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延后大棚蔬菜主要有辣椒、茄子、番茄等茄果類蔬菜和黃瓜、西葫蘆等瓜類蔬菜,在湖南省,一般7月下旬至8月上旬育苗,8月下旬至9月上旬定植,定植緩苗后相當長一段時間,大棚內溫度高、光照充足,隨著晝夜溫差逐漸加大,既有利于蔬菜生長,也有利于根莖部病害、病毒病、細菌性病害等的發(fā)生。在生產上主要是通過加強田間管理,控制發(fā)病條件,切斷傳播途徑等進行預防,一旦發(fā)生病害,應及早發(fā)現(xiàn),并在發(fā)病初期及時選準藥劑控制。
《耕作與栽培》(雙月刊)創(chuàng)刊于1983年,由貴州省農作物學會、貴州省農業(yè)技術推廣總站主辦。本刊為地方性農業(yè)科普刊物。以應用為主,宣傳普及農業(yè)科學技術知識,培養(yǎng)和造就農業(yè)科技人才,探討和研究農業(yè)生產的主要途徑,重大技術改革,力爭農業(yè)高產、穩(wěn)產、高效率低消耗,新的栽培技術研究報告,典型經(jīng)驗總結,試驗研究報告,科技成果,專題講座,知識介紹,工作方法和有關論文,譯文,國內外農業(yè)科學新技術新方法新動向。
一、做好根莖部病害的預防工作
導致秋延后大棚蔬菜死棵的侵染性病害主要有疫霉根腐病、腐皮鐮孢根腐病(圖1)、莖基腐病(圖2)、枯萎病等土傳病害。疫霉根腐病和莖基腐病主要危害苗期蔬菜的根莖部。腐皮鐮孢根腐病、枯萎病等主要危害開花結果期的植株。
1. 加強田間管理
根莖部病害的發(fā)生,主要與定植過深、澆水過多、地膜覆蓋過早等管理不當有關。例如,定植初期為了促進幼苗的快速生根和緩苗,定植水和緩苗水的水量過大,遇到定植過深的情況,植株莖基部埋在土壤中,水汽向上揮發(fā),莖基部溫度很高,常使表皮組織受到破壞,引起病害侵染;有的菜農在蔬菜定植后不久就覆蓋地膜,水分蒸發(fā)引起地面濕度大,膜下溫度高,使莖基部病害大發(fā)生。因此,為了預防秋延后蔬菜病害發(fā)生,定植一定不能過深,最好是起壟定植;澆水時切忌過量,尤其不能讓水面漫過壟頂浸到莖基部;定植后的高溫階段也不要急于覆蓋地膜,必須待高溫期過后再覆蓋。
2. 正確用藥防治
根莖部病害發(fā)生時,前期癥狀表現(xiàn)不明顯,當發(fā)現(xiàn)癥狀時,往往已經(jīng)非常嚴重,由于灌根防治時藥物被土壤隔離、吸附,很難直達病灶,因而防治效果不佳。防治此類病害,一般可選用甲基硫菌靈(或惡霉靈等)+氰霜唑(或霜霉威)+含腐植酸、海藻酸或甲殼素的水溶肥料等一起灌根。若是根莖部受害,應著重噴淋莖基部;若是根部受害,應扒開根部,通過挖穴灌根或使用專用灌根器直接將藥劑施到根部。灌根前后不要澆水(灌根前澆水會加速病原菌的傳播;灌根后立即澆水則會降低土壤中的藥液濃度,影響防病效果,有時會造成漚根,加重病害的發(fā)生)。若必須澆水,至少要在灌根后7~10天進行,結合澆水沖施枯草芽孢桿菌、哈茨木霉菌等微生物菌劑,增加土壤中有益菌數(shù)量,提高植株抗病性。
二、采取多種措施預防病毒病發(fā)生
病毒病(圖3至圖6)的防治,應采取以多種措施降溫防旱、及時殺滅傳毒害蟲、壯根養(yǎng)葉提高抗病性、提前噴藥預防等措施為主,防大于治。
1. 多種措施降溫防旱
秋延后大棚蔬菜定植期在8~9月,高溫干旱天氣較多,大棚內溫度很高,是病毒病高發(fā)的適宜環(huán)境條件。定植后,應通過設置遮陽網(wǎng)、噴灑降溫劑等措施降低大棚內溫度,同時要合理澆水、均衡澆水降溫,不宜過度控水蹲苗。
2. 及時殺滅傳毒害蟲
病毒病主要依靠蚜蟲、粉虱等傳播蔓延,因此要及早防治傳毒害蟲。定植前,應及時清除大棚內外的雜草,降低蟲源基數(shù),并在裙膜口和大棚門位置裝好防蟲網(wǎng),大棚內張掛粘蟲板,發(fā)現(xiàn)蟲害及時用藥防除。
3. 壯根養(yǎng)葉提高抗病性
幼苗定植后,應及時適度蹲苗、適當控水控肥、中耕劃鋤除草,在保證幼苗不受冷害的前提下,大棚膜早揭晚蓋,拉大晝夜溫差,促進根系深扎,促使植株健壯生長。在結果期,要及時疏花疏果、合理留果、及時追肥,高氮型大量元素水溶肥與高鉀型大量元素水溶肥交替追施,生長中后期注意隨水沖施含腐植酸、海藻酸或甲殼素的水溶肥料養(yǎng)根促根,并結合葉面噴施氨基酸類,含硼、鈣等中微量元素的葉面肥,養(yǎng)根和護葉經(jīng)常進行,有利于植株健壯生長,提高抗病能力。
