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遼寧雨勢強勁,多地雨量破今年以來極值。在強降雨的侵襲下,沈丹鐵路大橋被洪水沖壞,多趟列車停運。
暴雨導致沈陽至丹東鐵路線一座跨河鐵路橋橋墩下沉。
受南下的冷空氣與副高外圍水汽交匯影響,近日遼寧多地雨勢猛烈。昨天(19日)東北部出現了大范圍的暴雨天氣。監測顯示,截至今天05時,鞍山24小時降雨量達66毫米,為今年首場暴雨。另外,本溪、寬甸、丹東等地也達暴雨量級。針對強降雨天氣,省氣象局于18日20時啟動氣象災害(暴雨)Ⅲ級應急響應加以應對。
持續的暴雨導致沈陽至丹東鐵路線一座跨河鐵路橋橋墩下沉。據中國廣播網消息,沈丹鐵路線220公里45米橋第4橋墩下沉,并發生傾斜,導致沈陽至丹東鐵路五龍背至湯山城間線路封鎖。丹東站13個車次列車受影響停發,滯留旅客4300余人。所幸大橋遇險時,并沒有列車通過,沒有造成行車安全事故,無人員傷亡情況。
遼寧省氣象臺預計,今天白天丹東地區仍有暴雨,大連大雨,撫順、本溪地區中雨轉陣雨,沈陽、鞍山、營口、遼陽、鐵嶺地區多云有陣雨或雷陣雨,其它地區多云。20日夜間到21日白天丹東地區陣雨轉多云,其它地區晴有時多云。21日夜間到22日白天全省晴有時多云。
遼寧省國土資源廳與遼寧省氣象局聯合發布地質災害氣象風險預警表明,20日,撫順市、本溪市、丹東市、鞍山市的岫巖、大連市的莊河和遼陽市東部地區地質災害氣象風險預警等級為三級(黃色預警),氣象因素致地質災害發生的風險較高,請注意防范。
道路橋梁工程師評職范文:
摘要:本文通過對荊門市207國道竹皮河大橋加固改造工程技術方案的探討研究及論證驗算;以及對其施工方案及工藝質量控制要點的論述,并對該橋改造難點進行剖析,結合工程實踐經驗闡述了危橋加固改造技術方案、工藝質量控制、項目管理及危橋加固改造工程的經濟價值和社會意義。
關鍵詞:橋梁,技術方案,工藝質量,項目管理
竹皮河大橋位于207國道荊門城郊竹皮河,中心樁號2016+560,全長101.04米,寬15米,該橋因老橋橋面破損、空心板下撓,原粘貼鋼板脫落,成為危橋,故對該橋進行加固處理。針對該橋的特點,重點在在加固改造技術方案上進行充分的論證研究,制定出科學合理的加固改造技術方案,確保該橋加固改造順利進行。
一、初步擬定加固改造技術方案
該橋運行多年來,下部構造安全穩定,未出現沉降、變形、開裂等現象,加上原橋梁樁基設計為摩擦樁,已經嵌入巖層,故對橋梁樁基不進行處理,采取原橋蓋梁增大截面積方式加固,同時更換上構為6*16米公路Ⅰ級標準預應力混凝土空心板,進行橋面鋪裝,防撞墻護欄及接線工程。
論文指導 >
SCI期刊推薦 >
論文常見問題 >
SCI常見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