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9 | 文化產業論文
產業發展必須吃透政策
自2009年國務院出臺《文化產業振興規劃》,到2011年十七屆六中全會明確文化產業在國民經濟發展中的重要地位。“創造新的經濟增長點,將文化產業作為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的重要支點,以及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重要著力點。”成為國家振興文化產業的重要精神。國家首次提出文化產業成為國民經濟發展轉型的重要支點;其次是構建現代文化產業體系,發展壯大出版發行、影視制作、印刷、廣告、演藝、娛樂、會展等傳統文化產業,加快發展文化創意、數字出版、移動多媒體、動漫游戲等新興文化產業;發掘城市文化資源,發展特色文化產業,建設特色文化城市;推動文化產業與旅游、體育、信息、物流、建筑等產業融合發展,增加相關產業文化含量,延伸文化產業鏈,提高附加值。
我們看到,演藝、娛樂與樂器行業發展直接相關,樂器企業不得不參透國家的宏觀政策,求得發展的新機遇。調整文化產業的內部結構和格局,勢在必行,從而形成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共同發展的文化產業格局。包括目前的文化產業集團的股權改制,樂器行業如何在文化產業的體制變革中謀求生存發展的新支點,值得行業同仁審慎考量。如何擴大文化消費,拉動內需經濟增長。像我國的樂器制造業與琴行,都與百姓的樂器消費直接產生關聯,但除此固有的經營模式,是否還有其他經濟增長模式帶動行業發展,促進國民的樂器產品消費,值得所有樂器同仁深入思考的因素。從多項政策內容看,國家開始研究文化產業體系建設。各地都在抓住機遇,確立文化產業發展的產業新格局。
如何搭載文化產業快車
如何搭載文化產業發展的快車,是所有樂器企業深思的宏觀經濟問題。借鑒國際文化產業發展的成果,像英國對一旦出現的新興文化產業項目都會即時進行政策扶持,美國已經創立了非常完善的文化產業消費市場。日本的官產學一體化發展,由政府提供法律保障和政策支持,學術和研究機構負責提供市場預測、發展前景等信息支持。企業通過與政府和研究機構合作謀求文化產業發展。還有韓國政府大規模支持籌建文化產業園區建設。
我國文化產業的發展模式介于日本和英國中間,通過產業研究和出臺相關政策,通過產業園區促進文化產業的相關發展。話說我國文化產業發展趨勢,嘉興服裝設計產業與羊毛衫產業結合,成為文化產業與傳統產業的帶動性典型案例,通過教學、培訓等文化項目,留住想到嘉興創業的設計人才,同時在當地形成了創意文化產業集群,專項為羊毛衫產業提供創意文化設計服務。當地政府為此免費為設計人才團隊提供辦公場所。創意文化產業與傳統產業的結合形成了新的產業業態。我們逆向思考,樂器產業能與何種產業結合產生帶動作用,這是所有樂器從業者需要開動腦筋出創意新思路的時候了。甚至企業的產品研發、流通以及服務能否與其他產業結合,形成帶動作用呢?未來市場,文化產業與傳統產業的結合必定越來越強,文化產業與消費市場的拉動性也必定越來越強,像當前的餐館打出的文化牌,如現在流行的學生主體餐廳、道家佛學主題餐廳等等,餐飲行業都在思考如何引進文化產業元素,刺激客戶的消費。樂器行業如何從會展交易,或者行業創意活動刺激消費,樂器行業到底以何種姿態和方式直接面對消費市場,都是商家思考的經營課題。再有文化產業與相關產業的創新性。像北京的798藝術區,從廢舊的工業區發展成為北京現代文化的符號,內容涵蓋藝術品交易、會展、藝人經紀等等,工業旅游創意文化產業、餐飲行業多元結合,798藝術區堪稱是一個經典案例。我們早前曾說,樂器行業屬于輕工小行業,但如何與其他行業進行創業結合,開創新的生存業態呢?像最初的樂器培訓市場,最初是教師家庭化一對一教學,但如果想把產業做大,是否考慮與幼兒消費產業,與社區和其他文化產業園區進行創意結合,這都是一些亟待開發的市場新課題。
給資本重組賦予新的概念
現代的樂器企業是停留在產品戰略中苦苦求生嗎?還是深入思考如何與同行進行市場競爭,還是思考集合行業資源優勢,進行合作并購重組。還是通過上市融資,股權開放,吸納民間資本,進駐資本運作市場創新發展。企業如何客觀認識和利用現有資源,是企業經理人必須要做的功課。作為勞動密集型產業,樂器企業未來發展是否要深入考慮產品研發和細分,中國的大部分樂器企業還停留在中端發展時期,面對中端消費市場,如何進行產品細分,值得所有樂器企業考慮。其次是樂器品牌,企業如何從推銷、營銷再到品牌戰略發展,是所有企業發展中面對的品牌戰略問題。
面對未來文化產業發展。如何進行特色文化引領、都市文化推動、文化項目帶動,產融結合促進多項策略,創意文化產業到底以何種形式吸引資本進駐,完成創意產業的業態的開發與經濟建設。中國文化產業與經濟一體化是必然趨勢,中國已進入了文化產業消費階段,市場蓄勢待發,文化產業園區是文化產業發展的主要載體.也被視為衡量文化產業發展水平的重要標準之一。面對新的政策環境,樂器行業對形勢應有全新的研判。
面對國家的宏觀政策,樂器企業的經理人應該跳出行業看行業發展,吃透國家文化政策,對企業和文化創業產業的結合進行研判。樂器企業經理人能否跳出傳統的制造、營銷和服務思維,與國家宏觀政策相契合,創造企業經濟發展的新亮點。
當前的中國樂器行業發展,風險與機遇并存,國際經濟形勢仍不容樂觀。國際市場面臨更多的競爭壓力,中國宏觀經濟在轉方式、調結構的過程中經濟增長速度減緩,中國樂器行業在國際貿易過程中的競爭態勢將越來越嚴重。樂器企業要思考如何在國際貿易的發展與爭端中不斷站穩腳跟,求得長足發展。但我們依然要看到中國樂器市場存在的機遇,首先是內需消費市場的拉動力,國內中產階層的迅速擴大,文化產業的新政不斷出臺,多種要素提示文化消費市場的波峰期還沒到來,中國區域經濟發展由不均衡向均衡發展,市場仍有巨大空間。國家在刺激經濟發展與消費轉型過程中,我國人口基數大,內需市場強大,國家定會關注拉動內需市場的消費,由此來看,樂器行業發展還是存在眾多機遇,關鍵看企業如何駕馭和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