地感受音樂、理解音樂、鑒賞音樂、創造音樂,器樂教學可以提高學生識譜、視奏、視唱等能力,正確的運用器樂教學手段,能在音樂實踐活動中更有效地提高學生的音樂素養和創造思維,對全面促進和提高學生的各種能力及優化音樂課堂教學效果具有積極而重要的意義。
當前,音樂教學的改革和發展,為素質教育帶來了新的契機,近些年以來,學校“器樂教學進課堂”越來越容易實現,因為在業余時間有的學生學習鋼琴、有的學習小提琴、有的學習長笛、二胡等。作為一名藝術教育工作者我真切希望“器樂進課堂”活動能夠行之有效、落到實處、得以推廣,這將給音樂課堂注入生機和活力,全面提高音樂課堂教學效果。中職生的音樂基礎就是掌握各種器樂演奏技巧,才能有能力進行音樂教學活動。所以教師需要將培養學生的器樂演奏能力作為教學重點,讓學生自身刻苦練習,正所謂“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在教授不同程度功底的學生時做到耐心細致,積極引導、及時指導。保證每一個學生都能游刃有余地進行器樂演奏。
二、培養中職生的音樂鑒賞能力
新的課程標準將音樂鑒賞作為音樂審美的核心,貫穿音樂教學的每個環節,由此可見音樂鑒賞能力的必要性。一直以來大學數學校過于注重的是學生所掌握的音樂基礎知識以及音樂技能的水平,在期中或者期末考試中以試卷的形式進行測試。而音樂的教學內容不僅僅包括這兩點,還有感受音樂、表現音樂、創作音樂。
(一)激發學生的興趣,喚起學生創作的熱情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對一件事物產生興趣,才會愿意去了解、研究它。例如:在欣賞《青藏高原》這首充滿民族異域風情的音樂時,播放前要做好課前預習。讓學生充分了解青藏高原的地理特征、風土人情、政治經濟情況。教師可以利用幻燈片向學生大致介紹一下,之后就讓學生自由欣賞。當慷慨激昂的音樂配上幻燈片中青藏高原的風景圖片時,學生不由自主就進入到民族風情中了。遼闊的高原、皚皚的雪山、隨著地勢綿延起伏的鐵路、淳樸的人們……這一切都讓人的心靈得到凈化與震撼。然后教師可以啟發學生:“如果你現在就處在那樣美麗的景色當中,遼闊的視野、雄壯的高原會帶給你怎樣的感受,你想表達什么樣的音樂?”這么一說,學生就會躍躍欲試,忍不住要進行創作。主體進行音樂創作的自我欣賞是音樂欣賞教學中效果最好的教學方法。只有當學生自己參加了音樂的創作,才能從心底里欣賞、體驗音樂。那會給人帶來精神上的愉悅以及成就感。
(二)課堂體驗以欣賞為主、討論講解為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