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如今信息化智能化的時代,我國處在飛速發展的階段,大數據技術等方面取得了前所未有的突破。大數據相比于過去的數據,其主要包括大量需要實時分析的非結構化數據,同時,大數據需要我們從中挖掘有效信息,從而更好地運用大數據技術給我們帶來的隱藏價值。自大數據這一詞匯首次出現在人們的視線以來,大數據逐漸被我們接受,并且其給我們的高校教學也帶來了新的挑戰。這篇文章簡要闡述了大數據技術的基本概況,隨后分析了高校計算機安全問題,并提出相應的解決方案。
關鍵詞:大數據技術;計算機安全;高校;問題與對策
《計算機安全》(月刊)創刊于2001年,由信息產業部基礎產品發展研究中心主辦。本刊是面向國內外公開發行的全面介紹網絡與計算機信息系統安全的科技月刊,一直以來,我們積極為各行各業服務,與社會各界建立密切的聯系。目前已成為行業媒體中內容豐富、普及實用的技術刊物。
目前,我國處在飛速發展的階段,互聯網的發展也是尤為迅速,尤其在這個信息化智能化的時代背景下,大數據技術也得到了巨大發展。大數據在我們高校校園內也有著特別重要的意義,我們可以利用大數據分析學生的成績,找出學校課程安排的不合理之處,從而進一步優化,讓學生更好地學習。目前,大數據在我國高校內以有諸多應用,本文將基于大數據技術,分析高校計算機安全問題,并且針對問題給出相應對策。
一、大數據技術的重要意義
二十一世紀以來,電子信息產業發展迅速,電子信息網絡技術已然成為這個信息時代最具有競爭力的科學技術之一。電子信息技術集多種技術手段于一身,其主要結合計算機以及相關程序,將采集到的各類信息轉化成數據,再進行傳輸、存儲等操作,在這一過程中,產生了大量數據,這些數據往往蘊含大量有效信息,需要我們去開發去挖掘,因此我們需要更加注重基于大數據技術的高校計算機安全問題。大數據不單單只是字面數據量龐大的基本概念,更重要的是除此以外的特征,而這些特征往往需要我們進行數據挖掘,找到大數據中的有效信息。大數據的出現,給我們帶來了一次重大的技術變革,現如今,大數據的的益處才顯現出來,今后大數據技術必定會影響我們的生活,推動我們技術的進步。大數據基本源于互聯網,而互聯網中的數據傳輸往往存在保密性的安全問題。在大數據快速發展的背景下,而且互聯網中比較自由,一些不法分子可能趁機利用大數據技術,給我們設置陷阱,致使計算機收到攻擊。如今電子信息技術取得了前所未有的突破,所以高校更有必要研究基于大數據技術的計算機安全問題。
二、常見的高校計算機安全問題
(一)計算機病毒更具破壞性電子信息網絡技術已然成為這個信息時代最具有競爭力的科學技術之一,隨之編程技術也變得越來越復雜,而且各種編程語言發展也趨于多樣化,這也使計算機病毒的破壞性變得更強。目前,計算機網絡病毒往往具有一定的潛伏期,并且其破壞性比以前的計算機病毒更強,一旦設備被病毒入侵,會對計算機造成難以估計的損失。
(二)存儲終端攜帶病毒傳播速度極快任何計算機軟件或者是計算機病毒無非是一段人們編寫的代碼,不同的是,計算機病毒具有一定破壞性。計算機病毒一般可以修改或者復制中毒計算機中的文件,更厲害的病毒可能會刪除或者是破壞電腦操作系統的文件,導致計算機運行緩慢甚至是癱瘓。目前在高校中,計算機病毒基本上通過各類存儲設備傳播,比如U盤、移動硬盤等。舉一個最簡單的例子,比如某位學生的U盤存在病毒,當這一U盤插入校園內計算機USB接口后,電腦可以迅速的感染U盤,當另外的同學再次用沒有病毒的U盤插入計算機USB接口,那么他的U盤也被感染了計算機病毒,長此以往,整個計算機教室的電腦甚至是學生個人的筆記本都會感染這一計算機病毒。從這一簡單的例子來看,在類似于高校這種大規模的計算機環境中,計算機病毒傳播尤為迅速。
(三)系統漏洞和補丁更新不及時目前,我國高校校園內的計算機大致分為兩類:一是教職工辦公,此類計算機大多需要聯網,一般都會安裝360、騰訊管家等軟件,所以說這類計算機比較安全,很難被計算機病毒感染,造成損失;二是教學用途,不管是教室上課還是機房中的計算機,這一類電腦往往不會聯網使用,而且通常也不會安裝360、騰訊管家等軟件,所以作為教學用途的計算機一般系統防護做的比較差,易受到計算機病毒的攻擊。(四)用戶安全防范意識較差一些學生往往會因為機房的電腦不能聯網,常常到不正規的網站上下載各類小游戲,通過U盤等存儲設備復制到機房電腦。總會有部分學生的安全防范意識薄弱,在不正規的網站上下載各類小游戲時不會檢測文件是否安全,而且這些文件在安裝時,往往需要我們退出360、騰訊管家等安全防護軟件,這一操作更提高了校園計算機感染病毒的風險。而且,我們在個人筆記本上往往會記住各種軟件或者網站的賬號和密碼,即便是每個密碼都有所不同,但是基于大數據技術,總會推算出某些潛在的聯系,這些賬號密碼一旦被人竊取,會給我們帶來很多麻煩。
