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科技的發展,我國的計算機行業也在不斷發展中,很多行業中都用到了計算機信息管理技術,醫院也不例外,信息管理技術給醫院的資料整理帶來了很大的便利。本文是一篇信息管理論文范文,主要論述了信息管理系統對門診輸液的應用。
[摘要]目的:了解信息化管理系統在門診輸液工作的應用及效果。方法:以輸液系統實施前同期的護士手工接診工作為對照組,使用輸液系統后同期的護士接診工作為觀察組,對兩組的輸液登記核對用時和護士工作量統計用時進行比較。結果:對照組輸液登記、核對用時(4±0.3)min,觀察組用時(1.5±0.2)min,觀察組用時短于對照組(t=43.07,P<0.05);對照組護士工作量統計用時(15±2.5)min,觀察組用時(1±0.2)min,觀察組少于對照組(t=36.62,P<0.05)。結論:信息化管理系統在門診輸液室的應用提高了護士工作效率,優化了輸液流程,有利于提升整體醫院管理水平,值得推廣。
[關鍵詞]信息化管理系統,門診,輸液
在計算機技術高速發展的今天,我國絕大多數醫院采用了醫院信息管理系統來提高醫院的工作效率、服務質量及安全管理水平[1]。山西省人民醫院作為一所三級甲等綜合醫院,門急診輸液量大,患者病種多樣,輸液醫囑繁多,護士工作量巨大,也存在一定的護理風險。為進一步提高工作效率,優化輸液流程,山西省人民醫院于2014年底投入使用門診輸液系統,護士接診工作效率提高,輸液工作流程得到優化,起到了良好的效果,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以山西省人民醫院2014年9~12月使用信息化管理系統前的門診輸液患者352例為對照組。2015年9~12月使用信息化管理系統后的門診輸液患者389例為觀察組。病例選擇為隨機選取。兩組患者性別、年齡、就診時間等無統計學差異(P>0.05)。1.2方法對照組按照常規流程進行輸液:患者掛號—到醫生處就診—交費—取藥—前往輸液室進行排隊—護士通過窗口接收和核對患者藥物—手填輸液袋標簽—手工登記患者信息—配液—護士注射時再次核對患者姓名、年齡以及藥物—患者呼叫接瓶或拔針—護士再次人工核對接瓶或拔針[2]。觀察組的工作流程如下:a)臨床醫生在開具處方時門診輸液系統同時會顯示出該患者輸液醫囑;b)患者到藥房取藥至輸液室,護士在輸液系統中查找到該患者,打印代表該患者信息的二維碼及輸液貼;c)護士將病歷本與系統中信息核對無誤后給與配藥輸液。
2結果
2.1兩組輸液登記及核對用時比較從護士接診患者至輸液開始用時比較,對照組用時為(4±0.3)min,觀察組用時為(1.5±0.2)min,觀察組用時少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t=43.07,P<0.05)。2.2兩組護士工作量統計用時比較對1個月平均用時進行統計,輸液系統自動生成護士工作量統計報表,護士長可通過輸液系統查看護士工作量,用時(1±0.2)min;在輸液系統使用之前則是手工統計,用時較長,對照組用時(15±2.5)min,觀察組用時少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t=36.62,P<0.05)。
3討論
