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對工程地質的研究中,水文地質勘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詳細的水文勘察資料用于設計和施工后,能夠有效的降低或者消除地下水對巖土的危害作用。本文首先認識工程地質和水文地質勘察的內容;接著重點說明了水文地質勘察過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項;最后從預防工程地質災害,保證建筑工程的順利施工和正常使用的角度,論述了加強水文地質勘察的重要性。
關鍵詞: 工程地質,水文地質勘察,工程地質災害
前言:
在對工程地質進行勘察時,做好水文地質勘察工作是一個非常重要但又極易于被忽略的問題。因為從事這方面的設計研究人員往往側重于對勘探揭露出來的巖土類型及其工程地質性質、地質結構的研究;對于水文地質參數方面的利用非常少。關于水文地質方面的問題在工程地質中長期得不到重視,只是成為一種象征性的工作。在一些水文地質條件相對復雜的地區,由于水文地質問題得不到重視和研究的不夠深入,經常會出現地下水引起的各種巖土工程危害。所以只有加強水文地質勘察工作,為工程的設計與施工提供詳盡的水文地質材料,才能減少和降低地下水對巖土工程的危害。
一、工程地質概述
工程地質主要是研究與調查各類地質問題,并著重解決在人類活動中和建筑工程中所涉及到的各種地質問題的科學。工程地質的研究有助于查清擬建工程項目地區內的地質條件狀況,比較客觀的對工程地區內的各種地質問題予以評價,并能科學的預測出在項目建設中,一旦出現地質條件變化將會對建筑施工帶來何種影響;所以加強工程地質的研究,有助于建設單位選擇出最佳的地點進行施工,在遇到不良地質問題時,能夠提供出切實有效的解決方案,確保項目建設施工的順利運行。工程地質研究的內容比較廣泛,主要包括確定巖土的力學性質、物理與化學性質、巖土組成成分與組織結構以及有可能在工程項目穩定性方面造成的不利影響等。
二、水文地質勘察的內容
水文地質勘察工作在野外進行的比較多,在工作的結果方面需要提交水文地質勘察報告并且要附有相應的圖件。水文地質勘察主要是對一個地區的區域水文地質條件進行詳細的查明,從而對地下水和與其有關的各種地質作用進行勘察與研究的有關工作,水文地質勘察是工程地質中一個非常重要的方面。地下水作為巖土體的重要組成部分會直接影響到建筑工程地區基巖土體的工程特性。水文地質勘察的勘察內容涉及物探、測繪、地下水動態長期觀測、鉆探、試驗和水質分析等工作。根據任務、要求、目的與比例尺的不同,可以把水文地質勘察分成兩類,一類為綜合性的水文地質普查,另一類為專門性的水文地質勘探。在我們從事工程勘探中,在涉及到工程地質的水文地質勘察內容時往往得不到重視,既沒有充分結合的施工需求,也沒有有針對性的地下水對巖土工程的影響與危害進行具體的評價。所以,因水文原因造成的建筑物開裂與基礎下沉的情況頻頻出現,給工程建設帶來了嚴重危害。總結水文地質原因引起災害的經驗與教訓,告誡我們在今后的水文地質勘察工作中,必須要深刻考慮到巖土的水理性質,要對項目建設施工區域的水文地質問題進行比較客觀的評價。巖土的水理性質可以表述為是巖土與地下水之間的相互作用而體現出的一些性質,它與巖土的物理性質基本相似。巖土的水理性質也是巖土工程地質標志的重要表現,它對巖土的強度有直接的關系,直接影響到項目工程的穩定性。在以前的水文地質勘察中只是過于對巖土的物理力學性質比較重視,而在其巖土的水理性質方面存在嚴重的認識不足,關于對水文參數的利用很少。這會直接導致在地質性質上有一些片面的評價出現。
三、 水文地質勘察過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項
(一)明確水文地質勘察的基本要求
水文地質條件必須查清楚,比如含水層位置、水位情況、降雨量與蒸發量、補逕排條件、水位變化等,還要把地下水的排泄與補給情況以及它們給地下水位造成了何種影響等。主要含水層分布狀況、厚度有多少以及埋深是多少;隔水層和含水層有著怎樣的埋藏條件,地下水是怎樣的類型,流向哪里,水位及其變化幅度的大小等。必須要通過現場的試驗來對地層的滲透系數和水文的地質參數進行測定。項目建設地的地質條件對地下水賦存以及滲流狀態會造成什么樣的影響。項目建設會不會對地表水和地下水造成污染,污染的程度如何等。
