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9 | 財務管理
在新時期經濟熱潮的帶動下,我國行政事業單位的國有資產儲備也隨之不斷豐富壯大著。經過國家出臺的一系列相關管理辦法,行政事業單位的財務管理工作在現階段已經取得了一定程度的進展。但就如何推進我國行政事業單位的財務管理走上法制化、科學化、合理化的道路,還是一項優待探究解決的問題。
一、加強行政事業單位的財務管理是適應時代經濟發展的前提
加強對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系統的管理對行政單位所涉及到的各個部門、各項事業的發展都有著很好的促進作用。對行政單位適應新時期社會主義經濟、財政事務都有著極其重要的推進作用。長久以來,因為部分行政事業單位由于對財務管理方面的工作不慎到位以致于在賬目、資源、工作效率等諸多方面出現了一系列的問題,重點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管理觀念不明確、任務緩急輕重劃分不明
很長時間以來,我國對行政事業單位的支持形式主要以單純的撥款形式進行著,而對具體的款項支出安排等實際實踐事宜并未作出明確的指導性的規定。這種不夠明確的支持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就導致了許多下屬單位對下撥款項的處置工作缺乏規劃能力與責任意識。單純地重視對資金的爭取,卻忽略了對財務的合理安排流程。于是就直接導致了各單位對自身所擁有的資產數目不甚了解,所存賬目與實際情況不符,剩余財產限制或流失,也導致了國家財政監管部門無法掌握到國有資產的切實存量,為監管部門的工作增添了許多不必要的麻煩。
(二)管理制度沒有得到重視,相應章法沒有被落實到實際
不多行政事業單位在工作過程當中產生的諸多矛盾問題基本上是由于對相應的相關章法、制度執行的不到位,或者是各個部門之間合作不夠和諧所造成的。首先,由于缺乏對相關制度的按章辦事,許多具體款項賬目都得不到與實際操作的核實,這就導致了財會等財產管理人員對所負責領域資產的實際情況并不夠了解;其次,對資產的處理過程沒有嚴格遵照合理的流程、沒有依照應有的規定進行;再次,對于一些拍賣項目缺乏保障部門的監管;另外,對于一些外來資金沒有安規納入單位賬目,而出現了大量的帳外資產。以上諸多問題不僅導致了家底不清、賬目不實,還造成了責任不清等問題,極易導致許多不必要的財產損失。
(三)對國有財產的管理缺少有力的監管制度
1.多方管理、分工不明確的問題
現階段,財政、國資等許多監督部門都對行政事業單位的國有資產有著一定程度上的監管。他們都對國有資產的數額、流向有著監管責任,但是由于各個部門始終都是遵照著各自獨特的管理辦法進行工作的,彼此工作形式各有差異且有達不到相互配合。于是就導致了多方監管卻又管理不善的局面。
2.注重形式、忽視效果的問題
這種問題具體體現在重視管理權力的歸屬問題、重視自己預算的編審,而輕視具體監管責任的明確落實、忽視資產與財務管理之間的有效結合,于是就導致了資產清查形同虛設的現實狀況。
3.審計監管不到位的問題
因為諸多負面因素的影響,審計監管部門沒有實現其應有的存在意義。許多底層行政部門在審計工作當中被忽視,進而導致了審計工作“真空”地帶的出現。
二、從多方面入手、多角度出發加強行政事業單位的財務管理是解決問題的有效途徑
(一)構建一套完備的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體制是實現有效性管理的關鍵
1.制定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的相應規章制度
要為行政事業單位指定一套完善的管理規章制度,首先需要依照合理的流程處理好財務管理當中每一個環節的工作任務。其次則是要將財務、管理、資金使用等三個部門作為重點建設對象,使者三個部門分擔做好各自部門的重點任務的同時與其他兩個部門相互配合、相互制約,共同擔負起對國有資產的管理任務,使資產的安全得以保障。
2.規范行政事業單位資產的配置規范
行政事業單位的資產配置應該遵循法律、科學、實踐經驗等三項標準去進行。從實際需求出發,嚴格依照相關法律法規,進行科學合理的配置。以盡量低的成本達到實際目的。
3.建立起健全、有效的國有資產預算制度
擴大對行政事業單位所占據的國有資產的掌控力度,構建健全、有效的國有資產預算制度是一種對財務管理的重要辦法,也是處理現階段財務系統中所存在的諸多問題的一項有效方法。
(二)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信息網絡化動態管理是加強資產管理的重點
1.充分利用網絡的大容量、高速率、高準確度等諸多特點,對各單位所擁有的國有資產進行一系列徹底的清查,并做出一套完備的備案。
2.隨時利用網絡信息可動態管理的優勢,隨時對每一筆資金移動做出及時準確的記錄,并定期進行核算。這樣才能有利于全面、準確地掌握單位對國有資產占有、使用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