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9 | 醫學
臨床實習是護理教學的重要環節,是護生從學校走向社會的第一步,也是護生多元化角色的開始,是在特定環境中培養護生職業道德、專業技能及臨床思維的重要手段和過程。科學合理的管理好護生的臨床實習,使他們圓滿地完成實習任務,為社會輸送合格的護理人才,是護理教育者和管理者值得深思的問題。本文結合我校實際情況,就如何科學、合理的管理好護生的臨床實習做以下分析總結。
1做好實習前的準備工作是提高實習質量的前提[1]
臨床實習是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過程,是培養護生獨立工作能力及循證護理能力的重要學習階段,也是護生走向社會、服務社會的開始[2]。為幫助護生盡快地適應臨床工作環境和護士角色,我們實施了學校和實習醫院的雙重管理,在近3年的探討和改革中,取得了較為滿意的效果。
1.1學校的準備工作
1.1.1護理技能強化及考核護理是一門實踐技能較強的專業,在實習之前,根據教務處實訓科的安排,護理系制定出學生護理技能強化訓練表,訓練的內容主要有:內外科、婦兒科及基礎護理的常規技術操作,訓練結束后,根據評分標準對學生進行考核,考核合格者方可進入臨床實習,對不合格的同學進行重新培訓考核。
1.1.2職業素質訓練護生進入臨床實習,不僅代表著學校的形象,而且代表著醫院的形象。所以對即將實習的護生,護理系安排相關的老師以講座的形式為他們復習已學過的護理心理學、護理社會學、護理法律法規等相關知識。開展護理禮儀的訓練,規范護生的儀表儀容,教其懂禮節、知儀式,培養良好的言行舉止[3],并組織學生討論怎樣將職業道德規范和準則貫穿在實習過程中,如何將心理學知識用到臨床實踐中去做好病人的心理護理[4]。從而進一步加深學生對護士職業形象和護理工作性質的理解。
1.1.3溝通能力的訓練溝通是指個人、組織、社會之間的信息傳遞、接收、分享和雙向交流的過程[5],對人們生活的影響是廣泛而深入的。特別是在護理工作中,護士的一言一行都會對病人的心理產生極其重要的影響。為加強護生的交往和溝通能力,我們特增加了有關溝通方面知識的學習和訓練。如:學生根據護理系老師編寫的情景劇,模擬醫院的環境,同學與同學之間互為角色進行排練,經過一段時間的練習以后,將情景劇表演給老師和低年級的學生觀看[6]。這種方式方法不僅調動了表演者學習的積極性,而且對其他同學起到事半功倍的示范作用,表演者和觀看者從中也體會到了溝通的重要性。
1.2實習醫院的準備工作
1.2.1選定管理和帶教人員
實習醫院護理部指定一名副主任專職或兼職負責實習生的臨床教學工作,每個片區(如大外科、大內科)選出一名教學大組長,每個病區又選出一名教學小組長,層層負責護生的實習管理工作。病區根據實習生人數的多少選出相應的帶教老師,一般由大專以上學歷,經驗較豐富的護士擔任帶教老師。帶教老師要有良好的醫德醫風、高度的責任心,具有扎實的理論基礎和精湛的護理技術。并定期對帶教老師進行測評,檢查其帶教能力,決定是否繼續帶教。
1.2.2制定帶教計劃
實習醫院護理部根據校方提供的護理專業臨床實習大綱制定學生實習的具體教學計劃,內容包括:實習生的崗前培訓、實習輪轉表、護理部教學查房的時間表、全院專題講座和操作示范時間表,護理技能考核評分表等。
2注重過程管理是提高實習質量的核心
2.1崗前培訓
學生從學校進入實習醫院,醫院對他們來說是一個陌生的環境,容易產生焦慮、恐懼等心理。為幫助學生盡快適應醫院環境,護理部組織了崗前培訓,培訓時間為2d,培訓的主要內容有:醫院的概況及有關規章制度、護士的素質要求、實習生管理制度、醫療糾紛與護理差錯的防范、護士的職業防護等。培訓結束以后,學生進行考試。通過考試,護理部了解實習生對有關規章制度掌握的情況,做到心中有數。
2.2臨床帶教
實習過程實行三級管理體系:護理部———片區教學大組長———病區教學小組長。護理部負責學生實習過程的整個調控;片區教學大組長負責本片區不同病區實習生的管理,在護理部與不同病區之間起到了橋梁的作用;病區教學小組長具體負責實習生的管理工作。一般情況是一對一的帶教,最多不超過2名實習生,并根據護生的學歷層次不同,帶教的方法及側重點不同。如本、專科生知識面較廣,可選擇理論基礎較扎實,臨床經驗較豐富的護士帶教,在帶教的過程中可將重點放在護理管理(可安排護理部實習時間)、專科護理、護理查房及患者的健康教育等,力求在實踐中鞏固所學的知識;中專生實習重點可考慮放在病人的生活護理,基礎護理技能操作及常規專科護理操作上,在本、專科生護理查房及對患者進行健康教育的時候,可讓中專生跟隨其后,了解更多的專業知識[7]。另外,在整個實習過程中,帶教老師都要重視學生操作技能的培養,要求規范性,嫻熟性,做到放手不放眼讓其工作,培養其獨立思維和工作的能力。
2.3實習質量評價
2.3.1“實習質量監控小組”評價
為加強實習生的管理工作,醫院成立了“實習質量監控小組”,組長由護理部負責學生實習的副主任擔任,在實習生轉科之前,對所有病區的帶教質量進行評估。評估時按一定的考核評分表對病區的帶教質量進行綜合考評,并將每個季度各科室的考評結果進行公示。對分值較低,達不到要求的科室,要求他們提出整改意見,并限期整改。
2.3.2對帶教老師評價
學生轉科之前,按護理部設置的評價表,以不記名的形式對帶教老師進行評價。評價的內容有:帶教態度、職業責任心、基本理論知識、實踐操作技能及對帶教計劃的落實情況等,并將評價表直接交到片區教學大組長處,大組長及時匯總后,將信息上報護理部,同時將信息反饋給帶教老師,以便改正不足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