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努力實現城鎮新增就業110萬人以上,著力推動人才制度創新,落實社會保險制度改革…… 1月10日,全省人社工作會議在濟南召開,要求各級人社部門進一步解放思想,真抓實干,把2019年打造成為“人社政策落實年”,扎實推進人力資源社會保障事業高質量發展。
過去的一年,人社部門緊緊圍繞中心、服務大局,進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觀念,對標蘇浙粵等南方省市的先進經驗,堅決破除各類陳舊觀念的束縛,堅決打破條條框框的限制,扎實推進人社領域制度創新,許多政策走在了全國前列。
其中,人才制度創新尤為突出。深化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職稱制度改革,建立“定向評價、定向使用”制度,473人獲評基層衛生高級職稱,打破了基層人才晉升的“天花板”。在9所醫院實行職稱評審“雙自主”試點,同步推進高層次人才直接參評高級職稱評審試點、高技能人才與工程技術人才職業發展通道貫通試點、職業農民職稱評審試點,為職稱制度創新積累了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深化工資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完善省屬事業單位績效工資管理辦法,差額和自收自支事業單位的績效工資水平,最高可達全額單位的5倍,全面搞活事業單位收入分配。
根據會議部署,今年我省將扎實推進人才政策的落實落地,同時升級一批人才新政,助推全省重大發展戰略實施。
著力打通人才政策鏈條。建立梯次人才培養模式,打通從青年才俊到中堅骨干、再到頂尖科學家的完整培養鏈條,促進人才結構布局的戰略性調整。創新人才引進計劃和項目,實施好“海創山東”“齊魯英才匯聚”“青年人才聚集”等人才計劃,加快建立從國內到國外、從高端到青年、從專業技術人才到重點產業領軍人才的完整引才鏈條,徹底打通人才鏈、創新鏈、產業鏈和資金鏈。開展人才政策第三方評估,今年我省將全面查找政策落實的難點、堵點和痛點,廣泛宣傳解讀人才政策,不讓好政策成為“抽屜政策”。
著力推動人才制度創新。我省將制定《山東省人才條例》,構建法治化的人才發展治理體系。深化職稱制度改革,修訂完善職稱改革配套制度,制定分類推進人才評價機制改革的意見,穩步推廣職稱評審試點經驗。加大柔性引才力度,制定“不看時間,看業績”的柔性引才政策。大力發展人力資源服務業,制定人力資源服務企業開展人才工作獎勵辦法,促進人力資源服務業與人才工作深度融合,充分發揮市場機制在引才育才用才中的決定性作用。
著力深化事業單位人事制度改革。加大放權、搞活力度,今年將在省屬高校、科研院所、公立醫院中選擇一批人事管理工作規范的單位,開展放權改革試點,分級分類下放崗位設置、人員聘用、二級崗位評審、公開招聘等人事管理權限。
“穩就業”一直是人社工作的首要任務和頭等大事。去年,全年城鎮新增就業136.82萬人,完成年度任務的124.38%,同比增長6.7%。今年就業形勢嚴峻復雜,會議部署,全力保持就業形勢的總體穩定,努力實現城鎮新增就業110萬人以上,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以內。
服務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去年我省開展了人才支撐、創業助推、企業護航、優化服務四項行動,省級培訓“十強”產業急需緊缺人才3695人,各市培訓13多萬人次。去年前三季度,發放創業擔保貸款3.4萬筆51.2億元,千方百計滿足創業者的資金需求。執行階段性降低社保費率的政策,各項社保費率在全國處于較低水平,減輕企業負擔約190億元。及時為困難企業辦理社保緩繳、延繳手續,免收滯納金,幫助困難企業渡過難關。
會議要求,今年要繼續落實好降費率的相關政策,階段性降低失業、工傷保險繳費比例,放寬緩繳社會保險費的條件,切實降低企業繳費負擔。同時,嚴格執行現行社保費征收政策,嚴禁自行組織對企業歷史欠費開展集中清繳,積極做好征收體制改革中社保相關工作的有序對接。
論文指導 >
SCI期刊推薦 >
論文常見問題 >
SCI常見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