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9 | 交通管理論文
0引言
為適應經濟飛速發展的需要,城市中各類市政建設、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得到全方位的推進,但是,大量施工不僅對環境造成污染,更由于道路的施工,會對施工區域甚至更大范圍的道路交通產生巨大壓力,可能造成道路堵塞、出行延誤等,再加之公交線路可能改道或站點調整,給周邊的相關單位和廣大群眾的出行、生活造成極大的不便[1],嚴重影響周邊人們的出行和生活。本研究旨在在通過交通組織規劃和設計,能夠處理好施工與交通的矛盾,確保施工工程的順利進行,同時把施工對城市交通的影響程度減少到最低。
1施工期間交通組織目標和原則
1.1規劃設計目標
由于施工影響,現狀道路交通平衡被打破,交通組織就是通過道路時空資源的重新分配,使車輛在整個研究區域的路網上有序運行,從而最大限度地利用現狀道路資源,使車輛繞行時間最短;同時,最大程度地減小施工造成的社會、經濟以及環境影響。因此,交通組織方案的研究必須從路網分流著手,結合臨時道路管制措施和緊急情況下的交通組織方案,充分協調了交通與施工的關系。
1.2規劃設計原則
交通組規劃織設計是運用交通工程學的基本理論和原理,以交通安全、通暢、效率、便利及其與環境協和為目的,以交通系統的“資源”(包括時間、空間資源及投資水平)為約束條件,對現有和未來建設的交通系統及其設施加以優化設計,尋求改善交通的最優方案,道路施工工程交通組織設計應遵循以下原則[2]:
(1)“占一還一”原則
道路施工工程會直接占用道路空間資源,減低道路通行能力,因此,在施工過程中,在道路紅線允許的范圍內,盡量開辟臨時通行便道,盡量保證“占一還一”,還原現狀通行能力。
(2)行人、非機動車和公交車輛優先通行的原則
保證行人、非機動車和公共交通優先通行是“以人為本”、“公交優先”理念的重要體現。公交車輛原則上盡量不改道,以方便廣大人民群眾的出行,同時保證公共交通服務范圍的穩定性;如必須改道,應在原站點處提供指引性交通語言或直接向乘客宣傳。
(3)系統優先原則
交通作為一個系統,不僅要在單點通行效益得到保障,更應該考慮系統的整體性效益。交通改善措施要以整體系統效益最優為目標,不能以整個網絡的交通效益來換取單點效益。
(4)科學性與可操作性原則
綜合運用交通沖突技術、交通影響分析、交通配流、管理與控制等相關理論,力求施工期間交通組織方案的科學性;同時,施工期間交通組織的實施要求相關部門之間相互協調,要求研究成果應迅速反映到現實中,并產生良好的操作效果。
2施工期間交通組織規劃設計
2.1交通分析
施工期間區域的交通分析有助于區域交通組織方案的制定,可以針對不同的交通狀況采取相應的交通組織措施。在道路施工期間,對區域交通分析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
(1)施工路段分析。道路改建時通行能力的變化直接影響周邊區域的交通出行狀況,掌握道路原本交通流量的大小、沿線的交通出行狀況、交叉口的類型及服務水平,結合施工后道路服務水平的變化情況,分析施工路段的交通承載力。
(2)公交分析。公交作為居民出行的重要工具,施工期間對公交線路的維護和保證是體現“以人為本”的重要方面。甚至由于施工工程,公交線路受到影響,無法正常服務現狀居住片區。因此需要對公交環境分析,梳理受影響的公交線路及客流服務點,為后續公交線路調整及組織提供依據。
(3)交通分流分析。對區域的道路網絡和交通流的性質進行分析,從空間和時間上對交通流進行分流。可作為分流道路的路網是交通分流的基礎,以周邊區域分流道路網為基礎,根據不同交通流的出行目的選擇相應的分流路線。
2.2交通組織策略研究
2.2.1交通流分類
對于施工影響區域而言,按OD點所處位置,把交通流分為以下八類,如圖1所示[3]。①類為區域內交通;②類為跨區域交通;③類為隔區交通。此三類交通流的OD點中有一點是在影響區域內的,只要出行就會給區域內路網帶來壓力。但這三類交通流一般都會給該區帶來經濟貢獻,故區域內部的交通組織,除貨車、農用車之外,較少對這三種交通流采取禁限措施。④類為相鄰區域交通;⑤類為相鄰區域跨區域交通;⑥類為相隔區域交通;⑦類為穿越相鄰區域交通。一般進行區域交通組織時,這些都是參考因素,看是否因區域交通組織調整導致相鄰、相隔區域交通狀況發生惡化。必要時還需要對相鄰、相隔區域交通組織進行相應的調整。⑧類交通為穿區交通,此類交通流一般很少給區域內帶來經濟貢獻,而較多的是給區域帶來交通壓力。因此,對于施工影響區域的交通組織,主要是對此類交通的區域內部禁限和區域分流,減少此類交通對區域造成的交通壓力。
2.2.2交通分流措施
(1)路網分流
路網分流是為了減少施工干擾和交通干擾,保證施工安全和交通安全,把整個道路網絡作為一個有機整體,從區域路網分流的思路出發,保證施工期間的路網服務水平不致大幅度降低,使過境車輛提前轉移至交通量較小的其他道路上。
(2)交通便道分流
交通便道分流也可以叫平行道路分流,應理解為路網分流的特例,也就是施工路段的部分車輛轉移到平行道路上。平行道路一般應提前實施改造,提高分流道路的通行能力,增加安全保證措施,平行道路也可以為新建道路。該方式不易造成交通誤行,車輛繞行距離較短,對出行影響較小,多數情況下需要強制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