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運用多媒體,能夠巧妙地激發學習興趣,突破教學難點,拓展數學知識面,幫助學生解疑釋難,本文結合數學課堂教學,著重談多媒體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作用,從而讓多媒體在數學教學中綻放活力。
【關鍵詞】多媒體;運用;數學;作用
《媒體時代》(月刊)是經國家新聞出版總署審核批準,由湖北省廣播電視總臺主管主辦,全國公開發行的省級學術期刊。
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教學手段也在不斷發展。在教學中巧妙地運用多媒體進行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能充分地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使學生更有效地進行思考,積極參與教學活動,從而使教學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創設圖文情景,激發學習興趣
多媒體能夠充分創造一個圖文并茂,有聲有色、生動逼真的教學情境,改變傳統教育的單調模式,使樂學落到實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讓學生帶著愉快的心情投入學習。如一年級教材上有這樣一道題:同學們排好隊做操,小明前面有8個同學,后面有4個同學,這一隊共有幾個同學?許多學生不假思索地列出8+4=12(個)。此時,我并沒有急于將答案告訴他們,而是利用多媒體給他們放了一段錄像故事:有一天,13只鴨子排著整齊的隊伍,在鴨媽媽的帶領下,從河的一邊游到另一邊,上岸后,鴨媽媽叫起來:“不好,丟了一只鴨。”可是她向前看看,向后數數,她的孩子并沒有少。奇怪,13只鴨子怎么變成了12只鴨子了呢?看完故事,小朋友們都笑了起來,鴨媽媽真糊涂,她把自己給丟了。
通過創設圖文并茂的故事情境,教師教得輕松,學生學得有趣,使教學在短時間內取得較大效果。
二、利用形象知識,突破教學難點
數學是一門抽象的學科,它對小學階段的學生來說更是如此。這時學生是以形象思維為主,而概括、分析、判斷、綜合以及空間想象、邏輯思維能力還處于初級發展階段,所以在進行數學教學時,必須根據小學生的年齡特點運用形象直觀的教學方法進行教學。而多媒體的介入,不但能使圖形活起來,更能輕而易舉地使知識的難點得到解決。如教學圓面積公式的推導,運用多媒體能夠將兩個半圓平均分成的份數達到肉眼所能看到的最多份數,從而拼成一個最切近的長方形,使學生懂得利用長方形的面積公式推導出圓面積公式。
三、獲取信息資料,拓展數學知識
快捷、方便的電腦已迅速溶入學生的日常生活中,他以既能看見,又能聽見,還能用手操作等諸多優勢,為學生提供了廣闊的思維空間,使學生取得信息的資源庫。而信息與知識密切相關,獲取大量的信息就可以掌握大量的知識。
在課堂教學中,我們可以結合課堂教學提出一些相應的拓展性問題,拓展學生的知識面,引導學生課余時間利用電腦查閱資料。如在教了圓的面積后,我布置學生查找這樣一個問題:大自然中,為什么花兒都是圓形的,而不是三角形或正方形?學生對于這個現實、有趣的問題很感興趣,通過電腦查詢,終于得到問題的解答:在周長一定的情況下,三角形、正方形、圓中以圓的面積最大。花是圓形就能接受更多的陽光雨露,更好的成長。學生通過電腦查找一些必須的資料數據用以解決問題,并且在這種不斷解決問題中擴大了自己的知識面,獲得解決問題的能力。
總之,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充分利用多媒體進行教學,不僅有利于教師的教,更有利于學生的學。廣大小學數學教師要根據數學課堂的需要,改革創新,以科學促教學,真正發揮多媒體在教學中的優勢,來有力促使數學課堂教學的實效,從而讓多媒體在數學教學中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從而綻放出課堂的活力。
論文指導 >
SCI期刊推薦 >
論文常見問題 >
SCI常見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