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針對某舊橋的一些需要加固的部位進行分析,介紹加固工程施工中所遇到的梁體續建,斷裂,碳化等問題等,及加固工程施工所運用到的砼基底處理、涂底涂樹脂、粘貼碳纖維布、養護、保護等橋梁加固工程施工工藝,對安全,質量等方面所提出的一些淺見,以供類似問題的參考。
關鍵詞:橋梁加固,加固部位,施工方案,安全,質量
前言
為適應經濟發展的需要,公路交通事業迅猛發展,高質量道路的橋梁,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隨著橋梁數量的增多,我國危橋險橋的數量也在急劇的增多,有相當多的橋梁已經到了非加固不可的地步,研究橋梁工程的加固技術,確保加固質量與施工過程安全,對于橋梁加固工程施工具有普遍的指導義。
一、工程概況
1.1橋梁的主要病害情況
?、?橋面系
? 部分橋面鋪裝未完成,1#、2#墩頂位置處有貫通裂縫;
?上下游人行道防撞石墩各缺失一個;
?伸縮縫內雜物填塞。
?、?梁體部分
梁體底面存在大量的橫向裂縫,寬度為0.05~0.15mm之間,部分裂縫存在滲水現象,部分有白色結晶體析出。有一塊板砼強度推定值27Mpa,低于設計30#砼強度值。
?梁體炭化深度約2mm,蓋梁炭化深度2.5~3mm之間。
?梁體底面砼局部存在麻面。
?部分板梁底板主筋保護層偏厚。
?、?橋臺及支座
橋臺處橋面滲水,部分支座存在脫空現象,個別支座缺失。
1.2 施工總體安排
先續建剩余工程---附屬部分維修---主梁板的加固。
二、主要工程的施工方案、施工方法
2.1 續建工程
首先完成橋臺后的路基填筑、臺后搭板等尚未完成的橋梁剩余施工工程量,然后再進行橋面鋪裝的修復工程。
2.2 附屬結構
?、?橋面鋪裝層裂縫的修復
在臺后路基及搭板工程完成后,再進行橋面鋪裝的修復。1#、2#墩頂兩側各1M范圍內橋面鋪裝(包含瀝青層、防水砼鋪裝)全部鑿除,將2mm厚的橡膠板鋪平實,不得出現褶皺,然后在恢復橋面橋面鋪裝鋼筋網,采用C40防水砼澆筑至原鋪裝砼標高,再重新攤鋪瀝青鋪裝層(包含以前未完成的臺后部分的瀝青鋪裝層。
⑵ 支座部分
所有脫空的支座采用不同厚度的鋼板墊實,鋼板應進行防腐處理。所有缺失支座應按原設計文件要求的規格立即補上。
⑶ 其他
補齊邊板擋塊間遺漏的12塊橡膠防震塊。
清除伸縮縫內雜物;若發現橡膠條出現損壞則應更換橡膠條,防止伸縮縫漏水。
橋梁兩端的伸縮縫滲水,均出現在人行道和觀江平臺范圍內,經現場查看分析:是由于臺后部分人行道未實施,臺后回填未到位,使集水通過臺背預留的管線孔下滲,要求應立即完善臺后回填,杜絕 伸縮縫漏水。
修復缺失的人行道防撞石墩柱。
2.3 梁體加固
?、?表觀缺陷處理:
對于個別板塊底面出現蜂窩麻面、松散、破損、剝落等損傷部位,采用人工鑿除,露出堅硬密實的部分,再采用專用結構修補膠進行修補,使其密實平整。
?、?裂縫處理
A、裂縫處理的原則:
對于目前仍在滲水的第一跨12#板,應先采取措施將空心板內的積水排除掉,使梁體干燥后方可進行梁體的加固工序。
對于梁體底面裂縫寬度<0.15mm的縫,采用涂抹封縫膠進行閉縫處理;
對于梁體底面裂縫寬度≥0.15的縫,采用先灌縫,然后再涂抹封縫膠封縫;
B、裂縫表面處理:采用鋼絲刷將裂縫周圍的油污清除干凈,再用吸塵器和酒精將裂縫處的灰塵洗凈、清除,使其充分干燥。
C、埋設灌漿嘴:調和灌膠底座粘結膠,按主劑:固化劑=1:1進行調和,直至調和均勻為止。
D、封縫
對于所有的裂縫(包含寬度<0.15mm的縫,原則上都應同時封閉,以防跑氣膠。首先沿縫長涂一層基液,等膠泥初凝后,在抹上一 層膠泥,并除氣泡抹平,等膠泥初凝后,表面用基液涂刷二度。
灌膠底座間的裂縫用封縫膠完全封閉。
封縫膠涂的太薄或太窄,均容易造成灌縫樹脂的泄露,因此,封縫膠的涂抹寬度為2~3cm,厚度為1mm。為確保其固化,對封縫膠至少應養護12h。
E、配置灌漿用材料:嚴格按照廠家提供的材料的技術要求進行配置。
F、灌漿:啟灌之前,接通管道,打開所有灌漿嘴上閥門,用0.2Mpa以上的壓縮空氣將管道及裂縫吹干凈,自下而上,由一端向另一端依次連續進行,灌漿壓力以0.2~0.4Mpa為宜,壓力逐漸升高,防止驟然加壓使裂縫擴大。
G、養護:灌縫完畢后,養護一晝夜,等待樹脂固化,若環境溫度過低,則相應延長養護時間。
H、表面清理:養護結束后,應將裂縫表面清理干凈 ,才能進行下道工序。
?、?梁板加固
A、區域劃分及處理原則:
車行道部分:采用粘貼兩條碳纖維布,每條寬25cm。
