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計算機論文發(fā)表了網絡安全技術在網絡安全維護的應用,論文分析了計算機網絡安全技術存在的不安全因素,防治設備損壞丟失大量的信息數據,論文分析了網絡安全的主要影響因素,并介紹了計算機網絡安全技術在網絡安全維護中的應用,促進其有效應用。
【關鍵詞】計算機論文發(fā)表,網絡安全,技術維護
隨著經濟社會的不斷進步和發(fā)展,電子科技也得以更新,促進了計算機網絡安全技術的應用和發(fā)展。在信息化發(fā)展時代,計算機得以普遍利用,所以,維護計算機網絡安全,對現代社會的積極發(fā)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促進其工作的有效執(zhí)行。
1計算機網絡安全技術
計算機網絡安全技術是對計算機自身存在的不安全因素進行分析,并利用計算機網絡對其控制與管理,維護計算機網絡使用的安全性。計算機網絡安全技術的使用不僅能保證計算機內存在的信息不被更改,也能維護計算機網絡使用的安全性。一般情況下,計算機網絡安全技術的使用具備一些特點,如:具備的可用性、完整性以及保密性等。計算機數據在不斷傳輸與共享中,當工作流程中產生一些安全隱患,計算機網絡安全技術也能為其提出合理的解決措施,促進工作的有效完成。計算機中存在的安全還體現在邏輯安全與物理安全方面,其中,邏輯安全是數據信息實現的完整性、保密性等。物理安全是對計算機中的網絡系統(tǒng)、相關設備進行物理安全維護工作,防止設備損壞丟失大量信息數據。
2主要的影響因素
2.1系統(tǒng)的自身漏洞
計算機是軟件與硬件結合完成的,其中,硬件主要是顯示器、硬盤等;軟件是內部的應用軟件以及操作系統(tǒng)等。當系統(tǒng)自身產生漏洞后,將導致計算機操作系統(tǒng)產生一定的不安全因素。雖然對系統(tǒng)進行了不斷更新與完善,但是,計算機由于自身限制,其他系統(tǒng)也會一些漏洞。所以,對系統(tǒng)存在的漏洞進行填補是十分必要的。但計算機系統(tǒng)產生漏洞后,計算機容易受黑客、病毒的入侵,無法維護計算機的網絡安全性。比如:Windows操作系統(tǒng),該系統(tǒng)的使用情況更多,但也無法對系統(tǒng)漏洞進行避免。對于Windows2007,產生異常ani鼠標漏洞,黑客的嚴重攻擊竊取用戶大量信息。
2.2網絡病毒的產生
病毒在計算機中的產生是一種人為制作形成的,能夠實現自我復制與自我修復工作,它在計算機中具備一定潛伏特征,能夠傳染,具備較大的破壞力。同時,網絡病毒的產生還會危害到計算機使用用戶,從而帶來較為明顯的影響。目前,存在的計算機病毒為木馬病毒、蠕蟲病毒等,沒有病毒存在的攻擊形式也是不同的,都會影響到不同的用戶使用情況。例如:蠕蟲病毒,侵入計算機后,會將系統(tǒng)內文件刪除、感染,并破壞用戶數據,從而影響計算機的正常運行。
3計算機網絡安全技術在網絡安全維護中的應用
3.1加密技術的應用
加密技術的應用主要是將原有的數據、明文進行轉換,使之成為帶有密碼的數據。在該情況下,為了將密文轉換為原來的數據、明文形式,需要使用密鑰。該技術的使用不僅能維護數據的安全性,還能促進數據儲存的完整性。加密技術的形成一般分為兩種形式,分別為對稱加密和非對稱加密,這兩種形式在使用上存在明顯差異。對于對稱加密,實現加密與解密工作;對于非對稱加密,在加密與解密工作中,使用的密鑰是不同的。
3.2殺毒軟件的應用
現如今,存在的殺毒軟件多種多樣,一般情況下,都是利用電腦來判斷病毒、刪除病毒的工作。具體來說,殺毒軟件都能在較短時間內對電腦中的病毒識別、刪除。但是,隨著病毒的不斷更新,使用的殺毒軟件也需要對其更新,這樣才能在最大程度上維護系統(tǒng)的安全運行。
3.3防火墻的應用
在大多數的計算機中,防火墻為其中的主要網絡安全技術。該技術的應用能夠度對信息的使用情況進行掃描,當發(fā)現其中存有病毒或者木馬的時候,可以中斷服務器,抑制信息之間的有效傳輸,這樣不僅減少病毒的傳播,也維護了網絡的安全運行。目前,主要的防火墻為兩種形式,一種為包過濾防火墻,一種為應用級防火墻。對于包過濾防火墻來說,在計算機內是利用路由器對數據進行過濾的。對于應用級防火墻,是基于安全的服務器,對服務器中產生的各個數據進行掃描,保證能夠辨認出存在的不正確信息和惡意信息。
3.4入侵檢測技術的應用
將入侵檢測技術應用到計算機系統(tǒng)中,實現網絡數據與應用程序信息的收集工作,并分析計算機中產生的入侵行為。還能在其中發(fā)出警報,抑制其入侵。所以說,入侵檢測技術為一種安全防護技術,能夠對系統(tǒng)中存在的數據進行監(jiān)視,維護網絡的正常運行。入侵檢測系統(tǒng)主要為主機系統(tǒng)、歷史審計數據等,其利用期間具備的準確性高,能夠對其存在的漏洞進行檢測。一般情況下,存在的入侵檢測技術為兩種,一種為誤用檢測,一種為異常檢測。對于誤用檢測,是將入侵模式作為檢查,該方式檢測速度低快,存在的誤判斷性也較低。但是,檢測工作需要的時間較長,會浪費較大工作量。對于異常檢測,是對計算機中存在的資源用戶、系統(tǒng)非正常行為、非正常情況進行檢測,在使用期間,需要對計算機整個系統(tǒng)進行掃描,在工作執(zhí)行期間將會消耗大量時間。
4總結
基于以上的分析和闡述,計算機網絡安全技術在社會中得以普遍利用,能夠促進工作效率和人們生活質量的提升,實現信息的有效傳輸和交流。因此,為了維護網絡的安全性,需要對其中的影響因素進行預防,促進計算機網絡安全技術的充分運用,這樣才能將計算機網絡價值充分發(fā)揮出來。
參考文獻
[1]馮鵬.基于網絡安全維護的計算機網絡安全技術應用研究[J].數字技術與應用,2016(11):213.
[2]陳文兵.計算機信息管理技術在維護網絡安全中的應用策略探究[J].電腦知識與技術,2015(36):35-36.
[3]劉煜.基于網絡安全維護的計算機網絡安全技術應用研究[J].科技創(chuàng)新導報,2014(33):34-34.
[4]牟瑤.網絡安全維護中計算機信息管理技術的應用初探[J].現代企業(yè)文化,2014(35):79-79.
[5]潘崇金.計算機維護過程中網絡安全技術的探討[J].信息技術與信息化,2014(10):26-27.
作者:許熔生
推薦閱讀:《中國管理信息化》主要內容為財務信息化、稅務信息化、企業(yè)信息化、電子政務、電子商務等。
論文指導 >
SCI期刊推薦 >
論文常見問題 >
SCI常見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