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9 | 音樂教改論文
在社會迅速發展的今天,高校音樂教學為適應發展的需要,必須進行一系列的改革。筆者就此問題與大家進行探討。
一、注重聽覺藝術,體現音樂特點
聽覺藝術的培養是音樂教學的重要內容,是關系著學生能否學好音樂的基礎,因此,做好學生的音樂聽覺藝術方面的培養,是音樂教學的主要任務之一。感受音樂和鑒賞音樂,是做好音樂學習的基礎,也是進行音樂藝術審美情趣和審美能力培養的重要途徑。作為高校音樂教師,至少應該做到:一是必須對音樂的感受和鑒賞予以足夠的重視,摸清并遵循音樂教學的規律,充分體現音樂學科的特色。二是在進行音樂教學時,堅持對學生音樂學習的正確引導,特別是應該加強對學生音樂聆聽與感受方面的培養,力求體現音樂特點,以發現音樂的藝術美,讓每個學生從音樂教學中受到音樂藝術的熏陶。
二、注重音樂欣賞,促進音樂教學改革
音樂欣賞是音樂教學的重要內容之一,對學生情操的培養和良好音樂藝術修養方面的培養,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第一,音樂欣賞課是音樂課程中的最基礎的內容,它主要是通過音樂聆聽與欣賞,訓練學生對音樂的感受能力和理解能力,培養學生的情操與藝術修養。第二,在音樂欣賞教學中,通過對民族音樂作品、國外音樂作品的欣賞,讓學生從中受到情感道德方面的培養,得到音樂藝術美的熏陶。第三,在進行音樂欣賞時,應該積極構建濃郁的音樂藝術氛圍。在進行音樂欣賞之前,教師應該想方設法構建樂曲所要展現的藝術情境,營造音樂藝術意境,便于置身其中的學生張開想象的翅膀,產生音樂聯想。當樂曲結束之后,教師應該鼓勵學生充分地表達欣賞的感受。對于學生的表達,教師應該以傾聽為主,在必要的時候進行適當的點撥和引導即可,注重于學生的溝通交流。第四,在學生進行音樂欣賞的討論之后,教師應該對學生的表達進行梳理,整理成一篇即興創作的散文,并進行配樂朗誦。學生在教師的配樂朗誦中,能夠再次感受和體驗到音樂欣賞帶來的美感。
三、拓寬音樂學習渠道,改革音樂教學方法
在音樂教學中,我們應該想方設法拓寬音樂學習渠道,改革音樂教學方法。第一,立足音樂課堂教學,注重音樂實踐活動中音樂與文化的結合,充分體現音樂教學的人文性。第二,注重音樂課堂教學資源的拓展,彌補音樂課堂教學資源的不足,積極發揮豐富的課外資源的優勢。如果僅僅依賴于課堂教學,是遠遠不夠的,必須大力拓展音樂學習的渠道,充分發揮課外音樂資源的作用。譬如充分引進廣播音樂、電視音樂、網絡音樂等資源,合理整合音樂課程資源,真正實現課程資源的最優化設置。第三,要關注學生對音樂風格的把握和對音樂文化的了解,要遵循音樂教學的聽覺藝術特征,確立學生在課程開發中的地位,努力尋找“人文性”與“探究性”的有機結合點。
四、充分發揮計算機網絡優勢,創新音樂教學手段
隨著時代的進步,科學技術的發展,計算機信息技術已滲透到各行各業之中。特別是高校音樂教學更是不可或缺。這是由于計算機網絡平臺為高校的音樂教學工作提供了豐富多彩的資源。作為高校音樂教師,應充分發揮多媒體優勢,借助網絡信息技術創新音樂教學手段,構建具有高校音樂特色的網絡教育平臺,以便于確保最大化的利用音樂資源。作為教學管理機構,應建立健全一套網絡系統,使得學生能結合自身技能水平的高低有針對性的選擇相應的網絡課程,并安排教師把課程教學模塊內容發布在局域網,將音樂基礎知識與訓練和欣賞等方面的內容融入這一網絡系統之中,使得學生在學習知識的同時得到訓練,在訓練的同時欣賞音樂帶來的愉悅。作為高校,應加大資金投入力度,有針對性的購置音樂資源數據庫,以便于學生能夠系統、全面的借助視聽材料,提升自身的音樂文化素養。與此同時,高校還應建立健全一套網絡原創音樂交流系統,并鼓勵學生創作并表演音樂。高校構建網絡音樂教學平臺,不僅很好的補充了課堂教學,既緩解教師教學壓力,也方便學生進行自主學習,而且有利于課程的預復習和加強與鞏固。既充分發揮了多媒體的教學優勢,也創新了音樂教學手段。
總之,隨著新時期的發展,高校音樂的教學改革會不斷的深化。作為高校音樂教師,必須注重聽覺藝術規律的摸索,充分體現音樂特點,堅持以音樂欣賞為基礎,促進音樂教學的改革,不斷拓寬音樂學習渠道,改革音樂教學方法,充分發揮多媒體優勢,創新音樂教學手段,從而提高高校音樂教學的藝術性、實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