門診輸液工作繁忙,瑣碎,輸液的患者病種多樣,藥品多樣,涉及眾多科室。既往工作中,護士的工作在核對藥品和患者身份時耗時較長,是輸液護理流程中的“瓶頸”,由于醫生手寫處方存在字跡潦草、字跡不清情況,如果醫生姓名無法辨認,則需要和患者核對,患者也存在不清楚醫生姓名的情況,則登記本上不能準確體現醫生信息,出現問題的話,再去尋找醫生費時費力。傳統的手工輸液登記需要轉抄輸液條,工作量大的情況下在轉抄過程中容易出現筆誤、差錯,導致不良事件可能發生。輸液過程各個核對環節都要靠人工核對,尤其是輸液高峰時,護士工作量大,注意力時有不集中,加之患者模糊應答(甚至有同名同姓患者),時常有差錯出現,查對制度落實不到位;患者求助呼叫,護士工作忙碌時來不及處理,稍后則容易忘記,使患者需求不能及時得到解決?;颊咴诼L的排隊等待過程中已經積累了一定的不良情緒,非常容易在輸液室爆發,導致醫患護患沖突。此外手工統計的方法也無法準確考核護士的工作量[3]。每月底護士要統計當月輸液工作量,都要用手工算,速度慢,并且要反復算避免算錯,護士長統計護士工作量也不準確,因為手工登記本無護士簽字。在這種情況下,引入信息化管理系統對輸液工作就能提到簡化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的作用。門診輸液系統優勢主要體現在運用信息化操作代替了手工操作,處方字跡清晰、格式統一、項目齊全、便于核對,杜絕了護士轉抄輸液貼過程中出錯的現象,本次研究中發現的輸液系統組登記、核查時間明顯少于手工登記組(P<0.05),充分說明了信息化操作節省了工作時間,使費時費力的人工登記核查變得輕松,提高了護士的工作效率。護士通過輸液系統查找患者信息與藥品信息,準確無誤的對應藥品,杜絕了找錯藥的工作隱患?;颊咭灿H身體會到醫院在加強安全用藥管理方面所采取的科學有效的方法,排隊、等待過程縮短,患者滿意度有所提升。輸液系統中每個執行人均有據可查,輸液信息的追溯簡單易行,同時可以查到每位患者所輸液體,也確保了輸液的準確與安全。護士的工作量統計通過輸液系統也變得非常方便,信息管理系統自動生成工作量表,護士長可通過輸液系統查看護士工作量,本文研究通過輸液系統統計護士工作量用時明顯少于人工登記組統計用時(P<0.05),也說明了輸液系統對于護士工作管理起到了良好的促進作用,不僅能夠真實的反應護士工作情況,信息的存儲在發生問題時也便于追根溯源,而且對于護士工作的客觀分析也提供了依據,這對于為合理配置人力、優化排班模式提供了科學依據,也為績效管理、數據化管理、獎勵性績效管理提供了基礎數據,可較好的調動護士的工作積極性。同時通過工作量的比較和統計也能反應輸液工作的節點,為護理資源合理分配提供基線情況,部門管理清晰流暢,也有效提升了護理管理質量[4,5]。綜上所述,信息化管理系統在門診輸液室的應用提高了護士工作效率,優化了輸液流程,為患者就診提供了極大的方便,也有利于提升整體醫院管理水平,值得廣大醫院進行深入的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楊禾,許慶華.移動信息技術在改進門診輸液管理流程中的應用[J].中國護理管理,2012,12(1):6770.
[2]楊繼紅,王曉燕.利用信息技術優化靜脈輸液流程[J].中國衛生質量管理,2014,21(2):6364.
[3]高自娟.門診無線輸液管理系統的應用[J].醫學信息,2015,28(1):26.
[4]景慎旗,劉云,韓善清,等.無線輸液管理系統的開發及其在門急診輸液中的應用[J].江蘇衛生事業管理,2013(5):7880.
[5]黎小華.電腦信息化技術在門診輸液室的應用體會[J].海峽藥學,2010(10):240242.
信息管理論文投稿期刊期刊推薦:《信息化研究》(雙月刊)創刊于1975年,由江蘇省電子學會主辦。本刊以前瞻性、權威性、實用性為主特色,跟蹤電子信息技術的最新發展動態,報道最新的實用電子技術和新產品,是電子信息技術應用領域內具有權威性和影響力的綜合性技術刊物。
論文指導 >
SCI期刊推薦 >
論文常見問題 >
SCI常見問題 >