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9 | 圖書檔案
在我國全面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背景下,“三農”圖書出版也迎來了全新的機遇與挑戰,而對于出版單位來說,協助“三農”圖書的出版、促進農村文化建設則是出版單位的重要責任。近些年來,我國相繼出臺了多個關于“三農”工作的指導文件,予以“三農”圖書出版以大力的政策支持,特別是在廣大媒體的廣泛宣傳之下,“三農”出版物也在不斷的增量,然而這種大幅度的增量背后仍然存在許多隱憂。許多出版社視“三農”圖書為一個全新的經濟增長點,但是在大家跟風出版的過程中,我國的農村圖書市場卻十分冷清。因此,我們必須要積極審視當前“三農”圖書出版的相關問題,冷靜頭腦,拿出合理的方案爭取盡快解決問題。
一、“三農”圖書出版中存在的問題
(一)“三農”圖書的出版量不斷增長,但仍無法滿足實際需求
近些年來,在我國推新農村建設的過程中,出版界在認真貫徹黨中央對于三農問題的重要決策后進一步增加了“三農”圖書的出版。時至今日“三農”圖書出版總量逐步增長,截止2009年的3月份,三農圖書與08年同期相比增加了59種。我國首先是個農業大國,農民數量為9億,可以說在廣大農村中蘊含著巨大的商機。盡管每年我國大約要出版三農圖書20萬種,但圖書出版的比例與人口基數相比仍然遠遠不夠,目前的三農圖書出版量很顯然無法滿足農村當前的對于三農圖書的現實需求。
(二)農村圖書市場流通不暢,發行、銷售均受阻
我國農村地域分布較廣,跨度較大,人口分布并不集中,特別是一些經濟欠發達地區還存在交通不便的問題,這就使得圖書發行網點十分分散,發展困難。此外,銷售渠道和農村市場不相符也是農村圖書銷售受阻的一大原因。新華書店是“三農”類圖書的主要銷售渠道,但是通常新華書店的網店最低到縣一級,真正的農村地區是無法見到新華書店的,廣大農民由于銷售網點的分布不均而無法方便快捷地買到所需圖書。反之往往是出版社出現了大量的庫存書積壓。
(三)重復出版現象嚴重、三農圖書結構不合理
三農圖書目前的出版量要占據農業科學類圖書的達70%以上,這些出版物中有大部分與農業技術相關,多數集中與養殖和種植這兩大內容上,這種現象直接造成了各地科技出版社的重復出版,這也側面地說明了我國的出版單位在出版“三農”圖書這一工作上始終存在著一種錯誤認識,簡單地說就是將農村讀物和農業科技類讀物劃上等號,只要提及“三農”出版,就必須是種植或者是養殖,而大大忽略了廣大農民讀者朋友的精神文化需求。
二、新形勢下促進“三農”圖書出版的具體對策
首先,要提高思想認識。“三農”圖書出版工作者必須要首先提高思想認識,充分認識“三農”圖書對于社會發展的巨大價值,要帶著對農村事業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深入到田間地頭,扎根于農民生產和生活的實際,了解農業、農村與農民的實際需要,才能更好地確定出適應“三農”發展需要的選題。才能緊扣市場脈搏,首先經濟和社會效益的雙贏;其次,政府主導,將市場還原到競爭層面。我們要想培育農村持久的圖書市場,仍然需要政府協助出版單位通過前期資助出版以及后期政府采購等方式加大政策和資金上的必要投入。通過政府采購或政策性補貼途徑來拉動企業提供公益性產品則是持久有力的方式之一。在農村事業的推進中,農村圖書市場仍然要以實行政府調控為主,輔助以合理的市場調節;最后,要創新選題形式。當前我國農村產業結構呈現多元化態勢,因此圖書的種類也應該涉及到更多的內容,但考慮到農民的實際購買力,因此要盡量調整價格,出版專項技術類的小冊子,吸引農民朋友購買閱讀;另外要結合農民讀者的閱讀水平而盡量重點描述“怎么做”;要用農民朋友喜聞樂見的形式如圖片或插圖等等,輔助以文字說明。盡量有針對性地設計空白處,方便讀者隨讀隨記。
結束語:綜上所述,在新時期的新形勢下,為三農圖書出版創造一個良好的大環境是至關重要的,這不僅關系到農村人口綜合素質的提升,關系到農村經濟的發展,更關系到我國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最終成敗。因此,我們必須要深入考察和研究當前農村文化的實際需求,爭取出版的圖書內容更加貼合農村群眾的生產和生活,能夠真正滿足廣大農民朋友對于知識和技術的渴求。我們必須始終將三農問題置于首位,明確自身的重要職責和使命,做好三農圖書的出版工作,并最終形成廣大農村良好的閱讀風氣,從而推進農村文化建設的快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