4. 提前噴藥預防
可選用寧南霉素+氮苷?嗎啉胍+細胞分裂素+殼聚糖噴霧,鈍化病毒,誘導作物產生抗性,調節(jié)植株生長,間隔7天噴1次,連續(xù)噴2~3次。
三、及時防治細菌性病害
秋延后大棚蔬菜栽培以細菌性病害發(fā)生較多,且難以用藥防治,因此最好提前做好預防。一旦發(fā)現(xiàn)發(fā)病,應選用對癥藥劑及時防治。
1. 正確識別病害癥狀
細菌性病害通常有一些典型癥狀,如流膿、流膠、有潰瘍、有軟腐,容易引起蔬菜突然萎蔫,其中一部分引發(fā)腐爛后常散發(fā)出明顯臭味。沒有霉狀物等病原物,多表現(xiàn)為腐爛,葉片上生小點,后期或匯合成大斑,一般病斑之外有暈圈。
在生產上,發(fā)生較多的細菌性病害主要有番茄細菌性斑疹病、番茄細菌性髓部壞死病、番茄軟腐病和黃瓜細菌性角斑病等,可通過一些簡易的識別要點及時辨別,并提早用藥防治。比如,番茄細菌性斑疹病(圖7)主要癥狀為葉面出現(xiàn)深褐色至黑色斑點,發(fā)病后期小病斑擴大成大塊黑斑;番茄細菌性髓部壞死病(圖8)癥狀表現(xiàn)為髓部變褐壞死,莖外生不定根、萎蔫;番茄軟腐病(圖9)癥狀表現(xiàn)為莖基部或枝條、果肉等腐爛,外部保持完整,內部有惡臭味;黃瓜細菌性角斑病(圖10)主要癥狀表現(xiàn)為病部初期呈水浸狀,病斑受葉脈限制呈多角形,背面有乳白色菌膿,后期易穿孔。
2. 通過加強管理預防病害發(fā)生
主要是通過加大通風口、延長通風時間、覆蓋遮陽網(wǎng)或噴灑降溫劑等措施控制大棚內的溫濕度。在進行整枝理蔓、摘葉吊蔓等機械操作時要注意減少植株傷口;在陰雨天氣或澆水后植株體內含水量大時不要進行整枝打杈等操作;整枝打杈時注意力度不宜過大,同時將留在植株上的葉柄、果柄留得長一些,給病害侵染莖稈留出時間;瓜類、豆類蔬菜在進行吊蔓時,要順勢吊起,不可強扭,避免導致莖稈開裂。
3. 發(fā)病后及時用藥防治
發(fā)病前期或初期,可選用新植霉素4 000倍液,或3%中生菌素可濕性粉劑800~1 000倍液,或2%寧南霉素水劑500~700倍液,或88%水合霉素可溶性粉劑1 500~2 000倍液,或2%春雷霉素水劑500倍液,或0.5%氨基寡糖素水劑600倍液等噴霧防治,6~7天噴1次,連續(xù)噴3~4次。
對于已經(jīng)感染細菌性病害的蔬菜,可選用77%氫氧化銅可濕性粉劑800~1 000倍液,或27.12%堿式硫酸銅懸浮劑800倍液,或14%絡氨銅水劑300倍液,或20%松脂酸銅乳油1 000倍液,或30%氧氯化銅懸浮劑600倍液,或86.2%氧化亞銅水分散粒劑600~800倍液,或20%噻菌銅懸浮劑500~600倍液,或20%噻森銅懸浮劑300倍液,或30%硝基腐植酸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或30%琥膠肥酸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50%氯溴異氰尿酸可溶性粉劑1 500~2 000倍液,或36%三氯異氰尿酸可濕性粉劑1 000~1 500倍液,或20%噻唑鋅懸浮劑400倍液,或20%噻菌茂可濕性粉劑600倍液等噴霧防治。頻繁使用銅制劑很容易造成植株抗藥性的產生,因此在田間施藥時,銅制劑最好與其他藥劑輪換使用,既提高藥劑使用效果,又可降低抗藥性風險。
四、科學防治葉部病害
秋延后大棚蔬菜葉部病害,瓜類蔬菜上有霜霉病、細菌性角斑病、靶斑病、白粉病、蔓枯病、炭疽病等,茄果類蔬菜上有灰葉斑病、炭疽病、白粉病、葉霉病等,要在搞好田間管理的基礎上,經(jīng)常巡視大棚,于病害發(fā)生初期及時用藥防治,防止病害泛濫成災,增加防治難度。
1. 霜霉病(圖11)、細菌性角斑病
可選用88%水合霉素可溶性粉劑2 000倍液,或3%中生菌素可濕性粉劑800倍液,或20%噻菌銅懸浮劑500~600倍液,或50%氯溴異氰尿酸可溶性粉劑1 500~2 000倍液等噴霧防治。發(fā)病嚴重時,可選用687.5克/升氟菌?霜霉威懸浮劑600倍液+40%百菌清懸浮劑 600~800倍液+33.5%喹啉銅懸浮劑1 000倍液噴霧。