由于0#臺~1#墩跨26#~31#板撓度校驗系數超標、2#墩~3#臺跨16#板砼強度不滿足設計要求,故這7塊空心板加固采用雙層300g/㎡碳纖維布粘貼。其他需要加固的其余板梁(包含車行道、人行道、觀江平臺),則采用單層300g/㎡碳纖維布粘貼。另外第3跨29#板僅
進行閉縫處理,不再粘貼碳纖維布。
B、施工工藝:
工藝流程:基底處理——涂底膠——找平——粘貼——保護。
a、砼基底處理
用角磨機將砼表面的殘缺,破損以及基層砼表面裂化層清除干凈并達到結構密實部位,使其表面平整;將構件表面凸出部分打磨平緩。清洗打磨過的構件表面,使其充分干燥。
b、涂底涂樹脂
將底涂樹脂的主劑和固化劑按規定比例(重量比)稱量準確后放入容器內,拌和均勻,一次調和量以在可使用時間內用完為準,超過可使用時間則不得再使用。
在底涂樹脂中嚴禁添加溶劑,含有溶劑的毛刷或用溶劑弄濕的滾筒不得使用。
底涂樹脂固化后,在構件表面有凝結凸起時,要用砂紙磨光,磨光后若露出砼基面,應再補涂樹脂。
根據施工部位的溫度、濕度選擇適當的底涂樹脂。氣溫5℃以下、相對濕度RH>85%,砼表面含水率在8%以上、雨天或結露而無有效保護措施時,不得施工。
c、粘貼碳纖維布
根據設計要求的尺寸裁出符合要求的碳纖維布。
粘貼碳纖維布片材前要確認施工面的底涂樹脂和結構修補膠找平等補修補材料都達到指觸干燥,若時間超過一周,則需用砂紙打磨。
碳纖維縱向搭接必須15cm以上,該部位應多涂粘貼樹脂,趕壓氣泡。
碳纖維布和樹脂之間不應留有氣泡,為此,可用羅拉沿著纖維方向在纖維片材上滾壓多次,使粘結樹脂充分滲浸入碳纖維束中。
d、養護
粘貼碳纖維布后,需自然養護24h達到初期固化,并保證固化期間不受干擾。
碳纖維片材粘貼后達到設計強度所需的自然養護時間:平均氣溫在10℃以下時,需要2周;平均氣溫在10℃~20℃之間,需要1~2周;平均氣溫高于20℃時,需要1周。
e、碳纖維布的后期保護
碳纖維布粘貼后表面需噴涂環養砂漿;也可用其他具有防火、防腐性能的材料??紤]到梁板部分粘貼碳纖維布,為了保證梁板底面外觀一致,要求梁板全部噴涂處理。
三、質量、安全保證體系
3.1 質量保證體系
?、?建立質量管理網絡和質量管理崗位責任制
公司將質量責任制作為經濟責任制的主要內容,對項目經理部進行考核和獎懲。
實行項目經理質量負責制,項目經理是工程質量的第一責任人,對工程質量負全責。項目總工直接對工程質量負責,質檢科在項目總工領導下具體實施對工程質量的檢測并具有否決權。
質量保證體系是建立在項目經理質量負責制的基礎上,以項目 經理為首,各職能部門(施工、技術、測量、試驗、材料等)各負其責,團結協作,以過程控制為重點,以優良工程為目標的有機整體。
?、?健全質量檢查制度
堅持質量三級檢查制度,項目經理部設立專職質檢工程師,負責質量檢測,對各工程隊和質檢科的檢測結果具有最后否決權。質量檢查是控制工程的主線,及時檢查及早糾正,是避免工程發生損失的關鍵。對工程檢測及計量儀器,實行規范化管理。實行項目經理質量負責制,建立完善質量監督控制網絡。
?、?建立內部質檢程序
?總工程師根據現行的質量管理制度和工程實際情況,制訂本工程的質量管理辦法,領導專職質檢工程師、專職試驗工程師和工地專職質量檢查員和試驗員,對本工程項目實行現場質量管理。
?專職質檢工程師和專職質檢員對工程項目實行全過程質量檢查,按規定做好現場記錄。工序完工后進行自檢,報專職質檢工程師復檢,在此基礎上報監理工程師檢查。
?專職試驗工程師和試驗員按工程質量檢驗標準進行工地試驗工作。
④施工現場自建工地試驗室,主要進行橋梁工程砼與砂漿配合比試驗、混合料的實際含水量與水灰比調整、砼抗壓、抗折試驗等工作。
3.2 安全保證體系
安全生產不僅是關系到職工生命和國家財產的大事,更是工程得以順利實施的必要保證。為確保安全、優質、高效地完成施工任務,在安全生產方面力求做到:
?建立安全管理網絡,項目經理是第一責任人,各施工隊長是安全生產的直接責任人。
?公司堅持每月召開兩次專題安全會議,制定安全工作指導意見和實施辦法,項目經理部每月召開一次安全生產例會,由后勤保障部檢查、督促安全生產工作實施情況和改進意見并及時糾偏,各施工隊制定具體實施條例并具體落實。
?項目經理部設專職安全員,堅持現場檢查、督促、指導。實行安全生產獎懲制,層層落實。
四、結束語
橋梁加固作業中,我們克服了種種困難,按時安置按量的完成的任務。
論文指導 >
SCI期刊推薦 >
論文常見問題 >
SCI常見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