(二)水文地質問題評價內容
把地下水在天然的條件與狀態下會給建設項目造成的影響查清楚,主要是把地下水在建設項目的影響下會引起怎樣的變化做好分析和預測,看看是否會對建筑物和巖土造成不良的作用。如果會對工程項目產生一定的影響,應當結合實際提出在不同條件下對于一些重點評價的地質問題,做好有針對性和科學性的預防與治理措施。比如有的建筑物基礎埋藏在地下水位以下,那么水是否會對混凝土及其內部的鋼筋產生腐蝕性作用進而影響到建筑效果。在一些建筑場地經常會選用強風化巖、軟質巖石、膨脹土和殘積土等巖土體作為基礎持力層,在面對這些情況時,要著重弄清這些巖體是否會在水的作用下發生崩解、軟化和脹縮等作用。在地基基礎壓縮層有時會存在呈松散或者飽和狀態下的粉土或者是粉細沙,必須要對其進行預測,以防潛蝕、液化、管涌和流砂事件的發生。在進行水文地質勘察時還要弄清建筑物的地基基礎是什么類型,再結合項目施工的實際需求,把水文地質問題查清楚,提供詳細而精確的水文地質參數。
四、在工程地質中加強水文地質勘查的重要性
(一)因地下水升降而引起的巖土工程危害應加強預防
在地下水的升降幅度超出一定的限度之后就會使粉土和粉細沙出現飽和液化,從而導致流砂、管涌問題的頻發,或者會使土壤出現沼澤化或者鹽漬化,建筑物在一定程度上會遭到腐蝕。在自然條件下地下水容易受到季節的影響,危害不大。但是隨著開發力度的不斷加大,在城市中人為因素造成的局部水位升降幅度較大,也比較容易引起工程地質災害,不得不防。比如,由于人類對地下水的大量抽取,肆無忌憚的進行礦山開采,不科學的在上游筑壩和修建水庫截取下游的地下水補給等行為,會引起地面的沉降、地裂的發生、地表的塌陷、水質惡化和水源枯竭等問題。總之,因地下水升降而引起的巖土工程危害有多種多樣,為避免災害的發生,在進行水文地質勘察工作時必須對巖土的物理力學性質指標和原位測試數據進行科學的統計與分析,而且還要對巖土的適用性與可靠性進行比較科學的評價;把采用的取值標準以及試驗方法予以必要性的說明,采用多種不同的測試方法進行測試,并對結果進行科學的分析與比較,各項統計指標用分層的方法來提供,比如最小值、最大值、平均值、標準差、變異系數、樣本數與巖土參數的標準值或設計值等。
(二)加強預防因地下水動水壓力作用而引起的巖土工程危害
在自然條件下地下水的動力壓水作用是比較薄弱的,但是在一些建筑工程之中,由于不科學的施工,使地下水的天然動水壓力平衡條件遭到破壞,平衡條件發生了變化,導致管涌、流砂和基坑地下水滲漏等問題出現。所以,為預防因地下水動水壓力作用而引起的巖土工程危害要認真進行分析研究。在進行工程地質勘察時需對勘探鉆孔進行仔細封堵,必免因動水壓力的改變而形成過水通道;在采用降水施工方案時,需對不同的降水方式進行充分的論證,確定適宜的降水井數量、科學的降水井結構,在地下水的抽取過程中還需對地下水位和周邊環境進行監測以得到地下水的動力特征;采用樁基時要考慮樁身穿越的地下含水層的性質,必免下部承壓水通過樁周向上滲透,給工程施工造成危害;在靠近地表流水地區,必須充分論證地表水對建筑物基礎施工的影響;對擬建物周邊存在其他施工場地或存在降排水時,要考慮其排水通道可能對本地區地下水的補給,人為造成地下水位的抬升而對本地區的影響。
結語;
隨著我國建筑行業的不斷發展,水文地質勘探工作將會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切實提高水文地質勘察能力,對于預防水文地質災害的發生和保證建筑物的質量有著巨大的推動作用,施工和建筑人員應當予以充分的重視。
參考文獻:
[1]3.王紅蓮,趙鐵峰淺談鉆孔原始地質編錄[J]中國科技信息,2007,2,1
[2] 李建生:工程勘察中水文地質問題分析研究 [J]. 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0,(03):93-94
[3]許碧銓.水文地質在工程勘察中存在的問題及其危害[U]..科技資訊,2009.
論文指導 >
SCI期刊推薦 >
論文常見問題 >
SCI常見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