三、基于大數據技術的高校計算機安全問題對策
(一)通過大數據分析學生的計算機操作行為眾所周知,計算機的操作系統中會留有操作日志,其記錄了我們使用計算機的各種操作,從此看來,操作日志價值極高,利用大數據技術分析學生所使用計算機中的操作日志,可以分析學生操作計算機的行為,高??梢栽谝粋€學期內選擇一個或者兩個時間段,組織技術人員整理計算機操作日志,建立數據庫,對其進行分析,找出學生經常使用的軟件和網站,對其進行安全檢查,一旦發現安全系數比較低的軟件和網站,可以關閉其入網端口,禁止學生使用這些軟件和網站。針對學生在課上利用機房的計算機看電影或者電視劇等問題,老師可以采取技術手段限制此類行為。另外,教室上課用于播放PPT的計算機可以選擇使用系統還原卡,在每次這些計算機重啟時,自動消除系統自帶之外的所有文件。
(二)通過大數據技術完善規則管理制度與上一小節所提到的一樣,我們還可以通過大數據技術來分析教師的操作行為,利用操作日志中的數據建立相應的數據庫,再通過技術人員對這些數據進行分析,了解教師的各類不安全操作,并且根據分析結果,建立計算機安全管理制度。比如,要求教師在使用聯網的計算機時,及時檢查系統漏洞,安裝系統補丁等,對于那些沒有聯網的計算機,可以要求學校的管理人員定期的檢查此類計算機,從而也能及時檢查系統漏洞,安裝系統補丁。除了建立計算機安全管理制度,還可以建立責任追究制度,針對那些沒有遵守規章制度,從而導致計算機出現問題的教師,可以對其進行警告和處罰。
(三)提高學生安全防范意識針對學生安全防范意識薄弱問題所帶來的計算機安全隱患,高校可以通過加強宣傳,提高學生安全防范意識。通過加強宣傳,可以規避學生以往不正確的操作行為,讓學生規范上網,從根本上減少計算機病毒的傳播。另外,學校還可以設立網絡安全員,在利用操作日志進行分析大數據分析時,安排網絡安全員重點排查具有安全隱患的網站和軟件,為管理人員限制此類軟件和網站提供重要依據。
(四)加強高校計算機網絡安全管理技術人才的培養近年來電子信息產業發展迅速,電子信息網絡技術已然成為這個信息時代最具有競爭力的科學技術之一。由此,高校內計算機網絡安全管理技術人才的培養必須得到加強,積極開展技術培訓工作,提高計算機網絡安全管理人員的技術水平,在高校內計算機感染病毒時,可以有效的挽救,避免更嚴重的損失。我國處在飛速發展的階段,互聯網的發展也是尤為迅速,尤其在這個信息化智能化的時代背景下,大數據技術也得到了巨大發展,這種發展也帶來了一些潛在風險,電子信息網絡技術集多種技術手段于一身,其主要結合計算機以及相關程序,將采集到的各類信息轉化成數據,再進行傳輸、存儲等操作,在這一過程中,產生了大量數據,這些數據往往蘊含大量有效信息,需要我們去開發去挖掘,因此我們需要更加注重基于大數據技術的高校計算機安全問題。
四、總結
二十一世紀以來,電子信息產業發展迅速,電子信息網絡技術已然成為這個信息時代最具有競爭力的科學技術之一。大數據技術已經被應用到社會的多個場景,在這個信息化智能化的時代背景下,大數據技術也得到了巨大發展,但是也給我們帶來潛在風險?,F如今,大數據的的益處才顯現出來,今后大數據技術必定會影響我們的生活,推動我們技術的進步。大數據逐漸被我們接受,但是其給我們的高校教學也帶來了新的挑戰,我們要不斷加強對大數據技術的研究,禁得住大數據給我們帶來的考驗。
參考文獻
[1]李國杰,程學旗.大數據研究:未來科技及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戰略領域——大數據的研究現狀與科學思考[J].中國科學院院刊,2012(6):647-657.
[2]張引,陳敏,廖小飛.大數據應用的現狀與展望[J].計算機研究與發展,2013(2):216-233.
[3]汪東芳,鞠杰.大數據時代計算機網絡信息安全及防護策略研究[J].無線互聯科技,2015(24):40-41.
[4]張鑫.互聯網+背景下高校計算機網絡安全問題及對策研究[J].信息記錄材料,2019(11):12.
[5]許瑩.高校計算機網絡及信息安全存在的問題與對策研究[J].通訊世界,2015(23):45.
論文指導 >
SCI期刊推薦 >
論文常見問題 >
SCI常見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