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煤礦生產中,安全管理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因為煤礦大部分都是地下工作,在開采過程中工人一定要注意安全,而安全管理也是每個管理者都需要做的工作。本文是一篇礦山工程職稱論文范文,主要論述了煤礦安全管理問題及應對策略。
摘要在我國傳統行業當中,煤礦企業是重要支柱之一,其對我國人民的生活和國家的經濟發展都有著很大的影響。我國的煤炭資源非常豐富,煤炭儲量占世界儲量的11.60%。在煤礦的安全生產過程中,由于受開采工程和安全管理水平的制約,我國煤礦安全管理面臨著很多的問題,本文重點闡述我國煤礦安全管理存在的問題以及應對策略,希望能為煤礦的安全生產提供理論依據。
關鍵詞煤礦,安全管理,問題,策略
基于逐步地健全我國安全網絡監督機制的影響下,開采煤礦的技術也持續地進步。然而,因為我國的煤炭行業依舊面臨一系列實際條件的影響和傳統經濟模式的制約,這造成我國煤礦領域面臨一系列的安全生產管理問題。為此,搞好我國煤礦領域的安全生產管理事項,不僅能夠保證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還有利于社會的和諧安定,從而推動社會的穩定與健康發展。
1煤礦安全管理存在的問題
1.1煤礦企業的安全管理意識差
雖然各個礦區都非常重視安全管理,然而,各個單位為了追逐利益,依舊面臨忽視安全重視生產的情況。這也是一些煤礦出現安全事故的根本所在。另外,一些煤礦未曾真正地貫徹實施風險預控管理事務,這造成事故出現之后,一是搶救受困人,從資金上補償受傷或者是死亡員工的家屬,二是整改出現事故的不安全因素以及懲罰有關的人員。這種看似合理的事后補救措施盡管在某種意義上慰藉社會公眾和受害人,可是如此的安全管理意識不注重分析生產過程當中的危險因素。因此,如此消極和被動的煤礦生產安全管理業已跟當今煤礦企業的實際發展相悖。鑒于此,只有具備超前的觀念,以預防為主,才可以有效地確保煤礦企業員工的安全。
1.2煤礦企業的安全管理制度混亂
煤礦企業安全運行的關鍵基礎是合理、科學的安全管理制度,而安全管理制度是煤礦安全生產的保障。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可以有效地降低安全隱患,從而使出現事故的概率大大地降低。然而,實際中不少煤礦企業為了短期的以及眼前的利益,不想花費人員和精力去制定安全管理制度與建設安全管理機構。如此一來,在安全管理的過程中就會面臨權責模糊、分工不清的現象,從而導致難以執行安全管理工作,這使煤礦預警機制與煤礦監督保障機制的有效性大大地降低。除此之外,場地管理的過程中面臨“兩少”與“兩多”的情況,也就是路線遠和晚班的管理工作者少,而路線近和白班的管理工作者多,這導致安全管理在地段與時間段上存在缺陷,是邊遠地帶和夜間容易出現事故的原因。
1.3煤礦企業員工的素質都比較低
當今,我國的煤礦領域發展速度非常快,各個大礦區的綜合機械化生產實現,一系列的生產環節進行更加緊密地銜接,集中化水平越來越高,這就需要煤礦工作者有著比較高的技能素質與文化素質。可是,作為一種粗放型行業的煤礦,特別是在煤礦加速發展的階段,各礦區吸收的人員的文化素質和綜合素質都比較低。具體來講,主要表現在:1)員工的文化素質都比較低,這導致一些工作者難以理解一些理論知識和專業技術知識;2)當前引進的一些年輕人員怕干重活,不肯吃苦,而作為累活和重活主導的老員工的身體素質比較差,一部分礦區存在不少的老弱礦工;3)一些工作者的心理素質不強,特別是在我國發生一些礦難之后,他們存在比較大的波動情緒,對礦井工作存在害怕的心理。
2煤礦企業安全管理的應對策略
2.1完善煤礦企業的安全管理制度