2. 靶斑病(圖12)
發(fā)病初期,可選用20%烯肟?戊唑醇懸浮劑1 500倍液,或25%咪鮮胺乳油1 500倍液,或70%代森聯(lián)水分散粒劑700倍液等噴霧。發(fā)病嚴重時,可選用43%戊唑醇懸浮劑3 000倍液+33.5%喹啉銅懸浮劑1 000倍液,或32.5%苯甲?嘧菌酯懸浮劑1 500倍液+27.12%堿式硫酸銅懸浮劑500倍液,或50%咪鮮胺錳鹽可濕性粉劑1 500~2 000倍液+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600~800倍液等噴霧防治。
3. 白粉病(圖13)
發(fā)病初期,可選用15%三唑酮可濕性粉劑800~1 000倍液,或50%甲基硫菌靈可濕性粉劑1 000倍液,或10%苯醚甲環(huán)唑水分散粒劑2 500~3 000倍液等噴霧防治。發(fā)病嚴重時,可交替噴霧47%春雷?王銅可濕性粉劑500~600倍液,或40%氟硅唑乳油6 000~8 000倍液,或25%乙嘧酚磺酸酯微乳劑500~650倍液,或25%苯甲?丙環(huán)唑乳油4 000倍液等防治。
4. 炭疽病(圖14)
發(fā)病初期,可選用70%甲基硫菌靈可濕性粉劑1 000~1 200倍液,或50%福美雙可濕性粉劑500~600倍液,或25%嘧菌酯懸浮劑1 500倍液等噴霧防治。發(fā)病嚴重時,可選用20%唑菌胺酯懸浮劑1 000~1 500倍液,或20%硅唑?咪鮮胺水乳劑2 000~3 000倍液,或560克/升嘧菌?百菌清懸浮劑800倍液,或32.5%苯甲?嘧菌酯懸浮劑1 500倍液+27.12%堿式硫酸銅懸浮劑500倍液等噴霧防治。
5. 蔓枯病(圖15)
發(fā)病前,可選用70%甲基硫菌靈可濕性粉劑1 000~1 200倍液,或1∶0.7∶200波爾多液,或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500~600倍液等保護性藥劑噴霧防止病害發(fā)生。發(fā)病初期,可選用40%氟硅唑乳油8 000~10 000倍液,或10%苯醚甲環(huán)唑水分散粒劑1 500倍液,或32.5%苯甲?嘧菌酯懸浮劑1 500~2 500倍液等噴霧防治;也可選用配方藥40%氟硅唑乳油6 000~8 000倍液+65%代森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或32.5%苯甲?嘧菌酯懸浮劑1 500倍液+27.12%堿式硫酸銅懸浮劑500倍液,或10%苯醚甲環(huán)唑水分散粒劑1 500倍液+3%中生菌素可濕性粉劑600倍液等噴霧防治。
6. 葉霉病(圖16至圖18)
從蔬菜育苗期開始,每間隔10天左右噴1次預防性藥劑。可選用4 5 0克/升咪鮮胺水乳劑1 000~1 200倍液,或50%異菌脲可濕性粉劑1 000倍液,或30%苯甲?丙環(huán)唑乳油3 000倍液,或32.5%苯甲?嘧菌酯懸浮劑1 500倍液,或70%丙森鋅可濕性粉劑500~600倍液等噴霧防治,注意不同藥劑輪換使用。
7. 灰葉斑病(圖19)
定植時,選用32.5%苯甲?嘧菌酯懸浮劑1 500倍液進行蘸根。開花坐果期,選用20%噻菌銅懸浮劑500~600倍液,或57.6%氫氧化銅水分散粒劑1 0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噴霧保護。發(fā)病初期,選用10%苯醚甲環(huán)唑水分散粒劑1 500倍液,或42.8%氟菌?肟菌酯懸浮劑3 000倍液,或70%甲基硫菌靈可濕性粉劑1 000~1 200倍液,或20%噻菌銅懸浮劑500~600倍液,或52.5%惡酮?霜脲氰水分散粒劑1 500~1 800倍液等噴霧防治。一般每隔7~10天噴1次,連續(xù)防治2~3次。在防治的同時,可給藥液中加入含氨基酸、甲殼素或海藻酸的水溶肥料。
論文指導 >
SCI期刊推薦 >
論文常見問題 >
SCI常見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