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9 | 會計審計
目前,我國鄉鎮衛生院管理實行院長負責制,這一制度的實行雖然對鄉鎮衛生院的管理工作產生了積極性的影響,但由此引起的會計監督制度上的問題也越來越突出,嚴重影響了鄉鎮衛生院的健康發展。因此,如何解決鄉鎮衛生院在會計監督制度建設上的問題,推進鄉鎮衛生院會計管理工作,提升會計監督作用,是當前鄉鎮衛生院會計管理中亟待解決的問題。
一、鄉鎮衛生院會計監督制度存在的問題
1.院長負責制制約了會計監督制度作用的發揮
鄉鎮衛生院之所以要實施院長負責制,主要是為了落實衛生院的經營自主權,這種制度在鄉鎮衛生院發展過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也存在很多弊端,該項制度導致現在鄉鎮衛生院的權利過度集中,對會計監督制度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部分鄉鎮衛生院院長對法律法規意識淡薄,在管理工作中忽視監督管理、民主管理,搞“一言堂”,我行我素,直接影響到了《醫院會計制度》和《醫院財務制度》的貫徹執行。致使鄉鎮衛生院會計管理工作混亂,會計信息嚴重失真,因會計監督無法到位,引起各種違法違紀現象屢屢發生。而且,院長的任期一般較短,對鄉鎮衛生院的發展不注重科學發展,只追求短期效應,部份院長忽視會計監督制度的存在,這是導致會計監督制度監督作用缺失的重要原因。
2.會計人員監督作用缺位
鄉鎮衛生院的會計監督工作根據《會計法》的規定應該由財務管理部門承擔,一般來說在鄉鎮衛生院沒有專門的會計監督機構和負責人,會計監督的職權是由財務管理部門成員共同承擔的。但鄉鎮衛生院的會計工作人員的業素質和水平普遍偏低,缺乏必要的會計監督知識,導致其工作與會計監督的職能要求相比相差甚遠。由于監督作用的缺失,致使鄉鎮衛生院院長的違法違紀行為缺乏最基本的監督和提醒,使一些管理者能夠明目張膽地以權謀私、損公肥私,嚴重損害了鄉鎮衛生院的利益。
3.會計監督職權缺失
會計監督職權劃分的關鍵是對資金管理,現在鄉鎮衛生院會計管理人員之所以無法真正的履行會計監督職能,無法對內部的一些違法違紀行為進行有效的監督,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職權劃分不合理。一些鄉鎮衛生院在監督制度建設中沒有明確賦予財務管理部明確的會計監督權限,這種情況下財務管理部門只有提取、發放、保管資金的等管理職權,對醫院財務活動、經營管理活動的監督也只限于憑證填制、記賬、算賬是否準確,在衛生院經營管理中資金的使用是否合理,是否合法,均無權過問。
二、鄉鎮衛生院會計監督制度對策
1.完善院長任用機制
完善院長任用機制是解決會計監督制度中存在問題的關鍵,在這一方面衛生主管部門在選拔鄉鎮衛生院院長的時候應該綜合考慮其政治素質、業務水平、領導水平、管理水平,公開、公正、公平的選擇最合適的人員。要與院長簽訂任期責任書,明確院長的任期內的目標、權限,以及相應責任,衛生主管部門要定期對院長的工作情況進行考察,衛生部門有權根據考核的結果確定該院長這一段時間內的工作是否合格,并就出現的問題進行糾正。院長任期結束以后,要實行離任審計制度,審計部門要對其任期內的經營管理、財務狀況、資產管理、任期目標的實現情況進行詳細的審查,有效的保證其在任期內正確執行各項政策、制度,確保鄉鎮衛生院的良性發展。
2.財務支出實行會審會簽
鄉鎮衛生院應該在制度建設中明確財會人員的會計監督職權,明確其監督的職權范圍與形式。為了鄉鎮衛生院應該成立會審會簽小組,按照計劃安排進行會審會簽,詳細審查醫院經營管理過程中各種票據及經濟行為的真實性、完整性、合法性。對于會審會簽過程中發現的問題要及時排查和修正,保證財會信息的真實性、可靠性、及時性。對于鄉鎮衛生院經營管理中重大事項、重大決策和重大財務支出、固定資產投資、醫療設備采購等,需經院務會討論通過。
3.治理會計工作秩序提高監督效果
第一,要強化鄉鎮衛生院會計從業資格管理,杜絕無證上崗,加強會計人員的專業知識、法制教育等方面的培訓力度,強化從業人員的監督責任意識;第二,要不斷探索會計監督制度建設方法和形式,從制度建設中完善鄉鎮衛生院的人員流動機制,避免集權制對會計人員行成制約。第三,要提高會計人員政治和業務素質,使他們增強辨別是非、真偽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適應新形勢的要求,不斷強化從業人員的會計監督責任意識,制定會計監督崗位責任制,明確其監督職能、內容和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