安全管理制度的完善非常關鍵,在煤礦企業的安全管理工作中應當將其放在第一位,制定專門的安全生產考核制度和安全管理制度,嚴格貫徹實施事故職責追究制,強化安全生產的獎勵和懲罰。根據煤礦企業的特點,能夠精細地劃分安全管理制度的一些條款,針對薄弱之處和安全隱患制定一些預防事故的策略,遵循安全查崗制度以及隱患查處制度。并且,在安全管理上遵循標本兼治的原則和方針,確保進行現場的管理以及監督,真正地防止違章作業和違章指揮的現象出現。
2.2執行風險預控
煤礦企業應當增強“注重預防、安全為先”的安全管理意識,在安全管理中注重投入,對事故危險源進行確定,以及搞好事故應急策略。風險預控的貫徹實施重點表現為:1)注重煤礦企業基層員工和安全管理工作者的風險預控培訓事務,讓他們清楚工作過程中的危險點與危險源,進而在工作的過程中加以重視;2)創建事故應急救援方案,根據比較容易出現的瓦斯災害、水災、火災可以通過模擬演練或者是培訓的方式進行學習,保障煤礦企業的員工在出現以上事故的情況下可以實時逃生;3)注重安全預控管理,有重點地監督班組長、值班領導、跟班隊長等。
2.3注重煤礦企業的文化建設和員工的技能培訓
煤礦安全管理工作的靈魂是安全文化建設,安全文化建設也是確保煤礦企業安全生產的基礎,安全文化能夠使激勵力、約束力、監督力形成,能夠在潛移默化中影響人,以及塑造員工為安全員工。為此,不管是立足于煤礦企業的發展,還是安全生產,都務必創建煤礦企業的安全文化。煤礦員工安全工作的前提條件是技能培訓,其跟企業的安全生產與員工的生命安全密切相關,因此,需要將安全培訓工作當作煤礦企業的首要工作。只有進行員工技能培訓與建設安全文化,才可以由思想上、行動上引導員工具備安全觀念,才可以有效地提升員工的綜合素質。
3結論
綜上所述,我國煤礦事故頻發的原因主要是人的不安全行為以及物的不安全狀態,而不管是人的不安全行為,還是物的不安全狀態,都能夠在強化安全管理的基礎上進行避免。當今,在我國煤礦企業的安全管理中,依舊面臨著不少的缺陷與不足之處,這不利于我國煤礦的安全生產。為此,應在新形勢下高度重視煤礦安全管理工作,煤礦企業做好煤礦安全管理工作,能夠盡可能地防止重特大煤礦安全事故的出現。與此同時,這關乎煤礦企業基層員工的幸福,也影響到國家的長治久安與社會的穩定。而煤礦企業的管理層工作者,務必真正地明確煤礦安全管理工作的意義,在煤礦生產的整個過程中都緊抓不放,從而確保煤礦企業生產的安全性。
參考文獻
[1]鄭磊.大數據在煤礦安全管理中的應用研究[J].無線互聯科技,2016(11):102-103.
[2]馬占川.關于煤礦安全管理現狀及策略分析[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下旬刊,2016(1):125-126.
[3]琚永清.淺談如何有效地實現煤礦安全管理[J].山東煤炭科技,2014(9):145-146.
[4]韓沁峰.我國現在煤礦安全管理分析與對策[J].山東煤炭科技,2015(10):98-99.
[5]吉繼海.我國煤礦安全管理工作存在的問題及解決策略[J].技術與市場,2014(1):148-149.
[6]郭慧元,賈文生.強化煤礦安全管理的途徑[J].內蒙古煤炭經濟,2014(3):174-175.
礦山工程論文發表期刊推薦:《中國礦業》辦刊宗旨:根據國家產業政策,圍繞有關資源的基本國策,為各級礦業行政管理部門,中礦聯會員單位以及勘探、煤炭、冶金、石油、化工、建材、有色、核工業、非金屬、輕工等礦業企事業單位服務。《中國礦業》雜志作為中國礦業行業的一個窗口,是發布國家礦業產業政策的重要載體,在礦山企業與國家部委之間起到橋梁作用,重點報道我國礦業發展戰略與礦產資源開發保護方針,反映礦業經濟趨勢與礦產品市場動態,展示礦業尖端應用技術與當代生產管理科學。
論文指導 >
SCI期刊推薦 >
論文常見問題 >
SCI常見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