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9 | 英語教學
一、引言
根據我國教育部的規定,從小學開始就開設英語課,是9年義務教育的必修課。少年兒童是人的智力發展最重要的黃金時期,有極強的可塑性。因此,是學習英語的關鍵時期。這個時期,英語的好壞,往往決定一個人英語學習的成就,重要性不言而喻[1]。教師應該根據兒童的特點,采用合適的教學方式,通過在看看、說說、玩玩等過程中,培養孩子的英語語感,為以后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現在的21世紀的學生較過去的學生有了許多不同,這就要求我們教師要轉變傳統教學觀念,采用合適的教學策略。英語老師是做好新時期英語教育的關鍵。
二、小學英語教學策略
“重視激發和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引導學生樂于用英語進行簡單的交流。把教學重點放在培養學生用英語進行交流的能力和興趣上。”這是在《小學英語課程標準基本要求(試行)》中有明確規定的。這就要求我們教師,改變傳統填鴨式的教學方式,采用言語實踐的方式,寄教于玩,保持積極的學習熱情,真正與兒童的心理相適應[2]。
1.培養濃厚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學生學習的原動力,對小學生尤為重要。學生的積極性不是天生的,是靠學生培養興趣后養成的。小學生的抽象思維還不完善,容易分散注意力,被色彩鮮明、直觀生動的東西吸引。我們可以把教學內容寄予色彩鮮明、直觀生動的事物上,把握好這一點,教師就能變被動為主動,取得好的效果。例如,動畫片教學。孩子們對動畫片有著天生的愛好,動畫片化的教學內容易于被學生接受,還能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望,有著良好的教育效果[3]。此外,在課堂上采用模擬表演、語言交際等教學手段能激發出學生的積極性,亦可在課后時間組織競賽,激發學生的主動性。
2.創造良好的教學環境
學習語言需要良好的語境,即學生所處的語言環境。語言環境能夠幫助學生快速、方便、有效的學習語言,最好的例子莫過于兒童學習母語。老師是語言環境的創作者,如何創造出充滿童趣,引人入勝的語境,則是英語老師的必修課。教師要在遵循語言學習的規律的同時,充分激發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千方百計地運用各種方法,在良好的語境中幫助孩子學習、使用英語,在不知不覺中培養學習的英語水平和英語學習興趣。
3.激發積極的心理氛圍
在日常教學活動中,教師不僅要教學生英語知識,還要幫助建立積極的心理氛圍,讓學生保持強勁的學習動力,想學、要學、會學英語。教師要經常鼓勵學生,真誠的對學生說:Verygood!Youspeakmuchbetternow!Howcleveryouare!Youdoagoodjob!讓學生在樂觀向上的氛圍中學習英語,踏踏實實的一步步前行,獲得樂趣和信心的同時收獲知識。對于學習上有困難的學生,要耐心開導,爭取讓他們跟上步伐,建立學習好英語信心。對于犯了錯誤的學生,要采取合適的方式進行教育,Youdbetter...IsitOK?而不能采用Youmustn’tdo類的口吻,不能讓學生產生厭學的信心[4]。
4.改變傳統的教學方法
傳統的小學英語教學,多采用講、背結合的教學方式,即老師講解單詞、語音、詞匯、語法,然后學生背誦。長久下去,教師和學生都會產生厭煩的情緒,教、學不能互漲。這是由于傳統的教學方法沒有抓好小學生學習英語的特點。小學生具有模仿能力強,求知欲強,表現欲望強,好奇心強,記憶力好,心理壓力小等特點,這是小學生學習英語的優勢。傳統的教學方式講解枯燥的語法和機械背誦,完全不符合小學生學習的特點,讓學生失去了學習的興趣。所以要想發揮出小學生學習語言的優勢,就必須要改變傳統的教學方式。比如可以采用“動、聽”結合的方式。寄教學內容與動作和游戲,用生動形象方式,讓孩子在玩的同時增長知識。在學習器官名稱時,可以做“drawpicture"(畫畫)的游戲,由一位同學畫出器官,下一位同學說出此器官的英語名詞。依次循環,直到畫全器官為止。又如在講起立、坐下、向左轉、向右轉等短語時,讓學生分組站好,依照老師指令做動作,做的又快又準的小組獲勝[5]。設計這些游戲,要根據教學內容,但其形式的宗旨都是生動有趣、直觀形象,變無聊為有趣,便于記憶。總之,教師要采用聽、說、唱、表演、觀看等多種教學方法代替傳統的教學方法,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形成語感并提高英語表達的能力。
三、總結
時代在變化,素質教育在有序推進,教學改革已全面推開。教師要改變觀念,采用更符合現代小學生的新策略,探討和發掘別開生面、別具一格的教學思路和教學模式。雖然小學生的英語內容難度不大,但卻是英語學習的基礎,是將來英語學習的基石[6]。在此階段,教給孩子們的發音,學習方法,學習能力,已經學習信息都將直接關系到學生日后的英語學習的成敗。小學英語教師必須順應時代的發展,積極改變教學思路,在教學方法,課程設計等方面都下苦工,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總結出更加有效的教學策略,為小學英語教育事業作出應有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